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东纪实文学父母middot

父母·孩子·高考河南洛阳/杨旭东

儿子杨兆地今年参加了高考。为了这一天,他苦苦奋斗了十二年。为了这一天,我和妻也紧紧陪伴了他十二年。尤其是妻,自孩子出生后,她心里深爱的那个大男人,也就是她的丈夫我,转瞬就被眼前这个小家伙替代了。从此,她的眼睛里、她的世界里似乎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的儿子。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我们才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家也从新安县搬到洛阳新区。此前,因为我军人的特殊身份,孩子的哺育及抚养全交给了妻。即便我转业到了地方,因忙于工作,孩子的成长及教育仍然由妻一人负责。从小学到高中,我只参加过孩子三次家长会。这仅有的三次家长会倒也分配平均,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次。直到陪孩子参加今年这次高考,我才知道孩子学的理科总共是六门课程,理综是物化生,而不是此前我认为的数理化。难怪妻奚落我:你真行,儿子明天就要考大学了,你才知道理综包括哪几门!是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妻则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儿子从幸福中走来、在风雨中成长,妻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在我们这个小家庭里她居功至伟。所以,这里我先深深地给妻子躹一躬:谢谢你,我亲爱的老婆,你辛苦了!我也要深深地给儿子躹一躬:对不起,我亲爱的儿子,爸爸失职,请你原谅!是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不称职,但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却不这么认为。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儿子杨兆地内敛文静、做事沉稳,志向远大、富有主见,胸襟坦荡、善解人意,这些,都是我和他母亲言传身教的结果。自孩子呱呱坠地,我和妻的育儿观便高度一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先培情商,再育才商;宁要高情商的好儿子,不要高智商的书呆子!当然,在某些方面我和妻也有分歧,譬如她太注重高考,我却不以为然。我总说,高考只是人生之路的一个驿站,错过了这一站,后边还有很多站,不必为一站的得失过于纠结。我还说,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出亮光,是锥子早晚都要破囊露锋。妻子的反驳似乎也很有道理:时代不同了,要求肯定不一样。以前人们是拼父母、拼政策、拼胆量,现在,人们只能拼本事。你不上大学,到哪儿学本事去?我之所以没把高考看恁重,这与我的经历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有关。我分别于上世纪年和年两次参加高考,皆铩羽而归。为了前途,我投笔从戎,到福建福州当了一名侦察兵。之后任文书、考军校、当军官、转地方,顺风顺水地一路走来,成为体制内一名科级干部。我的高中同学杨全林是火箭军某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已正师多年,马上面临提副军,升少将。另一高中同学冀朝辉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只与央字号或国字号企业打交道,项目遍及全国各省。几年前,我们高中同学曾建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bb/9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