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取自至简文化发言录)老师说,写个感悟吧。心中千言万语,临到下笔,发现唠唠家常最合适。我儿子是40+5才出生的,(足月儿,出生的体重身高都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出生后医生检测-病理性黄疸(按照至简论,黄疸本身就是身体通过黄疸的形式排除体内的湿气垃圾,排出来越多,身体越干净)。
可惜,不懂整个月子里都在吃退黄疸药(那时候不知道茵栀黄是寒凉药物,只是抑制,还奇怪为什么都得配套益生菌使用呢?美名其曰保护肠胃。先苦寒药破坏了自身的免疫力,降低了能量,再通过化学合成的益生菌来保护肠胃,真实可笑。)。
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苦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
甘寒。归心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茵栀黄的以上四味药全部属于寒凉药!而且按着四味药的归经,由服用这四味药所带入的寒性,就会进入到婴儿的相应的脏腑(苦寒之药,清掉的是自身的热能)这样,我儿子的苦难生活就开始了。
2
服用了茵栀黄口服液之后,首先会出现绿色腹泻,新生儿的绿色腹泻就是属于寒性腹泻。这样被西医“修理”过的新生儿腹中的寒气,脾胃功能就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会反复地出现腹泻,白腻苔,烦躁不安等等证状!(寒气在孩子肚子里作怪,肚子痛哦!接下来又是一系列的因为中焦虚寒,通道不通,日月颠倒,晚上不睡,深更半夜得抱着他玩耍!)
服用茵栀黄药后病气入里所以孩子腹泻不断,湿疹、风疹、过敏反复发作。夏天长痱子,秋冬天长湿疹(脾胃虚寒,热能不足,推动力不够只好就近从皮肤排),一整年都没断过不停地反复。(因为每年的春夏天,人体都会想办法借阳气升发季节将储存在体内的病气往外排,可每次排毒的过程都被抑制住了。)
因为拉肚子发烧,医院点滴,一次五天。到一周六个月的时候,医院报道。每个月都发烧,每个月都点滴,进入了恶性循环。(寒邪被引入脾,则发为厌食、瘦弱、腹泻、腹痛、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后面一次发烧伴随着拉肚子,已经拉到脱水了。此时薄弱的医学知识,自己没办法搞定,医院又给了我们电子敷肚子法。(电子温敷法也是给身体加热的一种方式)到了晚上7点多,人就慢慢精神了,小便多起来,大便没有继续拉。
这次好了之后,倒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拉肚子了。(这么长久的拉肚子以来,第一次使用加热方式来治疗,初次尝到了加热方式的甜头。原来拉肚子还可以这么治)但是更长的时间都没有发烧。(没有能量发烧了)整个人从1周半到2周半也没有长高,体重也没有增加。上下楼梯经常用手扶着栏杆才能上来,元气大伤了。
3
就这样开始网上各种找,百度中医疗法。终于找到了至简,慢慢开始看文章,终于知道能发烧是好事,当他再次发烧的时候,(养了段时间,稍微有点能量就要开始发烧排寒了)照例的是医院,开了布洛芬混悬剂,小儿氨酚那敏颗粒,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化学药剂,现在忘记了。
心里很纠结的拿着布洛芬(他爸叮嘱着吃药就去上班了)到底给吃还是不给吃,(医院有认识的儿科主任,还打电话过来关心,有没有退烧了,嘱咐我,四个小时吃一下,认真观察)纠结后的结果是,不给吃!
