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必读宝宝发烧怎么办马上用药还是去

白殿疯多久会扩散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73204.html

经常看到宝妈们在群里问:“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医院吗?吃什么药好?”自己发烧,多喝热水、捂一捂,顶多买盒药片吃就扛过去了。孩子一发烧,各种方法却不敢随便用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宝妈说说发热的那些事儿。

稚趣家

(ID:zhiqutongxin)

宝宝发烧时,往往体温增长比较快,吃不下,玩不动,睡不安稳,这让当妈妈的心急如焚。想着应该马上给吃退热药吧,又担心药物有副作用,加上听说“熬一熬更好,等孩子自身的抵抗力起作用”,就犹豫了。

发烧的宝宝看起来真的好难受,怎么办?要不要用药?怎么用?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热?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3℃。宝宝的正常体温会随着孩子的年龄、活动量以及一天中的时间变化而变化。

婴儿的体温通常较高;

在活动后(包括哭闹、进食等)体温也会略有升高;

每个人的体温在午后及傍晚较高,午夜和清晨较低。

一般来说,肛温更加接近于人体的核心温度,所以我们把肛温超过38℃定义为发热,这也是婴儿发热判断的金标准。

其他的体温测量方式如口温、耳温、额温、腋温等都有所不同。

美国儿科学会(AAP)对不同部位的发热定义温度如下:

肛温、耳温、耳温≥38℃

腋温≥37.2℃

对于6月龄以下的婴幼儿,耳温的测量是较不准确的;额温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也不准确。水银温度计尽管在我国非常普遍,但是由于其存在的危险性,也不推介使用。

目前我们推介使用电子温度计和耳温枪(6月龄+)。

什么情医院?

首先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决定。

如果孩子小于3个月,出现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因为孩子可能存在严重的感染。

而对于大于3个月的孩子,出现了下列情况应该前往就医:

①反复高热,体温≥39℃;

②2岁内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2岁或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

③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④出现嘴唇或甲床发绀;

⑤存在精神状态改变:嗜睡或哭闹;

⑥除发热外同时有其他症状,如颈部僵硬、剧烈头痛、咽痛剧烈、剧烈耳痛、不明原因的皮疹、或反复呕吐或腹泻;

⑦退热后还是呈现病态;

⑧症状愈发严重。

要不要给宝宝吃退热药?

在面对宝宝发热的问题上,大多数家长的处理方式可谓是两极分化。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发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喂了药再说,体温降下来了才安心;而有的家长则会选择“等”,不到38.5℃就不给孩子吃退热药,甚至就是坚持不用药。

这两种处理方法都有问题。前者是退热过于积极,后者对药物的态度存在偏差。

退热与否,关键看孩子的精神状态。

使用退热药物的根本目的并不是退热,而是让孩子感到舒适。如果孩子发热时,无论体温多少,存在了不适的表现,那么就应该及时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哪个好?

纵观世界各大权威医学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英国NHS、美国儿科学会等等,在退热药物的推介上,都只提及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药物。

它们是当今最安全有效的两种退烧药,运用也是最广泛的。

两种药物之间的差异,如果单纯从说明书上看,差别除了有效成分以外,可能就是药物作用持续时间上的差异,对乙酰氨基酚能维持4-6小时,布洛芬能维持6-8小时。

还有就是适用年龄上的差距,对乙酰氨基酚3月龄以上即可使用,而布洛芬则是在6月龄以上。

总体来说这两种药物,并不存在哪种好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很安全有效。

但如果真的要细究起来,布洛芬对于发热、疼痛与炎症的效果更出色;而对乙酰氨基酚则对于关节炎和头痛的疗效更佳、且一般而言更安全。

什么时候给用退烧药?多久给一次?

再次强调:不应为了退热而退热。

发热本身是自限性的,也不会很严重,因为其机制是明确的。发热时,体温由体温调定点进行调控,在高热期,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状态,体温并不会无故上升至体温上限42℃。即便是在40℃~42℃的范围内,也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是对机体组织有害的。事实上,发热更可能是具有保护作用。

退热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让孩子感到舒适。如果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不适,那么我们可以做的应该是多观察,多补液;如果孩子活蹦乱跳,能吃能喝,其实家长并不需要很担心,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好好工作才是正确的选择。

至于多久给一次,不同的药物则有不同的时间。对乙酰氨基酚能维持4-6小时,布洛芬能维持6-8小时,也就是说,在两次给药之间应该间隔这么长的时间,否则就过量了。

给宝宝用药的注意事项

目前我们能在市面上买到的儿童剂型的退热药物都是滴剂,药品包装内有相应的滴管,只要按照说明书上剂量说明,给孩子喂相应剂量的药物就可以了。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两种退热药物能够交替吃吗?

