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小贴士儿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家长必看

儿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

2月14日,苏州新冠防疫形势突然紧张。

其中一例确诊为病例3的孩子,仅三月龄,让人揪心。

在疫情防控期间,如果孩子的家长或照护者出现可疑症状时,该注意哪些事项?

儿童抵抗力弱,又该如何做好防护?

针对这些问题,小瑞来一一解答。

疫情期间

孩子发烧怎么办?

1.平静状态下,超过37.3℃视为发热。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如果孩子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且出现了发热,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如果确诊,医院进行专科救治。

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包括:

发病前14天内您生活或工作的地方是否存在聚集性发病。

发病前14天内您是否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病人)有过接触。

发病前14天内是否有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发病前14天内是否接触过中高风险地区的发热患者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带孩子就诊时,要加强个人和孩子的防护,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并且要如实向医生提供病史,千万不要隐瞒,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快更准确的诊治。

孩子可以戴成人口罩吗?

不可以!

带孩子就医时,一定要给孩子佩戴儿童专用口罩,并且家长要随时注意儿童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情况。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室息,若孩子必须出门,建议尽量与无防护的人保持距离。

原则上,空旷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注:看护人要戴好口罩,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

疫情期间

孩子能外出吗?

1.不外出,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尤其是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如商场、剧院、温泉、儿童娱乐城等;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外出一定要去空旷、通风、人少的区间活动。

图片来源:摄图网

2.外出时建议随身携带纸巾和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用来捂住口鼻或擦鼻涕的纸巾应包好并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

外出中不方便流水洗手时,咳嗽、打喷嚏、给孩子擦鼻涕后家长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婴幼儿应该使用婴幼儿专用湿巾。

3.外出时可戴上手套,任何日用手套都可以,但不要戴潮湿的手套;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教育孩子外出时不要到处乱摸,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4.外出回家后,应先脱衣服换鞋,然后认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

外出时穿戴的衣物、手套和携带的物品应及时清洁消毒。

当孩子的照护者

出现可疑症状时的建议

1.若新生儿母亲为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应暂停母乳喂养并与母亲隔离,直至母亲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且所有症状消失。

同时,将情况上报社区,配合社区/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2.若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家长或照护者被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需要将情况上报社区,并配合社区/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儿童需要配合完成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观察。

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根据病例排查结果,一旦排除诊断,可解除医学观察。

3.若儿童的家长或其他照护者出现发热、干咳、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在家中也应佩戴口罩,并适当居家隔离。建议与儿童脱离接触直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状消失。期间儿童应暂时交由其他可靠照护者照顾。

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咳嗽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不佳等,建议就近医院,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前往就医时要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并且戴好口罩。

个人防护注意事项请参照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公众就医临时指南》。

孩子的疫苗还要按时接种吗?

1.疫情期间建议推迟或取消常规的儿童保健健康检查,医院。

2.如果孩子要进行疫苗接种,建议单独预约,分散接种。对于特殊情况导致接种的延迟,其实只要及时补种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特别是对于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短时间或暂时的中断,不会影响已接种的疫苗效果。家长只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补种疫苗即可。

3.有一些疫苗是不能延迟接种的,如狂犬病疫苗。五联疫苗和麻疹疫苗也有严格的月龄限制。如果这类疫苗无法及时接种,家长应该减少孩子的外出降低感染的风险。

有慢性病的孩子需要按时复诊吗?

1.一定不要擅自中断复诊。

家长最好和孩子的主治医生沟通,由主治医生对孩子的病情进行判断,再决定复诊的时间。

还能通过线上就诊的方式,让医生对孩子的疾病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孩子的治疗情况进行判断,同时保证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2.家长也可以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医院完成线下的检查项目,再通过线上传给主治医生,让主治医生指导下一步治疗。但是孩子的病情如果出现变化或恶化,一定要及时就诊。

日常预防

1.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或呵气。

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看护孩子时也要戴口罩,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或呵气。

实在需要打喷嚏或咳嗽,要用纸巾捂住口鼻。

来不及时,可以用手臂捂住口鼻,之后再清洗手臂和双手。

2.不要带孩子走亲访友、聚会、聚餐。谢绝熟人触摸婴幼儿或近距离对儿童说话。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以及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接触。

3.穿衣要适中。不要害怕受凉给孩子穿过多的衣物,也不要刻意为了锻炼孩子给孩子穿得过于单薄。

4.注意用餐习惯。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食物再喂给孩子,甚至有的人可能会用嘴咀嚼食物再喂给孩子,这些行为都不可取,一定不要做。

5.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要定期消毒奶瓶、奶嘴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30分钟消毒。

不耐热的玩具等物品,用酒精喷雾或者酒精棉片擦拭表面。衣物或者毛绒玩具,可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来消毒。

6.外出时一定要和人群保持距离。外出时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在1米以上。

7.记得消毒手机、钥匙。孩子最喜欢把玩父母的手机和钥匙等随身携带物品,甚至还可能放嘴里,家长们一定要频繁消毒,可以用消毒剂擦拭,或者用75%酒精棉片擦拭清洁。

8.家里要定期通风。家里每天要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把孩子带离通风的房间,别让孩子着凉了。

9.要注意居家隔离如果家里人有呼吸道的感染,包括感冒或者有一些别的症状等等,一定别忘了戴口罩,要做好适当的居家隔离。

对于家里有宝宝的家长

既要保障大人的安全

又要格外留意儿童的健康

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让病毒无机可乘

END

参考材料:

1.国家药品监督局。

2.中国疾控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11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