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小儿发热?
小儿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引起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对患儿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影响患儿脑部发育。持续高热可能会导致机体耗能增加,消化功能减退,免疫功能减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威胁生命。
小儿发热的特异性?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备,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婴幼儿抵抗力弱,常会因感染而引起发热;
一部分孩子在接种疫苗后一段时间会发生低热现象,但一般不超过38.5℃,多喝水,会很快下降,如若大于38.5°C,且温度不易下降,可能合并有呼吸道感染等,建议及时来院就诊。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最常见原因的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由消化道感染,如肠炎、细菌性痢疾引起;传染性疾病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等也可以导致发烧。3个月~6岁的孩子由于高烧,体温39°C可出现热性惊厥。所以对孩子发热应引起重视,医院就诊。
发热的处理措施?体温38度左右,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为其服用退烧药的,自行退烧反而更能够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可以采用一些物理降温帮助退烧。具体方法如下:
1、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3、冰袋冷敷。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
4、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体温38.5°C以上,可以给予药物降温,常见的退烧药物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栓剂)等。
注意:1、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不得过度使用退烧药:不同时使用两种退烧药;同一种退烧药4小时内不宜重复使用(或按说明书)。
注意:药物退热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年龄过小的婴儿家长不宜自行使用,医院专科就诊。
重点提醒酒精擦身降温的方法比较危险,现在基本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因为用酒精擦身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家长掌握不好很容易令患儿休克。
如何做好家庭护理?1、保证休息:让宝宝处于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
2、补充水分:多给患儿喝水,以助散热,预防脱水;
3、合理饮食:清淡饮食、易消化、有营养;
4、注意通风:衣物要适当,避免穿衣过多、出汗及时更衣。
小儿发热常见误区?误区一:发热是一种小儿常见病
发烧仅仅是一种症状,而其自身并不是病。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婴幼儿发烧,轻的如感冒,重的则包括脑炎、脑膜炎等。
误区二:婴幼儿发烧,应立即退烧,烧的太久,会烧坏脑子,留下后遗症。
发烧本身对人的身体并没有危害,只有因脑炎等疾病导致脑组织受病毒侵害才可能影响智能。
误区三:发烧要捂汗
发烧要经过三个阶段:发冷、发热、发汗。只有在发冷的阶段才应该为宝宝添加衣物,在发热的阶段应该减除衣物才对,而在发汗的时候则可以穿一件比较宽松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如何增强免疫力?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既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受后天营养、体格锻炼和预防接种的影响。
1、孩子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孩子生长初期所需要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这是任何食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都无法比拟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可以到2岁。
2、按时添加辅食,膳食搭配均衡合理,做到食物多样化,引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保证孩子对营养的需求。
3、平时注意居室通风换气,注意孩子与大人的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少带孩子去公共场合,尽量减少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4、保证孩子生活规律,多晒太阳,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进行体格锻炼。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
眉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祝愿所有的宝宝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长按识别或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