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该怎么办

发烧,似乎是儿推和育儿当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它总能让一部分人惊慌失措,

而另有一部分人又主张淡然处之。

面对孩子发烧,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小儿发烧是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中医如是说:

发烧,是正邪相争的一个战场,所有的临床化验出来的细菌、病毒等等中医统称为“病邪”,而人体内部正气抵抗时,就会发热。

正气越足,抗邪能力越强、越积极,烧的越高,通常战斗就会结束的越早。

西医如是说:

发烧,是体内免疫反应过程,有利于增加免疫系统中吞噬细胞的活性,是治疗疾病的火焰。

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御系统,抑制病菌的复制和繁殖(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

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烧,会使体内的病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并且它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本身,引起发烧的原因,才是我们要去探究和处理的对象,而不是单纯的降温。

有时候退烧往往会延长病程,又或者将病邪转到人体其他的位置,比如拉稀。

当孩子发烧时,我们要如何做呢?

注意年龄/月龄

3个月以下患儿

体温调节中枢及各项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如果体温超过38℃,建议及时就医,排除特殊情况后,可参考以下所述。

3个月以上患儿

参考下述思路。

处理措施

1.精神状态很重要

1.1即使发烧的温暖度并不是过高,如果出现精神萎靡、异常烦躁或合并其他急性症状(比如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喘憋,四肢冰冷,甚至腰背和双腿开始抽筋等)等状况时,应及时就医,按医嘱适当给予退烧药;

1.2通常情况下孩子如果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能睡,我们可以不必过于紧张。此时不推荐过早使用退烧药。

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摄入足够的水分,应该同时进行。

2.合理选择小儿推拿及护理注意事项

排除一些危重症状或儿推的禁忌症之后,我们可以合理的选择小儿推拿和居家护理的方式。

除去一些危重病例及特殊情况,小儿发烧的原因多为外感六淫或食伤,再有情志因素及变蒸发烧等。

中医儿科四诊合参、八纲辩证,明确孩子发烧的原因,比如到底是外感发烧,还是内伤发热;到底是积食发烧、受惊发烧,还是外感风寒暑湿燥火?抑或西医所说的病毒、细菌……

合理的小儿推拿,治标顾本,再配合日常及饮食注意事项,一般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1、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经常到户外活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2、家里要注意空气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多喝水,保持大小便通畅;   

4、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退烧药的使用建议

退烧药的作用是让患儿感到舒适一些,并不能治疗疾病本身。

发烧的温度不是退烧药使用的唯一标准。精神状态和是否有合并其他症状,也应该是重要参考。

我们的原则是尽量采用物理降温,少用退热药物。

但有时候合理的使用一些退烧药也是有必要的。

退烧药的选择

(1)3个月以下的婴儿,还是应该及时就诊;如无特殊情况,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少用退热药物。

(2)大于3个月的孩子,对乙酰氨基酚是相对更安全的退热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首选药品),其次是布洛芬(建议6个月以上患儿)。

(3)不建议使用安乃近(安定)和尼美舒利,它或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4)不推荐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家长不要私自给宝宝口服此类药物。

(5)反对(注意用词是反对)儿童使用地塞米松等激素作为退烧药。(一些基层医生为追求效果常采用的办法,这是一种不规范的用药方式,激素主要用于严重细菌感染或炎症的应急处理办法,使用激素给儿童退烧,容易掩盖病情)

赞赏

长按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