给他泡了脚,喝了点豆水(期间一直说口渴要喝水)。到了5点多温度慢慢降下去了(3点到五点膀胱经排寒)。到了晚上12点多又开始飙升(1点到三点肝将军打仗,排深层次的寒气),他爸爸要给他喂退烧药,我骗他,睡觉之前才喂的,现在还不到时间。只好抱着他,看着体温计已经到39.5了,想起来耳尖放血,可是我们都下不了手。
最后公平起见,一人分一只耳朵,揉红了扎,大哭,血出来了,温度也慢慢下降了(其实这种也是一种泄法,给邪气一个出路,不可以常用)可以睡一会了。到了早上都是一直正常的温度。下午又开始了发烧,有了前一天的经验,还是熬的(因为体内的寒气太多,必须多次的进行排寒,等寒热充分交融排出)。这次的发烧,没有任何的退烧药,西药,烧后胃口还可以,最主要的是精神状态好,窃喜!或许我真的从至简这里找到了门路再也,再不以退烧,止泻为目的的治疗了。
尝到了甜头,找到了新方法,继续努力学习中,因为孩子小,姜枣汤不喝。因缘巧合,又认识了艾灸!开始经常给他灸身柱,中脘,灸了3个月后,又开始频繁发烧了,有的发烧真的找不到啥原因,任性的想烧就烧了,烧的时候躺着睡觉,不烧的时候起来玩玩具(验证老师的观点,之前没有能量发烧了,经常一段时间的静养加热,蓄积了能量又开始有能力发烧排寒了,还好前面有学习的基础,不畏惧发烧)。
两个月发烧五次,次次不低于39度,有时候飙到40度以上。这里各种忙乱,纠结的心里就不重复描述了,每个当妈的都懂,都有共鸣。(发烧越来越频繁,温度越来越高,持续时间渐久能量渐足,但还不够多,一次只能排除少部分寒气,通过多次的烧来排寒。发烧需要烧到39°以上,说明,体内寒气很重,之前注入了太多的点滴。两个月烧五次,说明一次发烧消耗的能量还是比较大的,寒气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孩子是稚阳之体,能量补充的快,生发之力旺盛,不能一次就打胜仗,就增加次数来排寒,不是优势兵力,战斗就会比较持久。)
因为有了之前错误治疗的经验和一年来的学习,即使高烧,也能淡定处理了。口渴喝水,不渴不喝,手脚冰冷搓热,晚上用吴茱萸敷脚驱寒引热下行。饿了吃白粥,吃不下就喝米汤(到现在他自己觉得不舒服,也是拒绝吃各种东西,也不吃菜,就纯粹一碗白粥搞定)
熬过了惊心动魄的五次发烧,呦。开始长个了,想想两年没有长过一公分,现在一年长8公分,那个激动是怎么样都无法表达的。
4
后面到老二出生的发烧,淡定得很。一次下午发烧到39.5度,刚好他爸爸在家,医院。爸爸还是不能淡定,但是和谐的氛围很重要,医院。医院就是照例的验血,扎手指头哭了,咳嗽,我趁机给抠了好多痰出来,痰只要不堵再肺里就不会形成所谓的肺炎,肺炎也不是发烧烧出来的(炎字两个火,哪里有寒去哪里,身体太智能了,有没有?)。
验完血,我看了指标,呦,白细胞14点多。(我知道白细胞是打仗的兵,是先头部队,这里有寒邪入侵,就得增加我方的军队力量。赶紧先提前预告我先生,给他打上预防针——问题不大,超标一点点,其实按照标准已经是细菌感染,一定会用上抗生素的)到了医生那里,直接让我们挂水点滴(因为先生被我先告知没有那么严重,就拒绝了点滴,平时给他灌输的知识他也知道点滴不好)医院就让我们先拿药回去,如果没有退烧(又是以退烧为目的),要直接住院(有4种药,2种抗生素,一个退烧药,一个化痰的)。
回家,我没有给药,后背给了个迷你型的热水袋背着,再让她喝点陈皮水,有点苦,呛到了,咳嗽剧烈,吐出好多好多的痰,通道有通了,痰吐了烧自退,又开始生龙活虎的在那扔球了。到了晚上8点开始睡觉,睡觉前泡泡脚(泡到膝盖下,泡脚可以驱寒,引火下行,敛气补气,而不是洗澡来消耗身体的能量)。
凌晨2点开始高烧,(还是符合凌晨1-3点肝经排寒的规律,万变不离其宗)喘气声很粗,醒了,抱起来拍拍后背,喝了点水,又睡着了。早晨起来自己烧退。(因为老二没有遵医嘱,断奶后没有喝牛奶,也没有另外的添加各种鱼肉辅食,整体的状况都良好,所以,身体能量足,不需要发烧很久,也一次就足够把寒气排掉,不需要持久的战争)。
看看,这就是两种不同喂养方式,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后孩子的精神状况,吃喝拉撒睡完全不同,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不一样。充分说明,错误的干预不如不干预(老大各种止泻退烧药身体气色都差,老二放养状态基本啥都不操心),身体不会自残(老二从没吃过退烧药,也没有所谓的烧出各种问题来)。
发烧烧多少度,身体是非常智能的根据寒气的多少来决定。便通,有汗出,通道通畅,口渴喝水,想烧出什么问题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使用退烧药不当退烧,反而食欲不振,精神不好,休养生息一个月后有能量又卷土重来继续发烧来排寒排垃圾。
