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官方品牌商城

夏天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其实发烧不可怕,也不一定是坏事,这是宝宝的保护性反应。这个时候妈妈们一定要正确护理哦,耐心+知识,医院、抗生素、药丸……所以,我们一起来看看崔玉涛医生的17个发烧护理问答,还有正确的物理降温四法吧。

Q1:宝宝发烧能涂鸡蛋清退烧吗?崔玉涛:孩子低热(38.5度)首选物理降温,可用冰贴,但温水澡效果更好,加上多饮水,切不可乱用招数--涂蛋清等。当体温38.5度,可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六个月内婴儿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剂量10-15毫克/kg/次。再有,面部涂鸡蛋清出现荨麻疹,说明对鸡蛋清过敏,六个月内不能吃。

Q2:宝宝连续发烧3天最高40.3医院变38.8就没挂水吃了泰诺林和小儿清热宁颗粒可一直不退烧现在一直38.6左右要挂水吗?崔玉涛:发烧三天,就是静脉输液的指征吗?发热是症状,多是感染性疾病所致,原因多是病毒。特别是现在冬季,流感盛行,以甲型流感多见,有效药物是奥司他韦(达菲),而不是熟知的抗生素。遇发热,应在医生帮助下寻找引起发热的原因,再选择治疗。不要迷信抗生素,更不要依赖静脉输注抗生素。

Q3:幼儿一岁4个月,今凌晨发烧38.3,早上六点38.8,没有感冒等其他症状,一般该怎么处理?小儿牛黄清心散可以喝吗?崔玉涛:对刚出现发烧的孩子,若体温>38.5度,可口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并且多饮水\奶,还可洗温水澡或温湿敷。暂时不要给孩子服用其它药物,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变化。若仅是高热,坚持物理降温+药物退热。出现较严重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诊,否则可在家观察3天。

Q4:请问宝宝病毒感冒发烧,白细胞只有2.9,正常是4到10。发烧反复。请问需要打抗生素吗?崔玉涛:发烧期间,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低,比如低于通常的正常值低限--4*10^9/L,说明肯定不是细菌感染,多是病毒感染。此时,不应使用抗生素,因抗生素不能杀灭病毒。低白细胞水平期间,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医院,以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发烧后2-4周,白细胞水平即可恢复正常。

Q5:我家孩子13个月,这个星期二半夜发烧,高时39度多,今天第四天,一直在家里进行降温,不咳嗽不流鼻涕,怀疑是幼儿急疹,可是今天还没有退烧出疹子,医院吗?崔玉涛:平时总是说婴幼儿高热期间若没有明显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应怀疑幼儿急疹。特别是对于生后第一次发烧的婴幼儿可能性更大。一般高热持续3天后,随着体温下降会有皮疹出现。皮疹一般持续3天左右。对于皮疹无需特别治疗。当高热持续已超过3整天,还是应该去看医生,排除一些疾病。

Q6:孩子一岁2个月昨天晚上发烧38度多可以吃哪种退烧药?谢谢!崔玉涛:退热是通过退热药下调体温调定点和皮肤增加散热而实现。当体温超过38.5度时才需服退热药。发热时鼓励孩子多喝水很重要。只有体内水分充足,才可保证皮肤多散热,从而获得理想退热效果。体内水分不足,服退热药也不能获得满意的退热效果。所以,发烧时不要仅依赖退热药,一定要多饮水。

Q7:我想问下半岁多小宝发烧温度降不下来怎么办?吃了泰诺林温度下来后,过了几个小时烧的更高了,到了40.8度,白细胞2.9,医生怀疑是幼儿急疹,需要打针么?崔玉涛:利于退热的方法,除了在体温超过38.5度时,服用一定量的退热药物,还要注意让孩子多饮水或液体。至于保证了体内水分充足,才利于退热。注射型退热药不比口服退热药效果好。发烧时,给孩子打退热针,只是为了安抚焦急的家长。静脉输液也是如此,本身不能缩短发热的时限。

