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珮云大夫I宝宝积食怎么办最全知识在

宝妈们好,小张大夫又来和大家分享育儿知识啦。今天咱们来学习另外一种宝宝常见的病症:积食。

什么是积食呢?

积食,也称食积。是中医的一个病症,西医没有这个说法,它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在中焦所形成的肠胃疾患。其实说白了就是宝宝吃多了,不消化,食物滞留在肚子里,然后引发的各种问题。

宝宝积食在生活中很常见,需要宝妈们注意。积食最好早发现,早治疗,因为你早发现了,症状还很轻,还好治疗,一旦拖的时间长了,积滞加重了,发烧了、吐了就难治了,宝妈们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问题,发现孩子有食积的症状时候,给孩子吃点助消化的食物或者进行小儿推拿保健,宝宝通常很快就好了,不会越发的严重。

一、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积食?

1、掌握体温。每天宝宝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温度,通常是36度8,或者37度。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发烧了。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2、看大便,每天观察宝宝一天几次大便,是稀还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如果正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拉起肚子来,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条样的,忽然发绿,或者不成形了,或者有块状的都不正常。

3、看舌苔,每天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4、看鼻梁,看孩子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5、看下眼皮,如果下眼皮忽然肿胀,发青,那也是脾胃出问题了,食积了。

6、看食欲。正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7、看眼睛。哪两天眼睛没精神,象睁不开一样,有一小部分是单眼皮忽然变成双眼皮。

8、看睫毛。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翘,哪两天睫毛几根几根的粘在一起了,就是要食积了。

9、看睡眠,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这两天忽然夜里翻来翻去,一会一醒,那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

10、呕吐症状。吃点东西就吐,这已经严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肃降,现在不降反升。

11、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12、口气。孩子这两天忽然口气很重,那也是食积了。

13、腹涨。肚子没吃什么东西,肚子也很涨,那也是食积了。

14、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宝宝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宝妈们可以根据上述14种征兆判断,如果宝宝符合符合两三项,妈妈就要提高警惕啦。

二、积食会引起哪些病呢?

1、口臭、扁桃体发炎

食物积在胃里,时间长了拿不走,就变臭了,臭气往上走,经过食道,到达口腔,所以孩子食积的时候就会出现口臭!食积时间久了,胃火大,火往上冒,就可能导致扁桃体发炎、疱疹性咽颊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之间完成的,但是必需得有脾的运化。所以,中医说脾是什么?宰相!不具体负责事儿,但是权力大得很。

食积了,胃不工作了,那脾脏肯定也得闲着,时间长了那还能不脾虚吗?

2、腹泻

有些宝宝脾胃比较弱,有些宝宝吃了凉东西、不容易消化的东西。胃腐熟不了,小肠吸收不了,那就往下推吧,到大肠再排出体外,这就是拉肚子了。所以,宝宝腹泻的时候,没消化的食物都能看到。

3、腹痛、肠炎、大便带血

脾是运化水谷,食积了,大肠中无水,就没办法推动糟粕下行,这时候就便秘了。大小肠出问题了,有时候就会痉挛,这时候宝宝就会肚子疼。大便太干了,肠道出血,就会出现肠炎,有些宝宝甚至大便带血。

4、感冒、发烧、咳嗽

胃里的食物太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发酵,就像发酵池一样,宝宝就会生内热。热得时间长了,体温跟着就上去了,宝宝就会发烧。这时候稍一受凉,寒邪就进到身体里了,这时候就会感冒。抵抗力差脾是宰相,你想一下,一个国家的宰相都不干活儿了,那这个国家还不虚弱吗?时间长了,外敌就该入侵了,这时候宝宝的抵抗力差了,就会经常生病。

