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因为这件事对我和孩子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次终于陆陆续续写完,我想写得尽量详细、仔细,或许对有缘人有帮助,就像当初我被网上素未谋面的一位母亲的某篇文章启发一样;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事情发生时孩子还在幼儿园,现在都已经上高中了,之所以等这么久,可能觉得有些事情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背书。
事情是:未经任何医药手段,在孩子入小学前,我凭一己之力治好儿子被专家确诊的“哮喘”。
先大概说一下儿子的状况,在近预产期时我得了重感冒,导致孩子宫内窘迫、胎心减慢有危险,所以儿子比预产期早三周出生,出生时体重克,先天略有不足;儿子6个月时有过一次小发烧咳嗽,体温38度多,医院配了口服消炎药及咳嗽药水,回家服药就好了。
满一周岁时儿子得了重感冒,发烧咳嗽,这次生病来势汹汹,儿子住院了,在医院待了十天,挂了十天点滴才把症状压制住。可是,就从这次开始,儿子开启了漫漫医院之途,上小、中班的两年间情况尤为严重,几乎10医院,症状越来越重,用药越来越升级,病程越来越长……
那段时间,大人们被儿子生病搞得心力憔悴、疲惫不堪,那时的我,生活常态是:白天上班工作,医院陪孩子(医院由他爸和老人看护);且我也一直生病,每次都是前脚孩子病好了,后脚我跟着病倒了……孩子的生活越发需要大人呵护:不能冻着、热着、累着,有风就要裹着、旁边有人打个喷嚏要逃……
发展到后来,孩子只要一发烧接着的就是咳嗽到哮喘,喘时睡觉不能平躺,必须靠个高枕头上才能入睡,每次要雾化吸入+激素才能克制病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的疑虑越来越大:医院是在治病吗?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是什么?
终于在孩子4周岁左右,去做了过敏源筛查(显示过敏源为尘螨?!)医院哮喘专家门诊的专家确诊:孩子为哮喘患儿!需要长期吸药控制,不能断药!且作为哮喘患儿,平时生活一下子多了很多禁忌:不能强烈运动、不能吃过敏性食物、外出要戴口罩、家里要一尘不染……我问“专家”,哮喘这个慢性病何时或可否治愈?专家无可奉告,只说有些孩子在青春发育期自己会好,还有很多孩子会长期吸药伴随终生,无法根治!
当我发现治愈孩子的“哮喘”现代医药此路不通,且意识到这个疾病会深深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我在心里下决心走其他的路。
先说明一下,我是一名中医拥趸者,儿子出生那会社会上有股中医热,我读完了浅显易用的《求医不如求己》全系列,读了探究中医原理的《走近中医》、《思考中医》等,在网上看曲黎民、郝万山等人的讲座,买了《黄帝内经》、《伤寒论》原著、逛博客、上论坛……所有这些让我一点一滴受益匪浅,我非常认可中医的全局思维、根本思维,开始引入中医的方法调理自己,调理孩子。
作为母亲,我才是最最了解孩子的,孩子的双方家族都无哮喘病史也无过敏症史;通过了解,我知道许多发达国家禁止滥用抗生素、不随意挂点滴、感冒初期医生只给VC水……一些观念在此过程中慢慢形成,我的推断:孩子生命最初的发烧生病,本来是他自身免疫系统练习“作战”的机会,可由于我们家长的无知,去医院各种药物控制病情,孩子自身免疫系统就无用武之地,处于“废退”的休眠状态,导致后来一病就只能求助于医药。
我现在需要做的是:养护孩子身体的根本,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抵抗力!
恰在此时,一位妈妈发在论坛的亲身经历引起我强烈注意,这位妈妈详细记录了她陪伴孩子经历的一个完整的发烧过程,记录了病情的起伏、她采取的应对措施、孩子的变化、她心情的变化,还配了图!这个记录太好了,她给我启发和信心,感谢万能的互联网!
终于,机会来了,在孩子上大班的时候,那天早晨,发现孩子又发烧了,非休息日,我请完假,心里对自己说:战斗开始了!然后在家各种准备:体温计、温开水、姜汤、毛巾、VC片、按摩油……
按以前惯例孩子生病总是先发烧,然后咳嗽,继而哮喘,医院挂水和雾化吸入,最后靠加大药物剂量控制住,作为大人只能在一旁束手无策看着……
这次,我心里默默而坚定地告诉自己:这次会不一样!
孩子体温上来了,我给他冷敷额头腋窝物理降温、小儿推拿降温……孩子发烧时,额头和整个身体会发烫,但手脚却是冰冷的,我不停更换冷敷毛巾的同时给他手心脚心做推拿按摩,要让手脚变热(在此插播一句,之前我有自学小儿推拿,并给孩子推拿过),不停给孩子喝温开水(加VC或不加VC听孩子的意见),肯喝姜糖水的话也给他喝(受寒、舌苔淡白的孩子适合),同时大概间隔半小时到一小时量一次体温……
眼看所有这些措施都用上,孩子的体温还是蹭蹭蹭向上窜,我的心是煎熬的,因为高烧引发严重后遗症的情况我清楚,那时的我心里有两个人在打架:医院!医院!
