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有哪些症状如何辩证

春节本是一家人团圆、放松的日子,但每年春节之后,宝宝得感冒、发烧、腹泻甚至肺炎的现象却不少。追根溯源,多是由于宝宝春节期间饮食不当引发“积食”所致。

春节期间,大人和宝宝都兴奋。而中国人过年以吃为主,孩子吃的零食、肉类食物、饮料都多了,无形中加重了肠胃负担,导致积食发生,致使免疫力下降;再加上节日生活不规律、睡眠缺乏,外出机会增多、室内通风不好等因素,积食宝宝一旦外感风寒,比平常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关于小儿积食,已然成为天下妈妈群里最热议的一个话题,每天都有无数妈妈孜孜不倦地探索以下问题:孩子积食了怎么办?孩子又积食了怎么办?孩子老积食怎么办?孩子一直积食怎么办?……

01什么是“小儿积食”

小儿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儿科常见病,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脾胃,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不调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说白了,就是吃的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中医称之为积食,也叫食积。

02为什么小儿更容易积食

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病,但更多发生于儿童时期。若是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很多有积食的小朋友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往往个头矮。为什么宝宝更容易积食呢?

①脾胃不足。

小儿有三不足:肺、脾、肾三脏常虚。所以小儿脾常不足。中医认为胃主要的功能是受纳食物,脾主要的功能是运化食物。当吃了过多的食物以后,脾胃不堪重负,就会导致食物堆积,不能消化,从而引发脘腹胀满等病症。

②自制力差。

很多孩子都不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面对美味佳肴,让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难的,此时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来。

③长辈过度投食。

俗话说:“小儿若要四时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

03小儿积食的舌苔像是怎么样的?

舌苔黏厚,呈黄白色,口腔内有酸腐的味道。

04小儿积食有哪些表现?

①口中异味:有口臭,打嗝有酸腐味,严重的还会呕吐酸臭的食物残渣。

②大便异常:便秘,有臭鸡蛋味,排气臭,肚子胀。

③食欲退减:初期不想吃东西,时间一长就会饿,吃完又觉得胀肚,反反复复。

④睡眠不实:晚上睡觉翻来覆去,喜欢趴着睡,夜间磨牙或流口水,甚至哭闹。

05常用积食食疗法

①焦三仙汤(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清肺、消食(尤其是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取2-3克,冷水浸泡,煮开后2分钟左右即可,当茶饮饮用,根据宝宝的口味可以加少量的冰糖。

②山药粥:调补脾胃,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

做法:取干淮山药片适量,与大米或小黄米一起碾碎熬成粥。

③白萝卜粥:开胸顺气、健脾。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胀。

做法:白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与米同煮,煮至米烂汤稠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8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