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孩子发烧,要吃退烧药吗?发烧是身体有产热的需求
一个人从出生到二十一岁形成完整自我的阶段当中,最常出现的疾病症状就是发烧,特别是在七岁前,孩子生任何病几乎都会发烧,就连不生病的时候也会发烧。哪怕只是去参加一个庆生会,或是出去玩得太累也要发烧。人会发烧,是因为身体有产热的需求,这一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人体内在37℃左右运作功能最好,也最能够发挥良好的免疫功能。但是现代人习惯空调环境,小孩子从一出生就吹冷气,大家吹得理所当然,反而忽视了这原来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一年四季的轮转当中,会出汗的季节大概就是夏季了。身体出汗可以散热、排毒,对健康大有意义,只因为出汗的感觉不舒服,大人就开冷气让孩子图个凉快,罔顾出汗的健康作用。
我的孩子从小就不吹冷气睡觉,这是有原因的。吹了冷气的身体,体温会逐渐下降,降到36℃左右,身体就会发抖藉以产生热能。我们又无法完全禁绝孩子偷偷跑去买凉饮喝,而凉饮下肚,体内温度可能降到35℃左右,身体会开始出现虚性便秘、自律神经失调、过敏反应等一连串症状。不但如此,这样的低体温是病毒和癌细胞的最爱,等同是让自己曝露在种种不健康的风险之下。
日常的环境温度、饮食的温度和寒热性质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我们的体温,当身体试图要产热,以提高体内温度的时候,我们却服用退烧药,让体温加速下降,结果身体自然产热的努力付诸流水,留下不良的后遗症。
人智医学如何看待孩子发烧
人智医学并不建议随意帮孩子退烧。这一点,我在《病是教养出来的(一)》中,已经有详细的说明,而它在执行方法上和现代医学有些不同,所以我在此补充解释。
孩子发烧至少有四大功能,分别是:1.强化免疫力;2.促进性格更趋成熟;3.让个体长大以后成为有弹性的人;4.防止遗传疾病的发生。
1.强化免疫力
当孩子的体温升高到38℃的时候,身体会启动自身的防御系统,让体内白血球增加两倍。我观察孩子如果吃得太多或是吃错东西,出现消化不良现象,就容易发烧,这时的体温大概在37.5℃左右。这种消化不良引起的轻微发烧,若是服用退烧药物,会加重胃肠症状,把发烧的病程拖得更长。
而万一孩子真的因为感染发烧到39℃以上,身体的白血球将会增加到八倍之多,可以用来对抗感染。
2.促进性格更趋成熟
说来奇怪,孩子发烧之前也许很讨厌某个同学,但是生了一场病之后,竟然能和这个同学成为好朋友。原来,人活着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还需要情感的温暖。如果有老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看你,你是否会在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暖流呢?这就是心理上的温暖。孩子需要心理的温暖,也需要生理上的热,好让心灵成熟,让身体长大。
此外,孩子是从灵性世界而来,进入到物质身体,两者必须透过每一次的发烧逐渐紧密结合。我们看小孩子总是笨手笨脚,这是因为灵性体和物质体尚未能顺利结合的缘故。而透过每一次的发烧,两者不断磨合,终于能够紧密结合,仿佛穿着大小刚好的合身衣裳。
3.让个体长大以后成为有弹性的人
发烧是一件痛苦的事,然而经过几天折磨人的发烧过程,身体将会知道自己能够忍耐多高的热度,这有助于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具备耐受力的个体。
4.防止遗传疾病的发生
孩子借着发烧,可以换掉得自父母的不良遗传基因,像是过敏、家族癌症疾病等,降低未来可能的患病风险。
不让孩子发烧的后果案例分析
幼儿园里有个孩子,从小只要一感冒,父母就急忙带他看医生打针吃药,因为用药太多,这孩子体质越来越孱弱,最后罹患气喘。气喘发作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医生开始要求他使用类固醇,类固醇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也有止痛的效果。一天,这孩子在学校被掉落的树枝割伤脚背,但是他竟然没有一点疼痛的感觉,直到进教室以后,老师看到孩子脚上的伤口,要为他处理,他却面不改色,一点也不在乎。