Q8:医院吗?崔玉涛:医院看医生,与家长的经验密切相关。其实,不是根据体温,而是根据孩子的“难受”程度。“难受”包括服药退热期间,精神状况不好——烦躁或嗜睡;食欲极差;严重咳嗽和/或呼吸费尽;呕吐和/或严重腹泻等。发热期间,当体温超过38.5度时需服退热药,并多饮水/液体

Q9:发烧时体温一定超过39度才证明孩子身体健壮吗?崔玉涛:发烧是致热源刺激大脑内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发热。不同致热源对体温调节中枢刺激不同,致体温升高程度不同,与身体是否健壮没有关系。

Q10:宝宝打疫苗后发烧了怎么办啊?崔玉涛:注射预防针后出现发烧是很常见的现象,不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果体温超过38.5度,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度,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千万不要使用抗生素。疫苗接种后的发热一般不超过48小时。

Q11:宝宝发烧了需要用抗生素吗?崔玉涛:引起发烧的原因中,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细菌是主因。也就是说,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主要药物,除非证实引起发热的原因为细菌感染。咳嗽也是如此,只有细菌引起的咳嗽,才需用抗生素。不要将抗生素认成治疗发热、咳嗽的良药。常见的发热和咳嗽,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所致。

Q12:您好!我家宝宝3周岁,经常感冒发烧,而且一旦感冒发烧就容易并发肺炎。我曾经采取过不少方法给她增加免疫力,比如:喝过各种品牌的牛初乳和蛋白粉、转移因子、吃过善存片等等。可是效果都不明显。请问:“我究竟应该如何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宝宝感冒呢?”崔玉涛:发烧不是肺炎的原因,是结果。所以每次孩子发烧的时候,应该及时检查寻找原因,如果是细菌感染,可以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可以选择特别的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来说是靠治疗症状等待自身痊愈。依靠牛初乳等所谓提高抵抗力的药物很难预防感染性产生。再有也不要认为发烧就容易并发肺炎,所以及时针对病因治疗比较关键,还有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孩子的体质,比如每天定时外出,使孩子能够适应寒冷的空气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比较好的办法。总之,千万不要依赖药物提高孩子抵抗力预防感染。

Q13:宝宝发烧只要不超过38度5医院和吃药啊?比较好的退烧药是什么啊?崔玉涛:孩子体温不超过38度5,不需要使用退烧药物,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退热贴,医院看病,不仅仅依靠孩子体温的高低,还要依据孩子其他的情况,比如说是否有严重的呕吐、腹泻、咳嗽等其他的问题。

Q14:我家宝宝快3周岁了,体质特别差,经常感冒发烧,而且每次发烧总是反复反复,退了又会烧回去,要好几天才能好。有两次高热惊厥,我现在很怕他发烧,请问:宝宝发烧时家长应该怎样做?怎样才能预防避免高热惊厥?崔玉涛:不论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发热,一般都要持续3-5天,所以要积极给孩子使用退热药物,如果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还应该使用抗生素。至于高热惊厥确实与孩子体温的高低有关,但是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容易出现高热惊厥。所以遇到孩子出现高热时,除了给孩子使用退热药物外,还要使用退热贴或洗热水澡等物理降温的办法。给孩子多喝水,也有助于孩子排尿、发汗,当然也有助于降低体温。

Q15:我家宝宝八个月了,最近正在出牙,星期六打了麻疹疫苗,星期天中午洗了澡,下午就发起烧来(38.8)。现在持续三天了,体温38左右,但没有感冒症状,请问我该怎样初步判断并做出正确处理(医院)崔玉涛:出牙期间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烧,一般都是低热,也就是体温小于38度5,但是接种疫苗,孩子也可能发烧。有时可以到高热,这种情况一般在三天之内就会自行好转,除了高热时使用退烧药物外,不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如果孩子没有其他的不舒服表现,医院看病。

