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在我们正常人的思维就是孩子发烧,首先就必须先退烧,退烧的首选就是吃药。但是其实不是我们想的那么严重,一般低烧不用急着让孩子吃药退烧,除非是高烧(高烧就该住院了)平时的低烧是不会对孩子造成身体的伤害,相反的是还会对孩子有好处,能提高孩子免疫力,有利于孩子的抗感染,抗病毒,然而我们想给孩子退烧是想让孩子舒服点,一般孩子只要能玩能吃没必要急着给孩子退烧。
儿科的医生给我这样的一个比喻,孩子发烧就像是火上烧的开水,水烧开你加一碗凉水进去,这时候水是不会沸腾了,可是火没有灭,等烧一会,水还是会沸腾的。退烧药就是这碗冷水,给孩子吃了后会退烧,可是只能维持4-6小时,过后还是会烧,所以说治标不治本。
1、想要孩子舒服起来
孩子一旦发烧,体内的新陈代谢就会加速,水分需求就会加大,孩子就会口干舌燥,这时候就要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份,如果宝宝不愿意喝,那么妈妈们就要使出所有的绝招,也要哄宝宝喝水,只有水份给够了,宝宝的身体才会觉得有舒适感。另外就是,宝宝发烧的时候就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本身身体就是热的,如果再给宝宝穿的衣服多,很影响身体的散热。
2、控制还体温
宝宝发烧时,要勤给孩子量体温,随时掌握孩子的体温,像宝宝的体温在38.5一下的时候是不需要喂药的,物理降温(下面会介绍物理降温)要是超过38.5就要注意了,有什么情况赶快就医。
降温小妙招
1、搓脚心和四肢
妈妈可以用稀释的酒精或姜片在宝宝的脚心手心来回的揉搓,按摩时别用太大的劲,免得弄疼宝宝,同时还是要给宝宝喝水,记住多喝水,妈咪的步骤是:先给宝宝搓脚心,再搓小腿,再搓小手心、胳膊、后背,最后将孩子两只小耳朵搓搓热,再搓搓百会穴。一会儿宝宝就出汗了,体温也就降下来了。
2、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指的是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oC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热唔囟门
一岁半的宝宝一般囟门都没有闭合,这个时候妈妈们可以用手捂住囟门,通过这样宝宝的身体可以快速的出汗,这时候记得给宝宝多喝点温开水,烧自然而然的就退下去。大点的孩子可以使用退烧冰贴来降温。
4、喝淡盐水
针对风热型感冒,或体内有内热,像宝宝出现手脚不冷、面色、眼睛发红、咽喉肿痛小便黄,大便干的情况,用喝盐开水的方法最合适了。大量喝盐开水能加速新陈代谢,迅速消内热。妈咪只要给宝宝大量喝水,宝宝多解几次小便,体温就会下降啦。
5、低温室法
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C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了让宝宝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所以需要少穿衣服。
有条件者,还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
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宝宝发烧应该如何判断:
发热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所以,上述两种妈妈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但是,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