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积发烧怎么办建议保存

孩子食积发烧,怎么推拿效果好?

小儿食积,在中医领域被认为是小儿的“百病之源”。很多孩子总是小病不断、身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因,都是食积引起的。据统计,86%的6个月~6岁的孩子都有过食积症状。

信号1:食欲不振

如果宝宝胃口一直很好或突然胃口明显下降,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排除其他病理原因外,很可能是由食积引起。

信号2:腹部不适

孩子经常会说肚子疼、肚子不舒服,而这种不舒服会在排泄后有所好转。

信号3:口臭

食积比较严重的宝宝舌苔比较厚且白,可以明显闻到宝宝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信号4:脸色不佳

孩子食积日久不愈表现在面部会是两腮发红、面色发黄,这些宝宝常伴有全身消瘦、精神萎靡、头发稀疏枯黄等症状。

信号5:睡眠不好

孩子在睡眠中身子会不停翻动,有时会磨牙;较小的宝宝睡觉时会哭闹,睡得不安稳。

信号6:手足发热

孩子的手心和脚心温度一般会比身体的温度高一些。

信号7:大便不正常

孩子的大便容易干燥或者腹泻,气味很臭,且易粘腻不爽。有的孩子肚子还会咕咕作响,感觉有气在肚子里蹿,会不断地放屁。

信号8:免疫力低,反复感冒、咳嗽

长期食积可能引起孩子免疫力下降,总是无端感冒、咳嗽,一旦生病就很容易引起咽喉不适,甚至引发肺炎。

这里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食积并非是全是实火实症。一般家长都会认为孩子食积了,那一定是有胃火了,上火了,其实不单纯是这个样子。

因积致虚:如果孩子食积反复的话,会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了,又会出现反复的食积,这种情况就叫做因积致虚。

因虚致积:当然还有一些孩子,他先天的脾胃功能薄弱,吃一点就会出现食积,这种情况就叫做因虚致积,这两种情况会相互影响。

所以针对食积的问题,家长们不要仅仅单纯地依靠一些消食健胃的中药来解决这个问题,平时的合理的、科学的饮食习惯更为重要。

给宝妈们推荐的穴位是清天河水、清大肠、清胃经、揉板门、补脾、

掐四缝、揉腹。对于积食的治法很明确,就是清热、消积、健脾、清

胃肠。

清天河水是退热;

清大肠、清胃,是为了使消化系统通畅;

揉板门、补脾是为了健脾;

掐四缝是为了消食积;

揉腹是为了使整个腹部通畅。

很多孩子做完推拿后,很快就会放屁、拉臭臭,烧也退了。就像是“釜

底抽薪”,把下面的柴抽掉了,上面的锅自然就凉啦!

清天河

顺着从腕横纹到肘横纹的那条直线推就是清天河水。清天河水为什么

可以推烧呢?因为这条线正好是心包经的位置,逆推心包经,可泻

肝经之火。肝火泻了,烧就退了。次即可。

清胃经

食积发烧,当然要清胃经。胃经穴很好找,大拇指外侧那条线

就是。

清大肠

大肠经也很好找,食指靠近大拇指一侧就是。向心为补,离心

为清,所以清胃经和清大肠都向指尖推,各次就可以了。

揉板门

这个穴位也可以调脾胃,但是同时还可以治疗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等,次即可。

补脾

食积的孩子多脾虚,所以要补补脾,次即可。

掐四缝

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四缝穴,孩子的脾胃功能运化失调的时

候经常用到它。小儿推拿师也非常喜欢这个穴位,他们一般是刺四

缝,一出血就好,效果立竿见影。家长们可以给孩子掐一掐,10次即

可。

四缝穴和四横纹的位置区别

很多人容易把小儿推拿中的四横纹和四缝穴的位置搞混了,甚至很多资料上也把两者合二为一,但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具体位置请看下图:

顺揉腹

最后再顺时针揉揉孩子的肚子,次就可以了。

另外,小孩子的经络比较通畅,没有什么瘀堵,不像成人。中医讲,

治病以通为用,所以,如果家长对推拿不是特别了解,或者手法比较

生疏,那可以选择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摩腹,顺时针给孩子揉腹2

—3分钟即可,只要胃肠道通畅了,孩子尿尿拉拉,内热消了,烧就退

了。这样非常管用。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食积、腹胀、厌食等。

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虚寒泻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7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