说来说去,发烧对我们家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发烧的四个阶段,(没能量发烧,有点能量频繁发低烧,能量足,烧一天就打胜仗)我家都经历过了,发烧老客户了。大概可能也许是知道我要考发烧的助手,从来没有惊厥过的老大,终于也惊厥了一次。寒凝则抽搐,温热治寒凝,心里有数。
因为幼儿园毕业表演,连续两天穿的露脐装在空调房中,加上晚上聚餐,也是空调房。在同学情依依不舍的时候(情绪问题)上舞台唱歌跳舞运动出汗,寒热往来,继续喝西瓜汁(天然白虎汤)寒上加寒。回来太晚就没做任何处理。第二天马上发烧,怕冷,还说他小鸡鸡疼(属于厥阴肝木,寒气已经深入三阴经)这种情况下(积寒情绪问题三合一),发烧伴随抽搐就很正常了。
一抽,其实也是身体通过抽这个动作来排寒,就用艾草包给泡了个脚,灸了大椎和中脘,身筋骨里的寒气排完了,就不会再抽搐了。其他的,除了抽的那几下,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人家小屁孩也不让处理,烧出经验了,喝点白粥,烧个一天,轻松搞定。
就这样磕磕碰碰,我也由一个“亲妈”顺利转身为“后妈”,当然有了后妈,日子久了,“后爸”的出现是必然的。孩子发烧,给他打个电话,就该干嘛继续干嘛去,反正家里有“神婆”可以处理。(从学了至简后,就光荣的获得了此称号,哈哈)。家里不再有西药,不再有退烧药,不再心急火燎的和我说,医院。)家庭和谐,一家明理,不会因为意见不同而吵架,也有利于孩子的恢复-心安的力量。
这篇文章,没有鸡汤,没有豪言壮志,甚至可以说平淡无奇,淡之如水。虽说是感悟,倒是觉得唠家常更合适。至简贴近生活,用普通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再给我们诠释—大道至简的深刻含义。虽然孩子生病的时候,心急如焚,紧张焦虑,害怕各种担心,但是一路走来,真的学习非常重要,明理非常重要。只有学习了,心里有底了,就能坦然面对。观念比治疗重要,养生比药物有效!我们现在就在正确的观念指引下养生,抗生素,退烧药已经远离了我们!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相约杭州,学习至简道,一起来参与不一样的饕餮盛宴!这次悠然生老师可是要放大招了(国庆百人讲师团计划—快打开课程看看吧!),从姜枣汤应用到发烧的分析,再到伤寒论六经主证方,功法,辩势论治,站桩打坐睡觉功。网上学千遍加上现场课,你还不信你可以轻松搞定一家人的健康吗?
人体进化亿万年,自我修复能力比现代的科技强之亿万倍。我们要么过于自信(现代医学),要么过于不自信(身体),盲目干预,扰乱甚至中止身体的自救行为,结果得不偿失。孩子摔倒,一种妈妈是赶紧给抱起来,一种妈妈是看着孩子自己爬起来,高下立判。发烧是身体自救。不干预的前提是身体能量足烧得起来,水分足能承载热量,通道畅通可以运转水分。掌握人体功能三要素,就可以对症用心不用药了。发烧是身体自救的一种症状,不是疾病本身。现代人却把发烧当成疾病本身,必须除之而后快。外敌(寒邪)入侵,国家调动所有力量去抵御,自然表现为发烧。此时退烧,就是把自己的军队(热量)干掉,任由敌人(寒邪)长驱直入。所以现代感冒发烧的孩子往往转成肺炎、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窦炎,均是点滴,消炎药、抗生素的功劳。身体健康与否,治疗对症与否,最关键的看三个表现:饮食、睡眠和精神状态。医院打针退烧的孩子,退烧后身体也要疲软好几天,没有一点精气神,那是把身体的热量、阳气、正气损耗的厉害的表现。凡是通过自愈或者推背、喝姜水、艾灸好的孩子,烧一退,立马活蹦乱跳,胃口大开。这是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的表现,阳气、正气、热量充足的表现。可以用成年人的生活常识判断一下是否大部分如此。不要被专家们吓坏了。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信心。无论是何种传统和学说,均要和时代紧密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针灸甲乙经》等,千年不变,自有其传世的价值。但必须和现代人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绪、体质相结合。现代人完全是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更加上空调、冰箱、冷饮的毒害,包括运输及保鲜的发达,本来是当季当地的食物养当地的人,现在是四季水果都可吃,世界食物即时尝,已经完全导致阴寒为主。现代人的体质和生活环境,对古老的中医也提出了挑战。学习中医,必须要结合当代环境。否则就会失之偏颇。
枕头觉世您的认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