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7282164.html
孩子大脑运转如开车,如果情绪积压多了爆发,就像开车刹车失灵一样,会从理性行驶变成横冲直撞的醉酒驾驶。为什么会这样呢?
了解孩子的大脑结构与情绪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情绪的温度,帮大脑快车适时减速,安全平稳地驾驶人生的汽车。
你有没有跟我曾经一样的纳闷?——
?为啥孩子的情绪,一会儿晴一会儿雨,变脸比变天还快?
?有时无厘头地一促即发,脾气比放鞭炮还火爆?
?要真的爆了,怎样避免星星之怒火熊熊燃烧?
说是曾经,那是因为不想再纳闷,于是奋起学习,各种翻书上课动脑筋,如今大致搞懂了孩子小脑袋瓜的运动密码。
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懂事明白的家长,你也会发现熊孩子真并非有个熊脑袋,人脑原来是这么回事,成人也可以对自己的大脑开合自如。
来,先跟我一起看看孩子的大脑怎么带着他“戏精上身”的!
01
真的是一瞬间,就怒火中烧?
一年级的暑假中,大宝发烧3次,病了1个月。
一次次说好的外出、游泳班等暑期活动都被搁置,整个月没精神也没好心情,总是耸拉着小脑袋没精打采的样子。
有一天下午,看着他依旧只能在家玩木轨道搭建城市,我跟他说“等你彻底好了,妈妈就带你去万达游乐场。”他并无喜色,撅着嘴嘀咕。
终于快要建好立交桥了,没想到弟弟一下子爬过来抓起一串积木,就这一瞬间,大宝崩溃似的大哭起来:“弟弟捣乱!我的城市没了!呜哇哇……”
那叫声呼天抢像天塌了一般,泪水喷涌。弟弟也吓得大哭起来,我让奶奶立刻带弟弟回房间。
没想到,这回大宝一定要找弟弟算账,任我怎样共情补救也无济于事,他直向着房门又踢又撞。搞得我除了抱紧他安抚,别无他法。
大宝真的是一瞬间,就怒火中烧吗?
显然,他是因为近一个月以来身体难受、封闭积压了不少负面情绪,每当我说一次“等你好了”就积压一分。
今天说的时候快到沸点,弟弟的好奇一抓成了大破坏,不过是他本身就需要的宣泄情绪出口。
成人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孩子那里只需一根头发。
02
探寻孩子的情绪密码与独特解码器
A
情绪温度计:觉察情绪的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怎么爆发了?他明白自己爆发的真实原因吗?
家长如果想帮助孩子下一次能够预防情绪爆发伤人伤己的话,就需要在事后多做一步——整合情绪记忆。
我是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提问,来帮他回顾的:
“宝贝,你刚才看见弟弟抓乱了你的城市建筑,所以很生气,是吗?”
“当时那股气的颜色是怎样的呢?他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
“你看见那些火火是怎样渐渐升起的吗?”
孩子在一步步引导下,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语来形容这个过程——“情绪发烧”,想来是前一阵子连续发烧,让他对发烧的感觉深有体会。
同时,他还发明了一个办法,叫做“情绪探热针”来形容自己情绪的变化:
情绪超过37摄氏度,怒气从肚子升起到胸口,表情就能看出我心情不好了;
情绪超过38.5摄氏度,怒气来到喉咙,我会怒吼出来发泄;
情绪超过39度,身体就会不受控制,我想打架、攻击、对抗。
通过孩子的形容,我很清晰地了解到他情绪升温的状态。对于他如此有创意的描绘,立刻说出了鼓励和真诚的赞叹。
B
情绪警报器:亮出情绪的温度
觉察情绪是为了更好地学会调控情绪,引导孩子知己知彼,体己觉人。
于是,我进一步引导今后的沟通:“如果下一次你再看见怒气升起,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么做能帮助你灭火呢?”
孩子又想出了跟“情绪发烧”很匹配的“情绪警报器”。
他说:“就像身体发烧一样,超过37.5度,电子温度计就会嘀嘀嘀地叫。以后一旦我觉得火要开始冒出来,就会发出警报声,告诉你现在多少度了,要看看我的样子(biaoqing)。”
还顺势做了几个不同温度的表情出来,还挺像平常生气的各种神色。
受孩子启发,我也问到:“那以后妈妈如果不开心,是不是也可以跟你一样发出同样的警报呀?这样你就会醒目了呀?”
孩子说:“没问题,这是我们家通用的安全警报,还可以告诉外婆奶奶和爸爸,我这里有信号接收器,很灵光!”
