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广东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高发期!
根据省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省的手足口疫情在近期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数比去年同期增多,发病高峰更比往年提前来到。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病毒滋生速度加快,顺德第一人民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自5月初开始,每天门诊平均接诊手足口病患儿多例,比4月份的日均量增加了数倍,且手足口病住院患儿者也不断增加。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5月至7月是高发季节。进入5月后,手足口病患者逐渐增加,若孩子出现发热,口腔出现溃疡、疱疹,手、足、肛周出现皮疹,家长应警惕孩子是否感染了手足口病毒,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由于小儿病情发展变化快,又不能表述自己的病情,6个月到5岁的患儿高热期还可发生惊厥。(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风”,俗名“抽风”。)
为保证手足口病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医院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措施,加强防治:
1、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开设了24小时门诊应诊,全天候接诊患儿;
2、感染性疾病科腾出病房,设立手足口病病区,专供手足口患儿使用,并安排专人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房间,桌子、地板均用消毒水刷洗,以保证消毒隔离工作;
3、为积极预防手足口病,医院印刷了手足口病预防资料,加强健康宣教,欢迎广大市民来免费取阅。
4、针对手足口高发季节的到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在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专项护理培训,规范对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
手足口病七大防治健康常识1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由于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所以既往发生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仍然有可能会再次出现手足口病,甚至一年内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易感染人群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在幼儿园就读的儿童或卫生习惯不佳的儿童。
3手足口病潜伏期和病程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多数患儿为轻症患者,多于一周内自行痊愈,而出现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的患者病程较长,往往需住院治疗。
4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手足口病可表现为发热(腋温超过37.5℃即为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臀膝皮疹。口腔黏膜多为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或溃疡,皮疹多为疱疹或斑丘疹,其特点为壁厚,内有泡液,但不容易破溃,手足较多,可逐渐消退,很少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着,部分患儿可伴有瘙痒。
需要警惕的是重症手足口病,其通常表现为反复高热、呕吐、头痛、肢体抖动、步态不稳、睡眠中频繁惊跳、精神差、嗜睡等,一旦患儿有上述表现,家长应医院就诊。
5手足口病如何传播与绝大多数传染病类似,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饮食传播: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宝宝感染。
(2)飞沫传播: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小宝宝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3)接触传播: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小宝宝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宝宝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比如说幼儿园、培训班等等,老师和家长要格外注意。
6手足口病如何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轻症患者多于1周内自行痊愈,其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可考虑给予:
(1)抗病毒药物和(或)中成药;
(2)皮疹部位外涂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
(3)口腔溃疡可用喷雾剂喷于局部溃疡处(如金喉健或开喉剑等小儿喷雾剂),每日可以多次;
(4)若无明显细菌感染表现的患者不建议给予抗生素治疗。
(5)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
7手足口病如何预防(1)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
(3)、饭前便后勤洗手;
(4)、玩具、餐具等物品勤清洗和消毒;
(5)、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手足口病小儿发烧的六大关键问题1发烧一定要用抗生素吗?许多家长入院后直接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其实临床上90%的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为自限性疾病,因此不主张应用抗生素。除非明确合并有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细菌性感染时才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2发烧一定要打针或输液吗?打针虽然见效快,但也有副作用。目前儿童退烧针剂主要为吡唑酮类,如安乃近、安痛定等。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容易引起虚脱、臀部肌肉损伤、感染甚至臀部肌肉萎缩或麻痹等并发症,因此宜慎用上述针剂,可选用专为儿童设计、安全速效的儿童口服剂。
3发烧后是否需立刻退烧?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烧就要求医生立即退烧,其实中低度发烧本身并没有什么危险。发烧一般不会损伤大脑,也不会导致死亡,研究表明只有体温超过41.3℃时大脑才会受到损伤,而在37.5℃-38.5℃时机体免疫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这种情况下退烧可能会延长病程,但患儿出现高热惊厥、身体极度衰弱或有严重肺心病时则需退烧。
4如何选择退烧办法?退烧方法包括常规护理(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环境凉爽、脱去过多衣服)、物理降温(温水浴、冰袋降温、酒精擦浴)和药物退烧。
中低度发热往往不需药物退烧,只需常规护理及物理降温即可。高热伴寒战者或伴出汗者不宜酒精擦浴,擦浴时禁擦前脸、腹部、足底、心前区、枕后、耳廓、阴囊,此外酒精擦浴对幼儿副作用较大,因此温水擦浴法(每天可以多次,每次20-30分钟不等,浴盆泡澡效果更佳)才是婴幼儿物理降温的最好办法。高烧时可给予药物退烧。
5如何选择退烧药?临床上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有四大类: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及其他抗炎有机酸类(如消炎痛、布洛芬)。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和瑞夷综合征,因此禁用于哮喘、过敏体质及病毒感染患者。
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见过敏反应、药物热、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间质性肾炎、肝损害、溶血性贫血。
氨基比林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水钠潴留、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甲状腺肿大及黏液性水肿。
消炎痛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抑制造血系统,故禁用于儿童。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最安全、有效的是以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原料制成的药片或口服液。
幼儿期和青春期的孩子慎用阿司匹林退烧,以免留下后遗症。小儿有发热时,建议家里常备小儿退热贴、冰袋和一些常规的退热药物(比如美林)以备关键时急用。
6发烧时如何饮食?正常情况下体温升高1度,则人体代谢增加13%,因此儿童发烧时,其营养消耗增加。与此同时,胃肠道功能减弱,胃肠蠕动变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可引起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而影响吸收,因此调节饮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儿童体液比例较高,且机体脏器调节功能较差,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因为发烧时机体通过发汗散热,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因此小儿饮食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维生素,其次可给予适当的热量和蛋白质。
急性期主张给予流质饮食,如牛奶(可酌情加水或米汤稀释)、米汤、绿豆汤、鲜果汁,恢复期可给予半流质饮食,如肉粥、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量进食,忌海鲜、油腻、冷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发烧并不可怕,它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不需对发烧过分恐慌。
精彩文章推荐(注:点击文章标题即可跳转查看)
★《家长快看!生第二个孩子之前,请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教你识药!急救“神药”安宫牛黄丸,错吃就是毒!这4大误区不得不看!》★《天气多变,流感高峰杀到!
顺德家长,这几款汤水可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菠菜补铁?红枣补血?原来这些年我们都错了!缺铁性贫血这样补才对!》
★《顺德街坊注意:孩子误服,重则要命!这些急救方法快get!》
★《宝宝患上急性喉炎,须送院急诊!否则可能危及生命!日常护理要这样做》
★《除了酒精、咖啡因,还有这些对乳腺有害!你中招了吗?》
★《孕妇大出血,前置胎盘,切除子宫才保住性命!关于剖腹产,你要知道这些!》
★《能不能生二孩?医院”二孩门诊“告诉你!(附孕期主打营养素)》
★《4月起,顺德人医各门诊出诊时间已变!最新安排在这》
★《颈椎按摩不当,竟致小脑梗塞、颅内出血!》
★《你被颈椎病困扰了吗?让医院骨科专家来教你练保健操吧!》
★《春节孩子老滞食怎么办?无需消化片,这几种食物能增加胃动力!》
北京中科忽悠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