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或危急情况需要自己先行急救,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很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急救方法其实是错误的,不仅对救治无效,还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悲剧发生。记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彦军,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急救误区以及它们的正确做法。
误区一:流鼻血要后仰止血
流鼻血的时候不能后仰,后仰只是让鼻血不往外流了,非但不能止血,还容易导致鼻血倒流进口腔咽喉部,引起恶心干呕;出血量大的时候还容易把血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引起窒息的危险。
正确做法:身体前倾,微微低头,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手指夹住两侧鼻翼,有疼痛感为宜,持续1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如果压迫止血2次后仍然止不住,医院就医。
误区二:烫伤、烧伤抹牙膏
涂抹牙膏只是让患处暂时感觉清凉,给人“有效”的错觉。如果严重烧伤或烫伤时,往创面上涂抹牙膏或者酱油等其他物质,不仅容易造成伤口二次感染,刺激伤口,加深受伤程度,还会影响医生观察创面情况。
正确做法:轻度烧伤或烫伤马上用流动清水冲洗创面,起码冲洗5分钟,严重时冲洗20分钟以上,或者直接把创面泡在干净的清水里。冲洗后可以用干净毛巾或者纱布包上冰块冷敷。伤势更加严重的及时送医,切记保持伤口干净,不能涂抹任何东西,如有水泡不能自行弄破。
误区三:受伤崴脚了揉一揉
刚受伤时,皮肤软组织损伤明显,也比较脆弱,对血肿处揉一揉不仅不能缓解伤痛,还会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出血。小血肿硬是被揉成大血肿,医院。如果是脚崴了,揉一揉还可能使关节错位。
正确做法:受伤后最重要的是固定和保护,冰敷可以减少肿胀,可用凉水毛巾、冰块等等,但注意不要冻伤。如果严重扭伤,应及时就医。
误区四:发烧了用酒精涂抹身体退烧
临床上外用酒精的确有退热作用,但必须要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才能使用,不建议自行涂抹,尤其是小孩皮肤娇嫩,酒精又具有腐蚀性,很容易将孩子的皮肤灼伤或引起过敏性皮炎。若是酒精通过皮肤渗入到血液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正确做法:发烧了可以冰敷、泡脚,或者洗热水澡降温,也可以贴退热贴。高烧严重还是要正规就医。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偶发,如遇发热要及时就诊。
误区五:被蜜蜂蜇了涂风油精
被蜜蜂蜇了之后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或者皮肤内部残留毒刺,抹风油精或其他物质对患处的治疗作用不大,如果引发全身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正确做法:如果皮肤内有毒刺,可尝试用硬质卡片去刮出来,然后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