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疗宝宝发烧的5大谣言,不光是妈妈们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免费订阅本刊

  最近天气变化较大,宝宝就容易发烧,如果妈妈们在处理宝宝发烧存在误区的话,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治疗宝宝发烧的5大谣言谣言1:发热不能受寒

  有些妈妈爸爸,认为宝宝发烧不能受寒,否则会再次着凉高烧不退。于是,宝宝发烧了,就算再热的天气也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风扇。但是对宝宝而言,发烧的时候全身都热烘烘的,还不能吹空调凉风扇,会感觉真的很难受。

真相

  医生说,宝宝发烧时,不必过于担心宝宝着凉,而更应该适当的对宝宝采取一些降温的措施。例如泡温水澡,就是最简单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果洗澡不方便的话,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擦擦身,重点擦头部、脖子、腋窝、大腿根部等体温高的地方,这样,水分蒸发的时候可以带走宝宝的一些热量,体温自然就容易下降了。

谣言2:发热捂汗退烧快

  发烧的宝宝,一般会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盖上大棉被。很多家长认为,给宝宝穿厚点、盖厚点可以捂汗,一出汗就退烧了。可是,是否想宝宝发烧的时候,全身像是着火一样,热气腾腾的,再穿上棉衣、盖上棉被,整个人都会有些喘不过气来。

真相

  宝宝发烧吃退烧药后容易出汗,一出汗烧就退了。于是,家长就会认为只要让宝宝穿厚点,捂出汗,就可以退烧。其实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宝宝发烧时穿厚衣服捂汗,只会越捂越热,不仅退烧难,还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适当穿少一点,衣服略微解开,利于散热。如果宝宝手脚冰凉,这是由于宝宝发烧时末梢循环变差,麻麻可以用温热水敷一敷宝宝的手脚,让肢端循环改善,手脚变暖,这样更容易散热退烧。

谣言3:一发烧就吃退烧药

  宝宝第一次发烧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很紧张,担心发烧会“烧坏脑子”,连体温都没有量,就马上给宝宝吃退烧药。其实有时候宝宝只是轻微发烧,远远还没达到服用退烧药的界限。药吃下去了,烧是退了,但是宝宝通常会整个人都无精打采,像虚脱一样。

真相

  一般38.5℃以下的发热不需要吃退烧药,尤其是对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更应该谨慎,采用泡澡、擦身、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更安全也更有效。这是因为宝宝体重轻,体表面积大,吃退烧药的剂量不容易掌握,还容易造成虚脱和胃肠道的损伤。

谣言4:吃药影响医生诊断

  也有些家长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时显得过于“淡定”。宝宝发烧超过38.5℃,但是有些妈妈因为担心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正确诊断病情,坚持不给宝宝吃药,即使排队候诊几个小时,也始终要让宝宝“挺着”。

真相

  宝宝吃退烧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生的诊断造成影响,这其实是没错的。但是宝宝持续高热,容易让宝宝产生强烈的不适,有害无益。所以该吃药时吃药,家长不要有过多顾虑。尤其是曾经有热性惊厥史的宝宝,更应该积极退烧,在体温超过38℃时就应该服用退烧药了。

谣言5:打退烧针退烧快

  有的宝宝发烧之后,吃药若没有很快的效果,家长就容易着急,或者会要求医生给宝宝打退烧针,好尽快退烧。可是有时候,宝宝如果体温还不算高,精神状态比较好,抽血检查白细胞也不高,医生一般就会拒绝家长的请求。

真相

  宝宝感冒发烧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病毒性的感冒本身有“自限性”,不打针不输液也会慢慢好起来,而打针输液也不见得会好得快一点。所以一般宝宝感冒发烧是不需要输液的。只有当宝宝长时间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差、进食困难、喂药困难时,才需要考虑输液。

宝宝发烧要及时就医?

  宝宝发烧,爸爸妈妈不必急着带宝宝去看医生,而应该学会观察宝宝的情况,并且多给宝宝量体温,掌握宝宝体温变化情况,针对性处理。若宝宝体温在39℃以下,精神状态尚可,而且没有其他明显的异常情况,可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给宝宝退烧。与其带着生病的宝宝来回奔波在路上,不如让宝宝多休息,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了下列症状,可能意味着宝宝病情严重,或有其他异常疾病,应该马上带宝宝就医:1、体温持续高于39℃;2、呼吸速度过快;3、喘气粗或呼吸困难;4、嗜睡;5、异常烦躁;6、拒绝或不愿饮水超过6小时。

  总结:处理宝宝发烧不能听信谣言,很多“传说中”的处理方法都是不科学的,甚至会加重病情,引起其他严重的症状。小雅提醒爸爸妈妈们,多学习宝宝日常护理和疾病防治的科学知识,才能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不走弯路哦!

赞赏

长按







































黄金周让您告别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