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宝妈问Lisa。宝宝上吐下泻,肚子胀,发烧。是怎么了?我们今天就聊聊“吃住了”,即“积食”。
对于积食,养过娃的各位可谓再熟悉不过了,这又简单却又貌似复杂的“吃住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邀请
河南省医院儿科医生魏医生
给大家讲讲积食那些事。
首先,什么是积食?
积食,专业术语是积滞,即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波或秘结酸臭为特征。纳尼?没看懂?好吧,来接地气的,即婴幼儿因后天脾胃尚未发育完善,或因不晓饥饱损伤脾胃,致使食物不能充分消化,秽物积聚肠胃,引起一系列厌食、腹痛、便秘、腹泻等不适症状,俗称积食。
看病因:
1、有伤乳、伤食史(三天内有明显吃多了的一顿或几顿)
2、近两周有疾病史,抗生素使用史等损伤脾胃的情况
3、宝宝本身属脾胃虚弱消瘦体质,或胃强脾弱虚胖体质
看症状(小主不同以往的表现):
1、突然胃口变小
2、没吃还像吃了,嗝声振作,凑近一闻,呀,这酸爽!
3、肚子胀鼓鼓,会表述的小主会深情的来一句:妈妈,肚肚疼,不会表述的小主会让你明白什么是宝宝的烦躁,抱我,亲我,溜我,都不中,本小主就是有点烦
4、臭臭,这重要的预报表自然也不太一样了,没了?干了?多了?稀了?都有可能
5、好不容易睡了,真的睡着了么?左翻右翻,咬牙切齿
怎么了这是?让为娘再仔细瞅瞅,小鼻根有点青?没磕到呀;小舌苔有点厚?明明就没吃啊;一摸,啊啊啊!!!!烧了烧了烧了,快快快,孩儿他爹,医院!!!大夫摸摸看看听听悠悠一句:查个大便吧,好嘛,咋吃的玉米粒拉出来了,报告一出来还有个脂肪滴啥的。什么啊这是?到此,诊桌对面又悠悠:前两天吃啥了,没少吃吧?$$$,给,拿药去吧,下次少吃点。OVER!
是的,偶尔小主医院,且只得到这样的回答,您的心情肯定是复杂的。啥嘛,我就知道是吃住了?这医生也就soso,转脸堆笑给小主:嘿嘿嘿,幸好没事,下次可不要怪为娘狠心夺食了,木啊木啊….
那积食此事到底是大是小?
的确,小孩童积食可谓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不加注意,频繁发生,可就不是justsoso这么简单了,积滞日久,迁延失治,进一步影响脾胃,则会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对,就是进一步的您所熟悉的,低体重,低身高,贫血,低免疫力,高敏体质等等等等比较棘手的问题了。所以注意日常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接下来就说说,预防:
首先,调节饮食,合理喂养,乳食定时定量,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炙煿、生冷瓜果、偏食零食及妄加滋补。“若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是非常实在好用的古训。
其次,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需求,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的增加辅食。
如果已经吃进肚子了,那宝妈就需要及时的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宝宝可能发生不适的几率。即调护:
1、伤食积滞患儿应该暂时控制饮食,积滞消除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注意病情变化,呕吐者,可暂停饮食,并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者,可煮白萝卜水代茶饮,并按揉腹部;便秘者,可给予火龙果等润肠水果或严重者给予开塞露外导。
3、对于脾胃功能不良的患儿,可日常常规给予足三里、脾经、胃经、板门、内八卦等穴位的推拿
获取更多知识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