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为何对父母大都不尊重

白癜风科学大讲堂 http://m.39.net/pf/a_5877525.html

阿锋常问旁人:“你的孩子是不是对你冷言冷语,爱理不理的样子?”

回答说:“那孩子,与我们夫妻俩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小的时候臭骂他一顿好几天,现在长大了打不动骂不过,也只能随他去了”。

记得,曾经有一次老婆回家说路上遇到两个高中女生,说话的腔调、语气和内容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女生说:“我家那老不死(父亲)的这几天常与我过意不去,说这说那,还时不时骂我不好好学习”。

另一个女生抢白道:“我根本不理那个老不死(父亲)的,不跟他说话”。

阿锋经常在学校的门口注视成群结对穿制服的学生,这些养得白白胖胖、满脸冒油、身段早熟、满嘴污秽和玩世不恭的孩子,道德与做人之道离他们实在是太远了。学校只抓成绩,根本不教做人处事之道。这些孩子从小知道金钱、地位和权力是自己追求的唯一目标,他们渴望成名,不择手段不以为耻,只要出名出位出格挣钱才是最能炫耀的本事。某教授说中国的家长从小教育孩子长大后要成为有权有势的人,对人的诚信是绝对不可能教导的。

中国的儒家思想讲究“三纲五常”,孩子对父母、上级、兄长都要讲究尊重之道,也就是“礼”仪之式,如果谁忘了“三纲五常”,做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耻之事,就会被人骂成“忘八蛋”,也就是现在的“王八蛋”。按理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王八蛋”。

记得我的孩子还是学生时,老婆对孩子是非常溺爱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好言好语对她,好吃好喝供她,好听好玩哄她,老婆的理由是“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发发脾气舒缓一下压力”。我与老婆时常讨论孩子“没有好脸色”的原因。老婆说:“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横眉冷对的状态,是一种撒娇的姿态,表示对父母的亲近,因为孩子们在社会上承受了被人欺的压力,也只能把最亲的人当出气筒了”。阿锋心想,大人们也都够贱骨头的,把无原则的容忍和迁就当成了爱。阿锋从来不认为从小没有养成,到社会上会变得守原则、讲诚信、懂礼让和尊老爱幼。

其实,孩子从可爱变成“恶魔”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社会风气和道德标准的沦丧。一个没有宗教道德支撑的社会,面对物欲横流时显得是那样的脆弱,根本就不能彰显社会的原则的做人的本质。整个教育体制变成了“复制技术工艺操作员”的加工厂,删除了大脑中仅存的人性本能。

也许,有人说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孩子一天一个样,没有定性,长大之后就会明白父母的好。这里有个问题大家应该明白,如果仅靠血缘来维系家庭的关系是非常弱智的,那种自然而生的家庭亲缘关系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表现,并不真正出于孩子理智和伦常的价值取向。社会上时常出现与兄弟姐妹争夺遗产、不赡养病弱父母和杀父刃母的大悲剧,就是因为孩子横竖一个理:“我是他们所生所养,应该把家产留给我”,把自己的这种不伦行为看成自己与父母属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媒体责问一人为何不赡养父母时,那人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我现在有困难,他们不会给我负担的,所以我不养”。这个人的理由是“爱一个人就是要伤害他,因为只有父母是不计效子女的伤害的”。有些父母还以为“被子女伤害是一种幸福,是前世的一种缘,我生了他,养了他,结果让自己的肉身被他折磨,使自己来到天国时少一点忏悔”。

阿锋曾经问一位大操大办父亲丧事的人:“老头活的时候为何没有表现出如此孝心呢?”那人答道:“父亲的缘在天国,活着的时候日子过的越好,天国的路就越曲折,人承受的折磨就越多。只有活着的时候受的苦越多,到了天国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我要好好送一程父亲,让他老家在另一个世界过上好日子,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就是体现在送他们到极乐世界的旅途上”。

说到这里,有的人会骂我胡说八道,世上绝没有如此贱命的人。中国的佛教不是一种社会行为,而是一种人性的行为。多年来,佛教在中国好象已经灭亡,孩子们更不会去相信佛教思想。但是,可怕的是中国人把这种理念融化到了日常的行为中。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是在不知不觉中体现某种理念,当这种理念变成一种习惯时,较任何仪式都来得效果。

面对整个社会对下一代“无礼”行径的忍辱负重,父辈们的痛苦还将继续延伸下去,因为人们已经麻木。如果哪一天孩子们突然变得对父母长辈宾宾有礼时,反而会使他们显得手足无策;有位孩子对阿锋说:“有一天,我突然对父母说了句我爱你!结果母亲说:“这孩子哪根筋又搭错了”。中国的父母的命就是这样贱。

中国孩子对父母大都不尊重的根本原因比较复杂,在一个注重“孝道”的国家里,出现这种怪异现象确实让人始料不及,这需要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这股力量对传统伦理的摧毁是巨大的。阿锋站在现代角度简单分析,大概有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中国父母本身对孩子也不够尊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孩子。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大都没有平等的意识,居高临下,他们渴望孩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把孩子当成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这种所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仅仅是由家长制的武断所决定的,认为:家长就是要威严,否则孩子就没有规矩,不会有良好的习惯;中国家长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社会有用人才”,这个所谓的“有用”其实就是没有独立思想的“奴性庸才”。

二是,孩子从心底瞧不起父母的“奴性”,认为父母都是“失败者”,根本没有资格教育自己。虽然有的官僚通过贪污积累了一些财富,也有一些商人通过牺牲亲情而获得了一些金钱,使自己的孩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但孩子并不因此而尊重他们,甚至从骨子里瞧不起这种不择手段的生活方式;孩子的思维方式已经西方化,他们懂得什么是符合世界潮流的,什么是值得尊重的社会关系。

三是,中国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非常混乱,没有一个让下一代信服的价值观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使孩子们提早感受到“挣扎”和“痛苦”的压力,他们没有品尝到童年和少年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提前被卷入了“受压迫”的行列,根本没有时间恢复人自然的本性。

四是,现实的中国社会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隔开了,主流媒体提倡所谓的“亲子活动”仅仅也是一种作秀,学校让孩子们在大操场上帮父母洗脚的活动,充满着一种为传统道德集体送葬的仪式感,令人作呕;许多农村的孩子长年见不到在外劳作的父母,根本记不的父母的长相,更谈不上交流和沟通,孩子仅仅是父母性交的一个产物,只管生、不管教,也许生也是随机的,死活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五是,那些经济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超乎想象,管天、管地、管TMD一辈子,使孩子长期不能“断奶”,成为一个十足的“妈宝”;富有的父母早早就承诺要把财产全部赠予孩子,孩子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羞耻感,孩子们甚至认为:父母应该要把财富全部留下给自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绝大多数孩子把自己所生的孩子交给父母来抚养,偶尔把宝宝当成自己的玩具摆弄几下,这种想法和做法本身就是对父母极大的不尊重。

六是,中国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也大都不尊重,这种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社会的压力使他们把“啃老”当成习惯;当孩子们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境遇时,有的觉得这是一种社会自然,也有的心灵被扭曲,还有的会产生报复心态,这种恶性循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没有好转的可能。

倾听不同声音、领略异样观点、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e/8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