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妈妈找到我我孩子6个月了,吃母乳,得了鹅口疮抹药好,停药几天又犯了,反反复复好多天了,怎么办啊?
鹅口疮是由酵母菌感染引起的,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存在于皮肤上温暖潮湿的地方,如:口腔、阴道、尿布区、依靠奶液存活。用抗生素治疗后酵母菌感染会加重,有很多宝宝因为使用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鹅口疮,这是因为抗生素会杀死抑制酵母菌活动的好的细菌的缘故。
鹅口疮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危害,只会有点痒、嘴里疼,这些症状算不上什么,不过很多患有鹅口疮的宝宝在吃奶时显得很急躁,积存在舌头和口腔黏膜上的乳汁看起来跟鹅口疮很像,但是,乳汁可以擦掉,鹅口疮是擦不掉的,如果您去刮舌头或黏膜上的白斑,只会擦掉表层,有时甚至会有些轻微的出血。
宝宝不太可能从别的宝宝那里传染鹅口疮,而是由于他自身的酵母菌过度繁殖造成的。通常这种酵母菌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悄悄在宝宝嘴巴和皮肤上大肆繁殖,事实上,新生宝宝在分娩通过产道时可能或感染到酵母菌。
母乳宝宝罹患鹅口疮的另一个原因大多是由于妈妈对乳头护理不到位引起的感染。有些哺乳妈妈因为溢奶而使用防溢乳垫,这个东西是不透气的,正是这种温暖潮湿的环境,给酵母菌提供了很好的滋生条件。
治疗鹅口疮的药物有很多,我工作中常常给孩子们用的就是制霉菌素片,这个药物治疗效果特效而且方便。把制霉菌素片研磨成粉剂,可以直接或混合鱼肝油后涂抹在白斑上、口腔其他部位的黏膜上、以及哺乳妈妈的乳头乳晕上,每天4次,待症状消失后,即口腔白斑消失后,继续涂抹2周,方可治愈。药物治疗的同时,妈妈必须注意乳头的护理,溢奶严重的妈妈,不要使用防溢乳垫(因为不透气,给酵母菌的滋生提供有利条件),要使用透气性好的纯棉布的垫子或者新的纯棉尿布折叠后使用,浸湿了以后要及时更换。乳头要在每次喂奶后,以一杯水兑一大勺醋的比例,调配醋水,用醋水来冲洗乳头和乳晕5分钟。并且每天在阳光下暴晒乳头5分钟。
鹅口疮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可能会传染给妈妈的乳头。受到感染的乳头常常会感到疼痛,微微的发红或者粉红、皮肤略微发胀、变干,会脱皮、还会发痒、发烫,喂奶后感到乳头内部隐隐作痛。乳头的治疗同宝宝鹅口疮的治疗一样,如果感染严重,应该口服抗真菌药物。妈妈们也可以直接口服嗜酸菌制剂胶囊,以此更快的清除感染的真菌。
因此,宝宝罹患鹅口疮时,即使妈妈乳头没有被传染,在治疗宝宝鹅口疮的同时要预防性的给乳头、乳晕涂抹药物,以防止乳头乳晕被传染。
原因这样的,这个妈妈给孩子治疗鹅口疮没有按照正规的方法给孩子治疗。看到口腔白斑没有了,就停止用药了。过几天很快鹅口疮又出来了,又继续涂抹药物,涂抹药物几天又鹅口疮又消失了,随即又停药。这个妈妈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用药治疗,没有彻底用药,这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这位妈妈因为溢奶始终使用防溢乳垫,治疗鹅口疮的同时,没有注意乳头的护理,从来没有在乳头乳晕涂抹过药物。因此,导致孩子鹅口疮反反复复不能治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