医院是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医院就是走老路,而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
我不停给自己打气,同时更加频繁地换冷敷毛巾,还急中生智想到个办法用热水给孩子泡脚!见到孩子小脚泡在热水里很舒服的样子,我稍有宽慰,孩子泡脚的同时(期间需要不停加热水保持水温),腾出的时间我给他捏脊揉肚子……
也不知过了多久,慢慢地,孩子后背有微微汗出,然后汗多了,额头也冒汗了!体温计的数字同步显示孩子的体温在下降!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第一次,孩子在没有退烧药、消炎药的作用下降温!
体温降下来后,帮孩子换掉汗湿的衣服,孩子喝了些米粥汤便沉沉睡去。这里补充一句,以前我家孩子在高烧不退时是不能吃任何除水以外食物的,吃啥吐啥,而且因为烧得难受也无法入睡,大人只能不停抱着拍他、哄他。
看到孩子能入睡,我稍感宽慰,但清楚这个过程会持续3-5天,现在才只是“长征”的第一步,但这一小步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大概也就1小时左右的时间,孩子醒了,看着他红红的脸颊,一量体温,果然,又烧起来了,于是、新一轮的辅助降温开始了:冷敷额头、推拿、泡脚、不停喝水、不停测体温……
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3天,我3天没合眼,但根本不困。孩子体温虽然反复上升、但也反复的降下来,孩子跟疾病抗争得很辛苦、但咳嗽哮喘没起来,我越来越有信心。
这里要特别记一下,在第二天至第三天的夜里,曾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当时堪称惊心动魄。
那天夜里我测到这次孩子发烧以来的最高体温:42摄氏度!看到这个数字时我内心慌得一逼,怎么情况还严重了?摸到孩子发烫的额头和小身体,我知道体温计没出错,怎么办?会出意外吗?去医院吗?看着昏昏沉沉的孩子,我陷在深深的自我怀疑和恐惧中,就像把心放在油锅里煎,非常难熬,非常难熬……
我更加频繁地换毛巾、更加频繁地量体温,哪怕降下来0.1度,对我来说都是天启、是上天的恩赐……
就在迟疑不决中、就在照常的协助降温过程中,时间向前流逝,和之前那N次一样,虽然持续时间长了点,最后孩子终于出汗了!体温降下来了!我不停默念:感谢阿弥陀佛!
这次高烧过后,后面每次体温降下去之后再升上来的峰值就慢慢下降了。
第四天早晨,我在迷迷糊糊中习惯性摸孩子的额头,摸到他温凉的小额头时,心中有一个笃定的声音升起:这次烧真的退了。
就这样,足足三天三夜,陪孩子经历了完整的发烧过程,也是孩子自己抵抗力诞生的过程,孩子从此体质发生了质的飞越。
说来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自此,从小学到初中,我家小子没因为感冒发烧请过一天病假,即使流感高发季全班有一半同学请假,他都没中过招!因为不再发烧,哮喘也没再出现,长期药物维持早在那次高烧后停掉,所谓的哮喘,就这样不药而愈!
且可喜的是孩子喜欢运动,他体育一直很好,速度、耐力、爆发力在同龄人中都是杠杠的,他无拘无束地享受运动的快乐:踢足球、打篮球、游泳……高中校运会,他的参赛项目多以至于相互冲突,他参加的长跑比赛获得破校记录的冠军。
写到这里可以总结一下了:
一、孩子越小,一开始的小感医院,观察、陪伴、学习、助力孩子自愈是家长必须意识到的;
二、不要迷信权威,家长最了解孩子,是有发言权的;
三、想要做成什么,愿力学习力行动力都很重要;
四、勇气是唯一不能伪造的美德,在前期扎实的基础工作上,需要最终临门一脚的勇气;
五、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抵抗力,把“抵抗”两字去掉,换成其他方面的能力,道理是一样的。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这个必须提一下:那就是——家长内心的愿力信念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说出来不怕看官笑话,儿子被“专家”判定为“哮喘”后,我非常担心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下决心要治好他这个病,曾在心里发愿:如能治好孩子的病,我甘愿减寿十年(如果寿命有定数的话)。说这个是因为我忽然意识到:其实我这次的经验还十分个人,没有科学依据,没有大量印证,有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存在,不能随便推而广之,这里面可能有运气的成分(比如孩子随年龄增长抵抗力也会增长),但当时我的念念不忘总算是有了回响。如果看官对这样操作信心不足,心理建设和准备不够的话还需谨慎借鉴、判断、取舍。
对作者感兴趣的话可点击下面蓝字阅读其他文章
别人家的家长
你今天“三陪”了吗?
你真的、想要健康吗?
情绪表白
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