如果是生命觉发展较为良好的孩子,遭遇到同样的状况会感到疼痛、害怕,还可能会哭泣,要求包扎伤口。但是经常使用药物,会降低孩子的生命觉,对病痛缺乏感知。生命觉发展不良,遇到疼痛或危险也不知道害怕,会威胁到孩子的安全。生命觉可以说是从痛觉当中发展出来的感官觉,生命觉发展得好的孩子,会懂得自我保护。
还有一个孩子,经常感冒发烧,父母总是求助于退烧药。这孩子胃口很差,个子又瘦又小,父母担心他长不高,于是请我为孩子调养体质。我要求家长不要每次孩子一发烧就服用退烧药,妈妈面有难色地说:“这孩子发烧很容易热痉挛,不立刻退烧会有危险。”我于是退一步要求说:“学龄前的孩子本来就很容易发烧,消化不良会发烧,累过头会发烧,睡眠不足也会发烧,任何情况都可能诱发身体的发烧反应,所以在为孩子调养体质的半年内,尽量不要带孩子出远门去旅行。”
可是这孩子的父母并没有体认到事情的重要性,依旧随兴带孩子出门游玩。有一次,孩子已经感冒,他们全家仍开车到山上旅行。第一天,孩子玩得很疯狂;第二天,车子还开在山路上,孩子就发烧了。父母因为担心孩子又会发作热痉挛,所以立刻祭出退烧塞剂。孩子的妈妈说,她无法不给孩子用退烧药,因为只要孩子一生病,她就担心害怕,一夜不能阖眼。换句话说,妈妈也是不想要累坏自己,所以才寻求退烧药的立即效果。
像这样每次发烧就立刻使用退烧药,身体不必经由自己的努力烧就退下来,会造成免疫系统始终发展不出更好的能力,往后发烧会一次比一次烧得严重。
另一位妈妈则采取完全不一样的做法。她接受人智医学的建议,在发烧的孩子身边观察照护了三天。第三天,孩子全身长出玫瑰疹。她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我告诉她玫瑰疹大约三到四天会自然褪去。她于是又耐心照顾了孩子三天,直到疹子褪去。这几天,孩子的胃口始终很好,也没有因为生病而消瘦。生完这场病以后,大家都发现这孩子突然长高了。
从以上可知,大人的信念和处理态度会影响孩子发展出不一样的健康结果。所以大人应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与焦虑,选择真正有益于孩子的方法。孩子生病的时候,给予细心的照顾、勇敢坚强的陪伴,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退烧,那么下一次生病发烧的间隔时间将会拉长,发烧的温度也会降低,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强壮而不易生病。
不适当使用退烧药的后遗症:发育迟缓、免疫疾病、皮肤病
家有小孩的父母,应该都体会过抱着高烧儿,急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的经验。绝大多数父母的反应,医院去用药退烧。现在有很多孩子长不大,免疫系统疾病泛滥,正是不恰当使用退烧药的结果。
发烧对人体的温度系统而言,是一个危急的转折点。各式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引起孩子发烧,一个生日庆祝会,长途旅行太疲累,或是天气突然变化,甚至是掉牙,都可能造成孩子的身体过度负荷,受到病原体的影响而发烧。
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病毒和细菌在人体的体温降到32℃~35℃的时候,可以发挥最强大的伤害力。相反的,当人体温度高达39℃~40℃的时候,身体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并能避免它们再度繁殖而危害人体。
所以,发烧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天然武器,而且在活化人体内在防御系统的过程中,许多重要的反应都必须借着发烧加以启动。然而,就在孩子的体温升高,准备要启动防御系统对抗外来病原体的时候,无知的大人却选择使用退烧药,硬是把孩子的体温拉下来,撤除孩子体内的天然防御力量。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蠢事,只是因为大人舍不得孩子发烧,害怕孩子发生危险。
