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能治白癜风吗 http://www.hh120.net/
医院
许多家长常常说“我的孩子体虚”,那究竟什么样的表现叫做体虚呢?
今天FM88.8邀请我科蔡成思医生和大家聊聊“如何运用中医来调理儿童虚寒体质,强健孩子体质”!
节目首播时间:
8月16日下午3:00-4:00
节目重播时间:
8月17日上午6:00-7:00
专家介绍
蔡成思
主治中医师中医儿科专业医学硕士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于儿科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曾于上海医院进修,学习儿童性早熟、矮小症、少女月经病等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参与开展儿童冬病夏治工作7年。
门诊时间:
每周一、二、五全天;周三、四、六上午
一般我们的孩子出现经常感冒或者咳嗽、多汗等表现,家长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体虚。
其实表现为反复感冒或咳嗽样表现的疾病有许多,比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这些疾病经过相应的辨证,采取冬病夏治的贴敷方法治疗有助于小儿强健卫阳,可提高抵御病邪的能力。
那么有哪些呼吸道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冬病夏治治疗呢?
下面向大家介绍两类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
该疾病是小儿常见病,以2~6岁最常见。我们称之为“易感儿”。
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一般认为每月患感冒或气管炎1-3次以上或1年内患肺炎2~3次以上可定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者除较健康小儿多罹患几倍的呼吸道疾病外,多有食欲不振、盗汗、体重不增、面色萎黄等表现。
反复呼吸道感染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幼儿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易患呼吸道疾病,母乳喂养则较人工喂养免疫力强。此外,长期偏食、挑食,以及耐寒力差的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大气污染对易感呼吸道病也有影响。
贴敷方法: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等药为基本方,按一定比例配制,临床根据体质不同,选择加用药物,加姜汁调和,选择天突,肺俞,大椎等穴位。
小儿哮喘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以发作性咳嗽气急、喘憋胸闷,喉中哮鸣为主要表现形式,多由呼吸道感染等诱发。
特殊类型—咳嗽变异型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
在支气管哮喘开始发病时,大约有5%~6%是以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此时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贴敷方法:
取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等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基本方,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加用益气、温阳、健脾、补肾等的药物,选用天突、肺俞、膻中等穴位,分别施以贴敷,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另外,提高体虚患儿的体质,也推荐儿童保健推拿按摩及食疗等方法:
保健推拿按摩
按摩方法:
健脾胃法: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宝宝在夏季容易患厌食、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若按摩相应穴位可以起到防治作用。方法是家长用中指按揉中脘穴(脐孔上方4寸。被推拿者大拇指横纹宽度为1寸),按3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摩腹部3分钟。让小儿俯卧,家长在小儿腰背部从颈部到骶部将脊柱两旁的皮肤捏起,向上提拿,重点是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第12胸椎棘突旁开1.5寸),共来回捏3-5遍。本法能健脾益胃,增进食欲,预防腹泻,促进发育。
防感冒法:中医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为脾肺两虚,常用健脾补肺法。家长可先按摩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3分钟,再揉外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处)50次。接着按双侧足三里穴(髌骨下缘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各2分钟。以上方法有宣肺利窍,健脾固表的作用,可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治惊哭法:到了夏季天气炎热,常哭吵睡不安稳,家长可用拇指按压印堂穴(两眉间中点)50次,然后按合谷穴3分钟,最后用两手心推摩小儿面部20次。有安神定惊作用。
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的手法、操作次数及轻重要根据年龄大小,体质的强弱等具体情况而定,若用轻揉法,次数可以多一些,掐法要重、快,少一些。
推拿最适合3岁内的小儿,3岁以上也可以考虑。按摩时小儿不要太饱或饥饿,睡前操作较好。
夏季按摩时要注意在有空调的室内进行,避免中暑。
食疗
在夏季,多为疾病缓解期,这个时候小儿新陈代谢加快,因此在日常膳食餐饮中要有充分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以保证机体的热能供应。蛋白质则要选择生理价值高的食品如乳类、蛋、淡水鱼、家禽等。亦可多吃些豆类及豆制品。小儿冬病夏治的食疗就要着眼于“扶正补虚”。
值得提醒的是:
小儿在夏季以“补”为主,但要以“清补”为原则。饮食要清淡,忌食滋腻厚味煎炸之品。常吃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等。
蔡成思医师提示:在中医治疗当中,儿科有“十少症”之说。
如果你的孩子有下列十种症状出现,建议给予中医调理:
1、头发稀少;
2、两眼少神;
3、少力气,走路容易跌跤,不愿走路,感觉很懒;
4、长得少,形瘦体弱,经常生病;
5、饭吃得少,偏食,厌食,而且多种过敏原过敏;
6、面黄少泽,口唇色淡,鼻头上暴青筋;
7、睡得少,一天仅睡8小时;
8、运动少,体弱或肥胖导致懒动;
9、小便少,每次小便滴滴答答,量少而次数多;
10、大便少,3天或者5天才解一次大便,甚至一周不解大便,而且解大便很艰难,严重时会浑身是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