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分享自己处理苏打生病的案例,我坚持不用美林、泰诺林这些退烧药的做法受到一些人的置疑,他们说:“烧那么高还不给用退烧药,烧出问题怎么办?”
这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看法,因为大家已经都被普及了,发烧到38.5度以上就要用退烧药,怕惊厥、怕烧坏脑子。但为什么会怕?因为无知,无知生恐惧,恐惧生焦虑,这都是正常的反应。
我也曾经只要烧高了就给苏打用这些退烧药,但我发现:
大部分时候孩子会出一大身汗,暂时退下去,但隔一段时间又烧上来;
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汗越来越难出,体温越来越难降,之前喝完药几分钟就开始出汗退烧,后来是半小时都不退,还有过一次过了2小时都不退,等于没有效果。
反复的间隔越来越短,原来用一次退烧药能管4小时,后来只能管2小时。
退烧后孩子气色不好。
我就问自己:
我们用退烧药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所有38.5度以上的发烧都要用退烧药的作法真的正确吗?什么时候该用?
为什么用了退烧药,体温还是会一直反复?为什么随着用药次数增加,体温会越来越难降?为什么反复的间隔会越来越短?甚至有的孩子体温就是不降?
为什么退烧后孩子气色不好?
我带着这些疑问去查阅各种资料,一直到后来接触了中医,才完全解开了我所有疑问。
我一直在说,孩子大部分生病的情况,90%是因为积食和受凉引起的,而且在初始阶段是家长可控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学习好如何处理这些大概率的情况就足够了,其他的情况则最好带去看医生。
1我们用退烧药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文章开头的那些人认为,用退烧药是为了避免出现惊厥、烧坏脑子的情况。然而我们如果深入学习,就会知道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退烧药可以避免惊厥、脑膜炎等的发生,也不能缩短病程。只是因为发烧会让孩子不舒服,医生会建议用美林、泰诺林等退烧药来缓解症状、减轻不适。所以,说白了用退烧药就是为了让孩子暂时感觉舒服点。
2
所有38.5度以上的发烧都要用退烧药的作法真的正确吗?
体温升高是有利于清除体内的致病微生物的,能帮助完善免疫系统,所以不要一发烧就想着给孩子退烧。判断孩子病情的严重性,不能只看体温度数,而是要看精神状态,所以即使苏打烧到39度以上,只要他能吃能玩能睡,我都不用退烧药。当然我不用退烧药的情况,主要是处理我们一直说的90%会出现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问题,只适用于没有任何基础性疾病的孩子(有贫血、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癫痫、遗传代谢方面疾病等的孩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请遵医嘱处理。)
3
为什么用了退烧药,体温还是会一直反复?
西医一般会说是因为体内的炎症没有消除,所以会反复,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对的。我们如果把生病比喻成房子着火,那么发烧就是火苗,用退烧药就相当于用水去灭火。但是如果没有找到火源,很可能会再烧起来。
4
为什么随着用药次数增加,体温会越来越难降?为什么反复的间隔会越来越短?甚至有的孩子体温就是不降?
这就像消防员去灭火,如果没找到火源就胡乱灭火,火可能就越来越大。一个房子起火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电线短路引起的,或者易燃物品被点着了,或者煤气、化学物品爆炸等等,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着火,灭火方式也不一样。所以找出是什么原因起的火以及火源,争对性地处理,火才能被真正地灭掉。
发烧并不是病,只是一个症状,是身体告诉我们体内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而已,我们要通过身体发出的所有信号找到导致发烧的根源,而这些根源有可能是感冒,有可能是积食,还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处理方法却不一样。退烧药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调节神经中枢来减少体内的热量产生,从而使体温下降。我们说过,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高温能清除掉一些致病微生物,盲目降温,反而是不利于恢复的。
因此,我也不建议随便用中医的方法退烧,比如推拿中的几大退烧穴位,没有找到根源的强行退烧法,都是耍流氓。
5
为什么退烧后孩子气色不好?
