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咳嗽、发烧、腹泻
可能与积食有关
积食是小儿生病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如果有积食了,就相当于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要倒了,那将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很多家长都想不到的问题。
今天,扒一扒小儿积食那点事,带您走向中医解决小儿积食的正确之路!
小儿百病,积食为先
1.积食与咳嗽
很多家长不理解,脾和肺是两个器官,积食怎么能引起咳嗽呢?
从中医角度讲,五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内经》认为:“食于胃,关于肺。”
脾是痰产生的源头,肺是容纳痰的容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时间久了就容易生痰,痰积淤在肺部,导致咳嗽不止。
2.积食与发热
《脉经》说:“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出现“发热”症状。
这类孩子大多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大便酸臭异常,这都是吃东西吃堵了。
3.积食与便秘
积食与便秘也是一套多米诺骨牌。
《幼科发挥》认为:“太饱伤脾”。
太饱伤脾→脾常不足→脾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肠道传导失常→大便秘结不通
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食物积滞在肠道内,导致肠道传导失常,最终形成便秘。
4.积食与腹泻
中医上说,积食常与“风寒”、“湿热”、“暑湿”之邪相兼并存,交结胃肠。
脾胃气机难复升降之常,食滞内停,阻滞胃肠,导致腹痛泄泻。
这时候不仅不能止泄,相反,应当消食而导滞攻下,推荡积滞,使积食去而泄自止。
孩子积食了,怎么办?
—少吃、少吃、少吃
合理、适量的饮食搭配
我们已经知道,“过食肥甘”是小儿积食的源头。
那么,宝贝们到底每天吃多少、吃什么才是合适的呢?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列出了“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建议,宝妈们可以对照看一下:
睡觉前2小时不要进食
很多家长,尤其老人会认为,睡前不吃点儿,晚上饿了怎么办?
实际上,很多孩子都有睡前喝奶的习惯。
其实,这只是你觉得孩子饿。
夜晚是孩子身体各项机能休养、恢复的时候,睡前进食使原本应该休息的脾胃,强制性地运作,久而久之,自然伤脾伤胃。
积食食疗方——焦三仙
对于食积的治疗,首先是调整饮食,此外,还可以采用积食食疗方:
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当然,如果孩子积食时间较长,或已经比较严重,建议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
焦三仙食疗方可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各1包)服用,即冲即饮,更方便。
积食的小儿推拿方法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次
2.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次数:约—次
3.顺运内八卦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次数:约—次
4.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次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