如果大人能够认识到发烧对孩子的意义,明白它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会发挥如何重大的力量,就不会做出这般“野蛮”的处理了。
体温烧到39℃~40℃,细菌和病毒是很难在人体内存活的。如果用退烧药把体温降下来,体内的细菌或病毒会立刻得到休养生息的空档,加倍繁殖。等到退烧药的药效一过,孩子的体温必然烧得更高,否则就无法将壮大的侵略者驱逐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吃退烧药的孩子,总是退一阵、烧一阵,退一阵又烧一阵,反复三四天之后才会平静下来。反而是不吃退烧药的孩子,通常烧一天之后就自行退烧了。当然,这一天并不好过,小病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学校请假在家生病,躺在床上呻吟。即使给予中药辅助,也只能帮助孩子稍微缓解症状,温度有时甚至会烧到40℃以上。
还好,41℃以上连烧三天才可能烧出问题,何况“只是”39℃多,家长不必过度紧张。因为第二天便会雨过天晴,孩子又生龙活虎了。
反观吃退烧药的孩子,病情拖延反复,即使烧退了,也会脸色发白、口苦口干、嘴唇脱皮、神情倦怠,而且久久都不能恢复胃口和体力。经常使用退烧药的孩子,身体的温度被迫下降,日后会更容易发烧。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温度,温度不足,他们只好自我产热才能长大。
不让孩子发烧,将来得肿瘤的风险增高
父母细心观察,会发现孩子如果不吃退烧药,每次病好了之后,身体会急需要补充能量,变得胃口奇佳,才一两个星期就像竹笋般的突然抽高,人也变得更聪明了。
中医有所谓的“变蒸”,指的是七岁前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莫名发烧,这其实是在进行身心蜕变的能量转换,所以他们发烧之后就会突然长高,有如“蒸包子”一样,加点热就膨胀起来,每烧一次就长大一些。
滥用退烧药还有一个隐忧,就是可能增加将来长肿瘤的风险。虽然体温降低半度或一度,我们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但其实身体的血液循环已经变慢,细胞的新陈代谢也变差,火力下降让身体逐渐形成沉淀物,久而久之就易形成肿瘤疾病。
有的孩子只要一感冒就发烧,这是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因为身体的阴阳失衡,水不足而火过旺,所以一感冒上火就会立刻发烧。缺水未必都是水分摄取不足造成的,如果内脏对水分的利用不佳,即使补充大量水分,也不能为身体所利用,因此必须请教中医找出水分利用不佳的原因。多数有这类问题的孩子,都是脾胃(消化系统)的运化功能不良(脾阴虚),若不能把阴虚的体质调整过来,长大以后仍然会经常发烧。
我的一个病人的孩子就是三天两头地发烧,每次一发烧,大人就紧张,忙着给他服用退烧药,结果孩子长不大,每天吃不下饭,还有口臭的问题。
小孩正值发育期,调理身体的速度比大人快,不像大人动辄要几个月时间。所以孩子如果有病痛,父母不应该为了求快,舍中医而就西医,只求治标而不治本。
孩子发烧是为了换掉得自父母的不良遗传细胞孩子的体温在37℃~38℃的时候,体内白血球会增加两倍;烧到40℃的时候,白血球会升高到八倍。
发烧的目的在于强化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并成熟茁壮。发烧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汰换掉得自父母的不良遗传细胞。这时候用退烧药强行降温,很可能只是吃药三天,却得用一整年发皮肤病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经常用退烧药强行降温的后遗症还不止于此。它会损害免疫系统,使身体发生自体免疫疾病,日后罹患淋巴癌、红斑性狼疮等病变;女性在青春期使用退烧药,容易演变成痛经、月经不规律等妇科疾病。