5、多痰、贫血、咳嗽。

“脾为气血行化之源”,食积了,脾虚了,气血生化的能力弱了,宝宝就会贫血。食积的时候,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变差,这时候水湿泛滥,痰湿就来了,宝宝就会多痰,就会咳嗽!肺炎积食为什么会导致肺炎?这也是一套多米诺骨牌:积食伤脾→脾虚生痰→痰贮于肺→痰阻肺道→郁久化热、伤肺。你看那些得肺炎的宝宝,大多身体都不是太好,这跟积食时间长有关。宝妈们现在明白了吗?宝宝生病,其实就是胃的事儿。

宝妈们不需要紧张,如果在有轻微症状时候,宝妈马上加以食疗、小儿推拿等手段,一般不会再发展,很快就好了。

三、宝宝积食的小儿推拿治疗方法

1、摩腹

从中医上讲,经过肚子的是脾经、肝经和肾经,通过摩腹可以达到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的作用,让身体里的“痰、水、湿、淤”的集聚自行散开。

具体操作:把四个手指并拢,放在他的肚子上。然后轻轻盘旋状揉动,顺时针36次,逆时针9次。顺揉为清,逆揉为补。连续揉上30分钟即可,对宝宝的肠胃非常好。如果揉的时候宝宝的肚子咕咕叫,说明出现了肠鸣音,或者宝宝在排气,宝妈们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

2、捏脊

先让宝宝趴在治疗床上,然后从大椎穴(正坐低头,脖子正中最高椎突处)开始,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将脊柱两旁皮肤捏起,两手不放松(即捏住皮肤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动,一直推到宝宝臀沟的长强穴。一般沿着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5天后可以开始下一个疗程。

注意:捏脊法适合5岁以下的宝宝,这个方法没有副作用,还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宝宝皮肤娇嫩,推捏前,要在局部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3、揉捏四指穴

四缝穴每只手只有4个,因它位于掌心朝上,从食、中、无名、小指指尖朝下数,第二个关节的横纹中央,故称“四缝”。揉搓这8个穴位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可用自己的大拇指指腹在上,食中指在下,沿着宝宝的小手指,一直揉捏到食指,每个穴位揉40次左右。

温馨提示:揉捏四缝穴配合捏脊,效果更好。

如果宝妈们如果觉得太难,可以找专业的小儿推拿医师来治疗。注意一定要是正规的、有执业证的专业医师哦!!!

三、宝宝积食的食疗治疗方法

除了小儿推拿以外,宝妈们可以通过食疗来辅助治疗。

1、熬山楂水

将新鲜山楂洗净,切成小块,用小火炖煮3~4个小时,煮出汤色后,把山楂过滤掉,在汤中加冰糖喂宝宝喝。

2、薏米山药粥

将薏米、山药、小米适量一起熬粥食用,能祛湿健脾、滋阴养液,尤其适用于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的宝宝。

3、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提示:白萝卜解毒生津、清肺化痰,平时加于肉汤或骨汤中也是很合适的。

四、宝宝积食的饮食注意事项

宝宝积食,需要注意少吃多餐,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刺激性食物,让肠胃可以休息。

多喝水,饭后运动,睡前宝妈们可以给宝宝揉揉小肚子,帮助促进消化。

吃的太快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后果。要让养成宝宝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营造好的饮食气氛,宝宝自然会吃的很开心的。

不要边吃边玩。宝宝慢慢的长大,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吸引大家都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宝宝很容易会被电视节目吸引,张口不吞咽、吃饭吃太快、边吃边玩同样这样对消化不好。

最后,宝妈们需要功夫下在平时,可以经常给宝宝做做小儿推拿,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小张大夫深知宝妈们的辛苦,祝愿所有宝宝有个好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张珮云执业医师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河南省推拿手法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理论考试全国第一名。

拜师于著名小儿推拿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华兰教授,学习和研究小儿推拿。并在规培期间跟师于儿科主任和推拿科主任学习。

擅长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感冒、发热、腹泻、便秘、夜啼、腺样体肥大、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及过敏性鼻炎等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善于小儿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9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