“医生,我们宝宝发烧了,快点给我们打个退热针”门诊上常常听到家长焦虑的声音…
小儿发烧是儿童的常见疾病症状,很多父母缺乏对小儿发烧的科学认识,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甚至有的还拿成人的退烧药给孩子吃,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病情。因为宝宝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如果发烧体温不是太高,一般都采用物理降温的办法以避免使用药物对孩子有所影响,可物理降温应该如何做,以下就是小儿发烧物理降温的常见方法。
百度经验:jingyan.baidu.c
小儿发烧时所表现出来的征象,大一点的孩子,首先是感到发冷畏寒,身体发抖,皮肤先由苍白而后脸面潮红,口唇发紫,手脚冰冷,同时感到头痛或头晕,饮食差,乏力,呼吸和心跳都增快。发烧时血压增高,基础新陈代谢也必定会提高;发烧时出汗可能发生脱水的现象。因为发烧消耗热量及食欲不振,小儿的体重多半会减轻,甚至有营养不良现象。1
下面熊猫贝贝俱乐部就简单的向“粑粑”“麻麻”们介绍几种科学降温方法:
方法一:温毛巾擦浴:用温毛巾擦浴,水分蒸发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1.准备好毛巾,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十分钟换一次毛巾。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用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 4.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 5.擦拭中要避开宝宝的头面部、腹部、脚底以及胸前心脏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方法二:冰敷: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3.十分钟左右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4.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5.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退热贴,目前已成为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它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3.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医院就诊。 4.贴时不要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
另外,熊猫贝贝也要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事情:
1.通常发烧的原因除了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之外,环境因素也是引起发烧症状的原因之一,环境温度太高,中暑或者是衣服穿得过多,包裹得太严密都有可能引起发烧。所以宝宝发烧后首先要降低环境温度,清凉的环境有助于散热,不要将门窗紧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是夏天也可以使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但是不要让风扇对着宝宝吹。 2.宝宝发烧时注意适当的解开衣裤,比较小的婴儿可以将他们的襁褓或包裹的被褥打开。有些新生儿如果穿得过多还会出现脱水热,这种情况只要帮孩子脱掉一些衣服,多喝水,孩子的体温就能恢复正常。
3.物理降温一般用于宝宝体温38.5℃以下,是一种辅助降温的方法,宝宝精神很好,吃喝玩乐照常,麻麻们不必太担心,如果发热过程中出现精神萎靡、多睡,发热持续不退,呕吐等异常情况,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济医附院儿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