滥用退烧药爆发皮肤病
我的门诊当中有许多皮肤病患者,追查他们的病史,可以知道他们小时候常常感冒发烧,而且都是以退烧药治疗,从此深植皮肤病的病根。
我的一位干癣小病患者,就是在四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发烧而连续使用退烧药一个月,之后就爆发干癣,而且是病况十分危急的“化脓性干癣”。目前的西医都公认干癣是一辈子无法治愈的免疫疾病,才四个月大的孩子,却被医生判定一辈子都要与牛皮癣为伍,孩子的父母难过得终日以泪洗面。后来,他们把孩子送到我这里看诊,如今干癣已经治愈。
另一位干癣小病患者的妈妈,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一见到孩子体温稍微升高,才不过38℃就急着用退烧药。孩子因为皮肤病来找我治疗,治疗没有多久,上半身的干癣已经退去,可是治疗当中,不巧孩子又感冒发烧,妈妈再度祭出退烧药,结果一剂下去,疹子立刻复发。
不让孩子发烧,问题只好从皮肤透发出来,以解决身体的需要。所以我治疗得皮肤病的孩子,可以看到他们的病快要痊愈前,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烧,可是不会再犯皮肤病,等到烧得差不多,病也就痊愈了。
还有的人小时候吃了很多退烧药,好歹也体弱多病地长大了。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虽然小病不断,可是并没有发皮肤病,直到出了社会,因为工作过度劳累,可能只是一场感冒,就让他们的皮肤病一发不可收拾。
小儿发高烧的正确处理
有的家长反驳我说,你自己当医生,知道怎么处理,当然不必太紧张,可是我们不懂得分辨,万一让孩子烧过头,岂不是全毁了吗?我自己的女儿就曾经烧到40.7℃,我先生本身还是西医,但我们也从不给退烧药。之所以敢这么笃定,是因为我们掌握了“不烧坏脑”的重点。
发烧最怕的就是烧坏脑,只要不让热集中在头部,就可以避免烧坏脑的风险。孩子要发高烧之前,会先畏寒。当孩子感到畏寒的时候,大人赶紧用热水袋敷在他们的肚子上,热度就不会往头上冲,而会往四肢均匀散去。
当体温渐渐升高,爬上40℃时,我们只要用冷水(不能用冰水)拍打孩子的手心与脚心,把热引到四肢,孩子的体温就不会继续升高了。
最怕的是孩子半夜发烧,大人也担心得一夜不能阖眼。这时候,只要用胶带将柠檬切片贴在孩子的脚心,大人就可以安心地去睡觉。因为经过以上的适当处理,孩子过高的体温会渐渐退去。
如果能做到不用退烧药来处理发烧,小儿的发烧病程就会一次比一次短。硬是用退烧药退烧,孩子的发烧病程将一次拖得比一次长,本来两天就会退烧的,以后要拖上一个星期。同理,处理小儿热痉孪也是如此。热痉孪就是热集中在脑部所造成,处理方法同样是用冷水拍打病儿的手心和脚心。发高烧的时候热集中在头部,手脚就会冰凉,大人用冷水拍打病儿的手心和脚心,直到孩子手脚不冰凉了,就表示热已经被疏散到四肢,危机解除了。
孩子每发烧一次,就会发展出新的特质,好像一病之后突然长大。他会开始和原来讨厌的人做朋友,从原本的害羞变得开朗,这就是发烧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面对孩子发烧,一般而言只要不超过41℃,大人可以先在家为孩子做适度的护理。这样做,可以减缓发烧的不适,并有助于让病程尽快结束。
人智医学对发烧的护理
面对孩子发烧,一般而言只要不超过41℃,大人可以先在家为孩子做适度的护理。这样做,可以减缓发烧的不适,并有助于让病程尽快结束。
泡柠檬澡
取一颗有机柠檬,在一缸温热的洗澡水中切开,将柠檬汁挤在水中。水的温度可以稍微热一点,不过还是要以孩子能忍受为度,让孩子浸泡约十分钟左右即可。柠檬是一种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原有秩序的植物,孩子泡过柠檬澡以后,睡一个晚上,通常就能够恢复正常体温。
(文章来源于网络)
---------------------------------------------------------------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