Q16:我的宝宝四个多月了,前几天发了一次烧39度几,医院。医生开了(头咆、抗感颗粒、泰诺灵)几种药吃了就退烧了。但是我很担心宝宝以后体质会变弱,所以我想请问崔大夫,我该怎样预防宝宝感冒和增强他的抵抗力?能不能服用市面上销售的增加免疫力的药?崔玉涛:烧的高低不代表病情的轻重,所以说39度几的高热,并不意味着使用头胞类抗生素,其实病毒感染往往可以引起孩子高热,而且年龄越小,体温可能会越高,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控制体温的能力较差,这时采用积极的退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孩子出生之前体内的免疫力或抵抗力几乎为0,出生后通过多次的预防接种和生病才促使其逐渐成熟,所以家长不要太恐惧孩子患感冒等常见疾病,它们在给孩子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带来好处,不要相信市面上销售的增加免疫力的药,免疫力是靠自身逐渐成熟的。

Q17:妹妹3岁了,前不久发了一次烧,烧惊,有人给我说有点缺钙的孩子在发烧时容易烧惊,这方面有影响吗?崔玉涛:缺钙的孩子出现的易惊与发烧是无关的,因为低钙本身可以出现低钙惊厥,现在的生活状况,很难见到真正的低钙惊厥。所以家长大可不必把发烧与低钙混为一起,过于担忧。

崔玉涛医生温馨提示:夏季发烧,物理降温为主。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是由于体内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一种现象。所以退热是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为出发点。退热药是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状况,减少产热,只做到退热的前提。真正退热的效果需要通过物理降温,增加体内散热来实现。

人体散热途径,也就是退热途径有四条:1.经皮肤蒸发水分散热是最主要途径,占90%以上。所以发热时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应该少穿盖衣物。2.经呼吸散热。发热时呼吸会增快加深。3.经排尿过程散热。多喝水多排尿。4.经排便过程。

所以,遇到孩子发热要从这四方面帮助孩子进行物理退热。如何做到发热时有效的物理降温呢?首先尽可能保证婴儿液体摄入。退热过程主要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实现。若体内水分不足,退热效果受限。再有,在适当提高室温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穿盖衣物利于皮肤散热。还有,洗温水澡、温热毛巾湿敷也是很好的物理降温方法。冰袋或冰贴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物理降温有两大形式:冷降温和温降温通过冰贴或冰袋,导致局部皮肤降温为冷降温,不过退热效果有限。虽可感到皮肤变凉,但体内温度未必降低。变凉的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会妨碍体内热量散出。温降温是在提高环境温度前提下,用温热毛巾敷身体、洗温水澡等致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体内热量散出。

正确看待物理降温,维持体温需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发热是产热增加和/或散热减少的结果。要退热,增加散热很重要。经皮肤是主要散热途径,增加皮肤血流就可增加散热。在多饮水前提下,适当提高室温减少穿盖衣物、温水浴都是很好的方法;而冰袋、酒精擦浴只带走局部皮肤热量,退热效果有限。

退热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不足。婴幼儿生病时多不喜喝水或奶,家长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喂养,以增加体内水分,利于退热,否则服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有,排尿和排便过程都可利于降温。总之,退热的捷径不是从药物(退热药、抗生素等)出发,而是增加体内水分和采用适宜的物理降温。

妈妈们都学会了吗?宝宝发烧可不要惊慌哟~!

—————————————→一起守护宝宝出生和断奶两个营养关键期出生期,妈妈的初乳提供给宝宝最佳营养和免疫保护断奶期,澳优能力多和您一起给宝宝可信赖的营养

澳优品牌官方商城,您的贴身小帮手!

欢迎分享我们至您的朋友圈!

让我们能够帮助更多的妈妈!

澳优天使妈妈op

赞赏

长按







































偏方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2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