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碰见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家,宝宝在家发热就很不淡定,心情比较急,医院,打个退热针,让宝宝不再发热了,医院的途中宝宝高热,甚至出现抽搐,那么碰到宝宝发热,我们怎么办呢?
发热,只是一种症状(外在的表现),并非一个疾病,临床上将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在儿科以感染性发热多见,又以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最为常见。宝宝出现发热,其实是给我们一个信号,宝宝身体出现了状况。
碰到宝宝发热,我们首先给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的分度: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当然,宝宝发热时体温的高低,并不是直接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是说体温越高,病情越重,低热病情就不重。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体温38℃,但是伴随全身寒战、发抖,这个时候宝宝的体温并不是最高峰,还会继续升高,宝妈们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降温措施,防止宝宝发生抽搐。物理降温:不要把宝宝裹得过多,不要用酒精擦身或冷水浴甚至冰水浴降温,可以脱去更多的衣物,使用退热贴或者退热走珠,有利于散热。退热药物降温:以国内指南为参考:≥2月龄,儿童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荐退热药联合或交替使用。
如果宝宝出现抽搐,我们此时需要“无招胜有招”,应让宝宝平躺或者侧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不需要掐人中、按压四肢、塞东西进嘴里、喂水喂药,更不需要心脏复苏。相反,可以录制抽搐时的视频。
退热是对症处理,临床更着重查找发热的原因,进行对因治疗,所以在家退热处理后,爸妈们带上宝宝和宝宝的常用物品,去医院儿科就诊。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我给我动力,帮我点在看。医院儿科陈玲
四医儿科陈玲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