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发烧怎么判断如何退烧2招判断,2类用药

终于!孩儿们开学啦,爸妈们的苦情大片《暑假》杀青啦!

要说还是开学好,宝宝涨知识,爸妈又省心!可最近,科大大却听到不少有关宝宝“开学”的糟心事儿:

“我家娃,刚一开学就发烧了。”

“可不是嘛,我家娃也是,都已经请了2天假了。”

“我听说,是隔壁班小朋友细菌传染导致的。”

正所谓:宝宝病在身,爸妈痛在心啊。别急,善良热心的科大大已经在快马加鞭的赶稿啦......

发烧对宝宝危害大吗?

娃一发烧,爸妈们就诚惶诚恐,生怕娃聪明的小脑瓜被烧坏了....这件事儿,科大大有必要来说道说道:

首先,发烧是症状,不是疾病,一般是不会引起大脑或神经系统损伤的。

其次,宝宝偶尔发烧并不是坏事儿,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呢.....

与其一味的焦虑,爸妈不如先学会判断:“什么情况下,娃才算是真的发烧了?”

看体温计

判断体温

当宝宝腋温达到37.5°C时,就属于发热啦。

低热:37.5°C--38°C;

中等热:38.1°C--39°C;

高热:39.1°C--41°C;

超高热:超过41.1°C。

选用体温计

精神状态

发热的24-48小时内,如果娃活蹦乱跳的能吃能睡,只是温度计上显示低烧,爸妈不妨先观察观察;

相反,如果娃精神状态很差,睡不好也吃不下,爸妈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不吃退烧药,也能退烧嘛?

当宝宝腋温低于38.2°C时,可以先在家物理降温,每半小时检测体温,直到退烧。不过,物理降温,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哦:

少穿衣盖被

宝宝都浑身发抖了,怎么还让减衣服呢?

在这里,科大大要强调:宝宝发抖往往并不是真的冷,这只能说明,他的体温还在不断升高。

在适当提高室温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穿衣盖被,有利于宝宝皮肤散热哦。

液体摄入

衣服也减了,可退热效果怎么就不明显呢?

要想退烧走捷径,最显著的方法就是:给娃喝水。少量多次的给宝宝喂水or喂奶,增加体内水分,否则就算用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哦。

另外,像盖被捂汗、酒精擦拭、冰袋这些方法,统统不可取!

选退烧药,有讲究

“那什么情况下,就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了呢?”

一般来说,当腋温高于38.2°C时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时,可以适当给宝宝服用安全的退热药物。至于退烧该吃什么药?以什么形式给药?至今都是令爸妈们困惑的难题......

有很多爸妈存有顾虑“娃吃了退烧药,退烧效果怎么不明显啊?是不是给的剂量太少了?”

就拿布洛芬举例:

它的日常用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5-10毫克。

假设宝宝体重10公斤,每次能给到最高的剂量范围是毫克(计算方法:10公斤*10毫克=毫克)。

我们再来看一下药物的浓度:

假设药物说明书上显示浓度为:每毫升20毫克(不同厂家不同包装的浓度不同)

计算方法:宝宝最高剂量毫克÷20毫克(美林药物的浓度)=5毫升。

因此,剂量对于一个体重是10公斤的孩子来说,每次的剂量应该是5毫升。当然,如果有医嘱,最好还是按照医嘱执行。

对于三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将药装进滴管内给宝宝服用;

而三岁以上的宝宝可以把药放入量杯里服用,以便给药精准。

给药方式

不论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科大大均推荐口服给药。

要特别注意的是:这2种药只要单一用药即可,不要交替服用哦......

发烧其实是每个宝宝成长中都会经历和面对的,家长在给宝宝降温的过程中,一定要挑选医生和家长信赖的退烧药。

使用退烧药时也要严格遵循药物说明,遵循医嘱的使用剂量和次数。

宝宝生病,最依赖的往往就是爸爸妈妈们了,他们生病时难受和委屈,都需要你们的照顾与陪伴……

愿每一位父母,不仅能成为宝宝生病时坚强的后盾,也能学做一名具备医学常识的爸妈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ff/11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