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555379.html
文/王萍
在卸任住院总的那一天,我和接班的同事曾经说过一句话:“在这个岗位上,你能看到更多奇葩。”
题目那句话,就是住院总期间,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病人家属对我说的。
那是一名肺炎的小病人,发烧五天入院,入院后还在持续发烧,住院第3天的时候,自称自己是“儿科医生”的姥姥急了,要求给孩子“加激素,点丙球,补液”。
白天孩子的主管医师已经和孩子姥姥解释过,目前的发热这是一个疾病的自然过程,孩子是支原体肺炎,在院外没有经过规律的抗支原体治疗,入院后阿奇霉素疗程刚3天,确实体温会存在波动,而孩子现在也并没有确诊为重症支原体肺炎或者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同时经口进食正常,完全没必要使用激素、丙种球蛋白,也没必要大量补液加重心脏负担。
主管医师解释了这么多,然并卵。
晚上,我刚从产科会诊回来,孩子的姥姥又来到医生办公室,一进门就开始指责我们对孩子的治疗不精心,指责我们耽误孩子病情。
其实我这人记忆力不算太好,可是孩子姥姥说的话简直是“字字珠玑”,所以虽然时隔一年多,我居然还基本都能复述下来——
“我也是儿科医生!医院儿科的!我跟你们说,这孩子要是是我以前的病人,我每天早上都得想着怎么给孩子减轻症状!我早就给这孩子用激素了!你们现在根本不把孩子的病当回事!看我们孩子都瘦了!我们要求用丙球行不行?我们要求补液行不行?”
姥姥气势汹汹,我估计当时在她眼里我就是个“没医德、没道德、没能力、没爱心”的“四没医生”,然则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我还是在飞溅的唾沫星子里面再次解释了一遍关于激素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以及目前孩子还没有用完系统的抗感染疗程,发热属于自然病程,而且发热间隔已经在拉长,病情已经在好转……等等这些。
虽然家人没吭声,当然我还是看得出来,刚刚这番话依旧是然并卵。
在我非常没有眼力劲儿的、执着的向家长继续解释着,丙种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不建议轻易给孩子使用的时候,孩子姥姥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医生,这发烧的要是你家孩子,你还会这么不积极治疗吗?!”姥姥蹬大眼睛盯着我,一字一句地质问。
彼时,我一直勉强挂在嘴边的礼节性的笑容真有点绷不住了,幸运的是这时候产科有急会诊的电话,我得以顺利的离开了办公室。
干往会诊的路上,我心里真可谓五味杂陈。因“关心孩子”对医生随意发作的孩子姥姥,你可知道在你对我说这话的时候,我家女儿也在高烧吗?
不同于您家孩子是支原体感染,可以用阿奇霉素静点抗感染,我女儿是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只能依靠她小身体的抵抗力来扛下去,她在家里烧得迷迷糊糊,全家人都着急上火,可是最能照医院上班照顾别的孩子,而对孩子病情的正确处理和多番解释,还得承受种种无端质疑。
那一刻,我真的有些怀疑自己在这个职业干下去的意义。
不过,这种情绪导致的怀疑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一到产科,紧张的抢救又帮我清了脑子,在抢救完毕,带新生儿回儿科住院的时候,一线值班医生告诉我那孩子的爸爸曾经过来过,向医护们表示,其实他和孩子妈也并不赞成自己岳母的意见,但是,为了家庭和睦也没法说些什么。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也没什么能说的了。
又过了一天,孩子烧退了。
出院那天,孩子姥姥看着我,表情有些讪讪的,理智提醒我似乎我应该去说些什么场面话,但是我真的动不了嘴,迈不动步子。对于孩子,我可以摒弃一切来用心医治,但是对于这种无理的质疑,近似于诅咒的逼问,对不起,我可以尝试忘记,但是暂时还无法原谅。
所以,当你孩子生病的时候,请不要质问医生:“如果生病的是你家孩子,你会这么治疗吗?”因为很有可能,给你看病的同时,医生家的孩子比你家孩子病得更重!医生心里,比你更急更难过!
作者简介王萍,医院儿科医师,从医八年,当妈三年,从医路上见过不少熊爹妈,没想到自己当妈之后,也时不时熊一下~
责任编辑:小贫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版权归作者和医信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yxfepd
easy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