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什么高烧39摄氏度,甚至40度,有传言说烧到40度脑子都烧傻了。不论怎么样,我们首先要知道多少度才算发烧,最普遍的是37.5度以上,但这指口温,父母判断你是否发烧经常是摸额头或者是摸耳根,其实是因为耳温也是37.5度以上算发烧。另外还有腋温37度以上,背温36.8度以上,肛温38度以上。
发烧的治疗方法有物理退烧,和药物降烧,今天我们着重讲的就是物理降烧。物理降烧也可以理解为降温,最常见的就是用毛巾敷了,那应该用热毛巾还是冷毛巾敷头呢?
可能有些小伙伴不能理解为什么会用到热毛巾。下面会一一讲解。
其实就一点——对症下药。达到不同范围的体温应该用不同的降温方式。发烧分为低烧和高烧,38度以下是低烧,38度以上是高烧。体温也不是一成不变一直高温的,变化就有过程,就有上升期,稳定期,下降期。
热敷——体温上升期
1.首先是判断体温是否处在上升期,每隔十五分钟左右量一次体温,体温若依次上升,那就是处于体温上升期。
2.发烧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抵抗措施,体温之所以升高,是因为身体里的白细胞正在和病原体在做激烈的斗争,斗争越激烈体温越高,就像炮火碰撞一样。体表这个时候需要热量,再冷敷争夺热烈,就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3.除了敷头还可以用热毛巾擦拭体表血管分部多的地方,促进血液流通,体表降温,像脖子肚脐腋下等地方,切记不要用力过度,只是轻轻擦拭,可不是搓灰。
冷敷——体温稳定或下降期间
1.体温一直保持在一个高温,说明发烧中枢介质结束或暂一告落,这时就不再需要热量,而是更大的温差吸热降温,当然也不能太低,会造成冻伤或刺激过度的伤害。
2.同理,这时可以用冰袋或者冰毛巾擦拭体表血管分布多的脖子腿根肚脐腋下等部位,这样可以帮助降温,并从物理上防止再次升温,对付发烧,基本上温度降下来就没有大碍了,但发烧往往伴随着感冒等症状,并不是体温降下来就万事大吉了。
3.体温下降期身体会大量出汗,就是体表汗液降温,这生物上都有学到,切记不可用什么捂被子的方法闷出汗,这时需要的是降温,重点在降温而不是出汗,出汗只是降温的一个方式,但汗液也分为冷汗和热汗,切勿采取过激的方式。就像我们剧烈运动完身体热量大,要喝冰水一样,这是应该尽量裸露肌肤,多擦拭体表。
在物理降温的同时,切记要注重药物的使用!
可能有些父母认为物理和药物同时使用有加倍加速效果,这可就大错特错了,是要三分毒,抗生素类的药品降温是快,但盲目用药会扰乱人体内部程序,就像电脑中了病毒被电脑店换了部件或加了部件一样。能物理降温直接降下来最好不过,若体温无法控制就立马就医。
总而言之,孩子的身体是十分敏感并且脆弱的,不论是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降温都要注意方式力度。并且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发烧就不会有风险,为了避免发烧要提高孩子的体质免疫力,多带他锻炼运动,同时家中也要注意通风,若有病原体,一定要注意和孩子保持距离,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放:
1.7旬老人被送养老院,含泪告诉身边人,生男生女真的不同
2.北大教授:这种“教育骗局”已毁了许多孩子,但仍有父母盲目追捧
3.孩子冬天洗澡,一定得“挑时间”,儿科医生:这3个时间最伤免疫力
4.睡前抚摸宝宝3个部位,容易入睡还睡得安稳,很多妈妈却从来不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