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案分享讨论

分享地点:基层中医之家

分享时间:-7-26

分享医生:湖南省宁远县关松中医馆关松

导读:方中之药仅四味,是分享医生常用于治温病的方剂,不仅药味少,且口感尚可,很适合于小孩子服用。

关某某,男,9岁,-7-25下午7点:傍晚起发热约两小时,自行睡床上,触之身体灼热,T:39.3°C,背部有汗质粘,问之头晕乎乎,稍咽干、思饮,述睡则梦到动画片惊恐画面,风扇吹则觉冷,二便可,眼部稍泛红;脉浮数,舌质稍偏红、苔薄白津少。太阳阳明合病。表里俱热,温病。

薄荷10g蝉蜕6g甘草6g石膏30g免煎中药一剂顿服。

药后一小时内仍昏昏而睡,两小时后测体温37.7°C,身汗出较多,述头脑较开始清晰,并食清水面条一小碗,次日晨体温37.3°C,述晨起时头稍不适,稍鼻塞,有涕少量偏稠,精神尚可,原方减薄荷为6克,再加麻黄10克,杏仁10克,一剂,以资巩固。两剂后症已,精神如常。

近期天气炎热,同龄小孩类似发热较多,本案为我的大儿子,下午活动如常,傍晚时突然发热,虽然发病时间不长,但体温较高,身体灼热,病势较急,从四诊来考虑:脉浮、怕风扇之风,病亦刚开始,为表证;身热、有汗而粘,眼部泛红,为阳明外证。从条文来讲,可参考: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证之时,我就考虑了以上三个条文,大家可以看看,从发病时间来,首先考虑的是温病,虽有怕风之症,确实为表证,但此表与太阳病伤寒中风之表性质不同,此表为风热之表,而太阳伤寒中风之表为风寒之表,此处可能是容易混淆的。身热、有汗,恶风,脉浮,通过以上三个条文基本可以解释清楚,特别是第6条,是仲景论温病之提纲。第二天,因考虑到表证仍明显,故合上了麻杏甘石汤,加强解表之力。

这个方的药仅四味,是我常用于治温病的方剂,药味不仅少,药味尚可,很适合用小孩子服用,方名叫:凉解汤,出自民国名医张锡纯,他在治温病方中,自创了一系例治温病方,如清解汤、凉解汤、寒解汤、和解汤、宣解汤、滋阴宣解汤、滋阴清燥汤等等,从他取的方名就可以看,病情由表入里,由轻到重,从清凉到养阴固本,从清凉寒,到和宣滋养这些用药来看,符合了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清热存阴”。

本方为凉解汤——“治温病,表里俱发热,脉洪而兼浮者。剂量同上”;其方后再言:“春温之证,多有一发而表里俱热者;至暑温尤甚,已详论之于前矣(若当暑热之时,其脉象浮而且洪者,用拙拟凉解汤或寒解汤)。”

当然,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他创的几个方,药味都比较少,这几个方有的就是药量的变化,或一两味药的加减,但其适应证就会改变;临床实用性极强,张氏所拟之方和法,可以讲都是较实在的。其中有一方叫滋阴清燥汤,治小儿腹泻,也可以说是高效方,我们以后再来一起学习。

上期回顾:经方治疗疑难病案分享及思路讲解

所载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得好就点赞留言分享吧

赞赏

长按







































怎样控制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