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何时该ldquo捂rdqu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再加上新冠病毒的第二波来袭,季节性感冒和发烧都是令宝爸妈们头疼的事情,见面聊宝宝发烧的问题居然是:不是说发烧不能捂吗?你怎么还给盖那么多,不应该温水擦拭晾着降温么?

这几年基础医学知识越来越被普及,对广大医护人员来讲,却不见得都是好事,因为常常会有一知半解的病人拿着片面的言论,来质疑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

就比如随着捂热综合症的被普及,很多妈妈知道了发烧不能随便捂。

否则不仅烧退不下去,还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宝宝会因为高温、缺氧、脱水等造成严重的后果(包括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癫痫等),致残、致死,尤其高发于1岁以内的宝宝。

几乎所有看过捂热综合症相关报道的家长,遇见宝宝发烧就再也不敢捂,只敢晾着了。

但是,很多宣传因为侧重点的不同,常常过于片面或是矫枉过正。

殊不知,一知半解有时候比无知更可怕。

图片来源:网络

小编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一名2岁孩子发烧39℃,高烧抽搐。孩子的喉咙发出声响,孩子奶奶以为是什么东西堵住了孩子呼吸,于是奶奶把手伸进孩子的嘴里压迫喉咙,短短几分钟后,孩子情况更严重了,当急救车来时,孩子已瞳孔散大、呼吸和心跳都停了……

孩子的离世,让我们感到无比痛心!如果更多家长都能了解和发烧有关的常识,这样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比如这个新闻中的孩子,明显是发生了热性惊厥(表现为突然发作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伴有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正确的处理办法是:

①不要随意搬动、晃动孩子,更不能用手去按压喉咙;

②让孩子呈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窒息;

③不用掐人中,这对惊厥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

④通常,惊厥会于2~5分钟后自行缓解;

⑤如果惊厥超过5分钟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医院救治了。

图片来源:网络

为此,晓育儿特地推出了育儿方案《感冒发烧的简单有效方法》,清楚说明关于小儿感冒发烧的常见问题,让宝宝更早治愈,免受疾病困扰,在此之前,我们可以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发烧发热的科学原理——

1

预测体温有38度+,手脚冰凉,这时候宝宝温度还会升高,这时候要给宝宝盖了一层小毯子,也就是很多人质疑地“捂上了”。

为什么这个时候需要捂?先来科普一下发烧的原理。

发烧作用机理一:

发烧的定义为身体内部的中心体温≥38℃。

人体的体温是通过体温中枢控制的。

正常情况下体温设定在37度左右,人体生病时,体温中枢会将设定温度提高。

一旦体温设定点被提高,身体接收大脑的信号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神经、激素和肌肉的调节,让身体通过寒战来产热,同时通过收缩皮肤血管来减少散热。

所以在开始发烧的时候会寒战,会手脚冰凉。这就是发烧的第一个阶段——温度上升期。

这个时候帮宝宝穿盖多一些,可以帮助体温尽快达到被升高后的体温设定点。

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能晾着和物理降温。

图片来源:网络

2

在摸宝宝的手脚,手脚都温热了,预计已经进入到稳定期,体温不会继续上升,这时候就要减去加盖的毯子。

发烧作用机理二:

一旦体温升高到设定点,寒战会减少,皮肤血管也不会继续收缩,四肢会变成温热,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

这时产热和散热就会维持一个平衡。这就是发烧的第二个阶段——平稳期。

这个时候就不要再通过加多穿盖来帮助升温了,可以适当减去一些衣物。

图片来源:网络

3

发烧作用机理三:

当烧过一段时间,病情被控制或服用退烧药之后,体温设定点会重新被调低。

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身体又会接收大脑的信号主动散热,启动出汗这些散热方式,以减少产热,增加散热。

这是发烧的第三个阶段——温度下降期。

当孩子觉得热的时候,说明体温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就应该减衣减被,增加散热,帮助他降温。

如果此时还要捂,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难以恢复正常。

很多人都在说,确实是捂出一身汗后就感觉好了啊,但其实是因为下调了设定的温度,才启动了出汗等退热机制,所以不是因为出汗才退热了,而是因为需要退热了才会出汗。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到底是要捂还是要晾,都是分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的。

最简单的就是摸手脚,凉就说明温度还会上升就要适当的添加穿盖,热就说明温度进入下降期就要及时脱衣物散热,否则会出现捂热综合症。

那宝宝发烧什么时候该吃药?

出现抽搐怎么办?

除了水分还应该补充什么?

?

更多针对宝宝感冒发烧的方法!

等你来学习~

点击查看育儿方案~科学照顾宝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ff/7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