不建议进行交替使用。

这里的不建议交替使用,是特指不建议家长自行交替使用两种对退烧药。因为可能会发生喂错药而导致药物过量。

②孩子吃了药以后吐了我要补吗?

如果孩子在吃药后5-10分钟发生了呕吐,那么可以补喂一次,因为这时候药物还没有吸收;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那么就不要补服了,因为药物可能已经吸收了一部分。

此外,如果补服以后再次吐出来,就不要再喂了。

③吃了退热药,还需要给孩子吃点感冒药吗?

不需要,而且这种做法是禁止的。

类似的复方感冒药中多会含有退热药物成分,如果在服用退热药物后再服用这类药物,那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此外,对4岁以下的儿童,不推介使用复方制剂。

④吃了药以后就万事大吉了?

并非如此,发热的时候需要补充比平时更多的水分,如果孩子处于脱水状态,退热会变得比较困难,即便服用了退热药,也可能会退不下来。

因此,无论是否服用了退热药,在发热的时候,孩子都应该摄入比平时更多的液体。要喝多少水呢?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尿量和尿的颜色来判断,如果尿量比平时少或者尿色很黄,那就说明喝水不够了。

⑤宝宝睡着了,需要叫起来吃退热药吗?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睡得很安稳,说明发热并没有让他感到不适。所以我们不必叫醒孩子吃退烧药,让孩子好好休息,让免疫系统更好地工作,更利于击败病魔。

但是也有家长在担心宝宝会不会是因为出现高热而昏睡。其实,如果宝宝在睡眠中出现高热且造成了昏迷的情况时,发热并不是唯一的症状。

爸爸妈妈可以看看宝宝身上有没有出现皮疹,有没有出现大理石样花纹,有没有出现脖子很硬或整个身体向后弯曲;

或者数一下宝宝的呼吸是否过快(6-12月龄:大于50次/分钟,12月龄以上大于40次/分钟),心率是否过快(12月龄以下:大于次/分钟,12-24月龄:大于次/分钟,2到5岁:大于次/分钟)。

还有也可以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脱水的症状,或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尝试叫醒宝宝,如果孩子叫不醒或者很难叫醒,宝宝夜间出现高热而又出现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就医院就诊了。

宝宝不肯吃药怎么办?

在给药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不配合,或者宝宝因为频繁的呕吐而无法服用药物,在这种情况下,肛栓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两种退热药物都有肛栓制剂,药物剂量是一定的,只需要按照说明书使用就可以了。

有家长会担心会不会出现药物过量的问题,一般口服药物的时候,每次最大的剂量是每次15mg/kg,而栓剂的剂量就稍大一点,每次最大剂量可以用到20mg/kg。

虽说肛栓非常方便,只要轻轻塞进去就完事了,但是它存在的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是吸收不稳定的问题,同样的肛塞,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却可能存在疗效差异;其次,剂量无法选择,一般来说只有1或2种剂量规格。如果体重较轻,也不可能把肛栓切成两半,即便可以,分出来的剂量也无法准确控制;若体重较重,1个栓剂可能剂量不够。

所以,能口服还是口服吧,剂量更准确。当然针对实在不配合的宝宝,就按医嘱上肛栓。还是那句话,退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感到舒适一些。

?小编按?

我们在使用退热药时,不要一味地抓着退热效果不放,退热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体温恢复正常。就算用退热药物,除了退热效果,还要考虑用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儿童用药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不能把儿童看成缩小版的成人。

在用药时,最好先阅读清楚说明书,做好记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孩子的体重给药。此外,了解药物活性成分、严格按照说明书给药、避免与其他药物合用、咨询医生也是我们需要做到的。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非处方药带来的潜在风险。

作为家长,当自己的孩子处于生病状态的时候,你的焦虑情绪可能会干扰自己对事实的理解。而我们的文章,也希望能让家长们在孩子生病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真正面对孩子生病时,能尽量处变不惊,陪伴他对抗疾病。

宝宝发热的时候,你会不会给他用药?有什么喂药的诀窍吗?欢迎留言分享。

-END-

推荐阅读

爸爸的不缺席,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

福利

六一儿童节带你玩点高科技的,名额有限,速度集合!

凌晨,年轻妈妈抱着10个月大孩子从8楼坠下!请别再忽视它了…

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宝贝:盼你长大,也怕你长大。——妈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e/7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