孩子发出信号,是希望我们能够觉察、理解他那个当下的感受。
所以我在收到信号后,都会从观察到的情绪回应,“妈妈看到你眼睛瞪得大大的,你现在很生气,对吗?”“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让你生气呢?”之类,当他的情绪被看见,至少就不会继续高涨到情绪温度爆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对于自己发明的法子,孩子自觉产生了高度执行力,有时候还会反过来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情绪温度亮灯了。
C
情绪退热贴:情绪降温的妙计
觉察之后,下一步怎样给情绪降温呢?
我就继续和孩子探讨:“那一旦听到警报,我就知道不要火上浇油啦,先帮你情绪降温,转移注意力,怎么样?”
孩子问:“火已经来了,怎么转走呀?”
我就顺势打个比喻:“既然情绪发烧了,我就用‘情绪退热贴’,来和你玩情绪游戏呀,帮你找回开心的感觉。”
于是,我立刻演示起来,拿起一条丝巾,夸张搞笑地说:“妈妈收到火警警报,找来灭火神巾,玛尼玛尼哄……”
因为孩子最喜欢玩丝巾舞动,我就找到最能与他建立快乐联结的工具,重新建立情感联结。
没想到,后来孩子还补充说:“如果我很生气,你可能也转移不走,我就可以用之前做的‘愤怒选择轮’来灭火。”
我忍不住给他竖起大拇指,“我们各施各法,情绪就不会发高烧啦。”
看吧,一旦大脑盖子合上,孩子的智慧和经验也许还能让大人刮目相看呢!
这就是正面管教中有关“大脑盖子”、“积极暂停”等知识运用在孩子身上的积累。
只要坚持,孩子会有越来越多处理自己情绪的好点子。唯有孩子觉得可行,在情绪到来的时候,才掌握住自己的情绪遥控器。
任何一次的情绪挫折,经过反思与鼓励,都可以成为孩子获取归属感与价值感的绝佳机会。
03
做个“懂事”的家长:了解孩子大脑的秘密
我将这个经验故事告诉过一些家长朋友,他们会纳闷:看到孩子那样大发雷霆甚至破坏攻击的行为,你怎么还能这么心平气和跟他讲这么久呢?
这就是我想和家长分享的心得:当我们希望孩子懂事,我们就要先做个“懂事”的家长。
懂什么事?——明白大脑发育的原理,懂得孩子的情绪密码,克服快快搞定熊孩子的焦虑,也觉察自己的情绪是否被孩子带跑。
说到底,要让自己处于理智之中来处理孩子的情绪。
孩子大发雷霆时,小脑袋瓜究竟发生着什么?
根据《全脑教养法》作者丹尼尔·西格尔的研究,简单来说,人的大脑可以想象成一幢两层的小楼,识别孩子大脑状态处于哪层楼,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行为,引导大脑理性运作。
下层大脑也叫“动物脑”或“原始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负责与生俱来的反应(比如眨眼)、攻击和逃跑,以及愤怒、恐惧等强烈的情感。
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十分发达,而这也有助于孩子随时对受到的威胁保持警惕。
上层大脑也叫“思考脑”,包括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进化程度更高,控制着一些重要的高级分析思维功能,比如思考、想象、规划等;当有情绪的时候能够用理智的方法来给情绪“刹车”。
当孩子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大脑分泌压力情绪的激素,大脑就会下移到动物脑运作,孩子会表现出情绪高涨、失控地做出一些所谓的不良行为,甚至说出“你去死吧!”等等让你也忍不住冒火的话。
当家长了解到大脑和情绪的机制后,在孩子哭泣、发脾气时,家长会变得容易理解和安抚。
如果是,孩子将会感受到联结与安全,比如用“情绪温度计”、“情绪警报器”帮助他觉察、表达情绪,从小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找到独特的”情绪退热贴”,帮他回到上层思考脑恢复理智的言行。
一般情况下,通过锻炼孩子上层大脑的功能,比如找到处理愤怒的方法、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会日益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考虑后果,三思而后行。
但也需要留意:如果孩子难以一下子回到理智状态,也非常正常,因为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25岁时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了解这个规律,能减少家长“为什么孩子还是那样”“有什么办法搞定乱发脾气”的焦虑,避免因焦虑带来的冲突。
用我们具有理性认知的成熟大脑,来引导那颗未成熟的小脑袋,以家长的平和与接纳,对孩子的理智发展产生“行大于言”的积极示范。
有位妈妈了解后,恍然大悟地说了一句:“原来孩子的‘不正常’,才是最正常的!那我就放心了。”
心安而后平和,这时的家长一定有智慧帮助孩子获得情绪智能发展的方法。
欢迎有经验的家长留言
一起分享你和孩子独特的解码器哦!
本文作者|陈雪莹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讲师,国际鼓励咨询师,亲子咨询师,中级社工师,广州市本土社工督导。家有二孩,致力于探索“家庭成长共同体”促进家庭成员之间携手成长,共创幸福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