我们说了,引起发烧的可能原因不尽相同,要争对性地处理,把根源问题解决掉,体温自然会下降。但是如果处理方式不对,而是一味地用退烧药强行发汗来退烧,是非常伤身体的。汗是由体内的津液转化而来的,大量的出汗,就会让体内的津液缺失,津液不足时,人就像干枯的树干,气色、状态自然不好。美林和泰诺林主要就是让身体大量出汗来达到退烧的目的,容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休克现象,使病情更复杂。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发汗退烧。
重点
孩子发烧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以下是我的总结:
1对症处理
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引起发烧的原因,对症处理,这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开头说到的那些人只看到我不用西药退烧药,看不到我的这个做法,所以他们不能理解。
我一直说,生病除了人体和致病微生物这两个必需条件之外,还需要宿主的体内环境是适合那些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的,所以体内环境偏寒的时候就去寒,偏热的时候就去热,把体内环境恢复到不适合这些微生物们生存了,病就好了。
只要有对症处理了,烧很快就会自己退掉。
2
忌口
忌口,忌口的目的是为了不加重脾胃的负担,损耗过多的体力。
3
充分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发烧本来就是一件很消耗体力的事,休息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
4
帮助散热
同时我们要帮助体内的热量更多、更快地散发出来,我们可以这样做:
1)保持凉爽透气。
人体主要是通过体表皮肤来散热,所以这个时候身体不能捂着,千万别穿太多或者盖太多,捂了体内的热量散不出去,温度就会迅速上升。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孩子只要不是在风口直接吹风就可以。
2)补充足够的水分。
水分会转化成汗液和尿液,出汗和排尿也是能带走体内的一些热量。建议补充温水,而不是冷水或冰水,过低的温度会减慢消化道的蠕动,不利于病情的尽快恢复。6小时以内有正常排尿的,可以喝生理盐水(医院、药店有卖生理盐,买回来按要求加水就好)或者自己配一下糖盐水喝,这个比喝白水更能补充体内的津液。
3)保证大便的顺畅。
和小便一样,大便也是能散掉体内一部分热量的,所以发烧期间,必须保证每天都排便。有些孩子烧一直不退,排便后很快就退了。为了保证排便顺畅,忌口很重要,另外可以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或者太极按摩来帮助排便。实在不得已的时候,可以用开塞露、蜜导煎等方式帮助排便。
4)保证手脚的温热。
手脚冰凉的时候不能洗澡和擦身,切记!手脚是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但是因为孩子手脚的供血量少于内脏,以及神经发育不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这样就不利于散热。手脚温热时,体温一般就会比较稳定,不会轻易飚得太快,但冰凉的时候,体温就会因为散热不够,容易快速上升。所以一定要保证手脚的温热,我的做法是用热水泡脚,苏打睡着后给他泡脚他也不会烦躁哭闹,所以我们经常是把他的脚移到床边来泡脚。对于不接受这样做法的小朋友,则可以用热水袋等把手脚捂热。
5)最后再说明一下我对物理降温的看法,最好的物理降温方法就是保证充足的体液以及手脚温热,所以我现在不用也不推荐擦浴、泡温水澡等物理降温的方法了,这样我也能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才能有足够的体力来照顾生病的娃,也更不会让自己跟着累趴下,所以这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因为一直坚持着上面的这些做法,我现在已经两年多没再给苏打用过美林、泰诺林等退烧药了,也不再用小儿推拿的退烧穴位,都能轻松地应对孩子基本的生病问题。
IMPORTANT
需要提醒大家一下,我上面的内容仅适用于家长可控的阶段,也就是我在《孩子感冒,你也可以两三天搞定!》里说到小孩90%常见病的初始阶段,如果是更严重的阶段,或者其他原因的疾病,则不适用。
我们要知道哪些情况是我们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我们要学会观察孩子的症状和情况,发烧的时候也是这样,首先排除一下受凉或积食的可能性,然后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
一定要记住,体温不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准,而是要看孩子的精神状态,有些时候低烧但孩子的精神也可能不好,必要时还是需要验血做相关的检查。所以家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时候是可以自己医院。
下面是我一个朋友家孩子去年遇到的事,虽然概率只有万分之三,但是还是被她遇上了。
当时她家孩子反复高烧两天后去验血,C反应蛋白11.25,当时孩子精神不好,用了退烧药,反复的时候升得比之前更高,除了有很多痰以外没有别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就怀疑是感冒,所以她就带着孩子去找曲敬来看了。吃了一天中药,没有好转,而且孩子的精神状态特别不好,医院,再验血时C反应蛋白已经80多了,医院诊断为脓血症。
万幸的是她非常清楚孩子烧了这么多天精神状态却越来越不好,那就是不能自行处理的情况,医院,孩子最终脱离了危险。
当父母真的不容易,这世上没有什么事可以不学习就轻松做好的,特别是有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上时,我们更是要担起这个责任,对得起这个依赖我们的小生命。
END
推荐阅读:
苏打妈超级干货分享:孩子感冒,你也可以两三天搞定!
疱疹性咽颊炎大波来袭?不用怕,因为我们有双黄连!
西医把不知道原因的疾病,都归之为过敏性的。与中医曲敬来医生的一次闲聊
[连载四]我是怎么让孩子从一月病一次、一餐只吃五口饭变成少生病、一餐吃两碗饭的
儿童鼻炎长大后能自愈吗?
Suda妈咪:宝宝感冒了,到底是拖还是不拖?
Suda妈咪: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比如何治好病更重要!
私人
新浪微博:Suda妈咪
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