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279303693792&wfr=spider&for=pc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3年前,一位韩国妈妈的4岁女儿生病了。喉咙水肿,发烧,一开始以为是普通感冒,可是一直不退烧,医院,确诊为白血病,一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从此,这位妈妈一直沉浸在悲痛和自责中。
在医院的时候,小女孩就在幻想着出院后,要吃蜜糕,还要吃好多东西,但是,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在爸妈心里,就成了永久的遗憾。
韩国MBC团队为了弥补母亲内心的缺憾,耗时8个月,利用VR技术,用小女孩生前照片重建面容,设计了这一场“久别重逢”,让妈妈和去世的女儿在虚幻世界中再次相见。并把这一过程记录了下来,名字叫《遇见你》,短短12分钟的纪录片,却让无数网友不禁落泪。
这段视频上传到了YouTube上,4天时间就获得了多万的播放量。
在妈妈戴上头盔的那一刻,就已经泣不成声,在VR体验中,不仅能看到女儿,还能听到女儿的声音。
小女孩在VR中奔向母亲:“妈妈,你想我吗?我每天都很想妈妈”,不仅是妈妈,连在场的工作人员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抹眼泪。我全程都是哭着看完的。
“娜妍过得好吗?妈妈也很想你,妈妈很想抱抱娜妍,哪怕一次也好。”
女儿和妈妈击掌,告诉妈妈这样可以飞去天国,告诉妈妈自己现在过得很开心,让妈妈参观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卧室,还有宠物。
妈妈为女儿补过了生日,桌上的蛋糕只插了4根蜡烛,如果女儿还活着,现在应该是7岁了,妈妈又补插了3根蜡烛。女儿给妈妈拍了照片,还一起唱了生日歌,还许了生日愿望。
“让爸爸不要抽烟了,哥哥和姐姐不要吵架,邵静不要生病,让妈妈不要再哭了。”
在一旁的爸爸和哥哥姐姐妹妹,也是纷纷掉眼泪。
在“天堂”的花园里,小女孩告诉妈妈:“我现在不会生病了,妈妈也不要哭了”,妈妈说:“妈妈不会哭了,不想你了,很爱你。”
最后,小女孩和妈妈告别,妈妈哄她睡觉,小女孩躺床上静静睡着,然后化身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妈妈的身边飞着直到消失。
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完真的很难过,泪目啊,觉得满足了妈妈的心愿。但是,也有的网友认为,看得见,又摸不着,会更放不下,对家人来说会造成二次伤害。
不过,孩子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再一次看到女儿真的很幸福,和女儿的互动也让我更坚强了一些。”
所以,大家怎么看这样的技术?如果人人可用,你会选选择使用吗?
失去至亲之人,难免陷入痛苦之中,在心理学上,认为这种情况人们一般会经历5个阶段。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全部经历5个阶段。
1.否认阶段:认为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人们遭遇突然丧失时的缓冲剂,防止被强烈的情绪淹没。
2.愤怒阶段:人们会对他人的死亡产生愤怒,然而又因为自己的指责感到内疚,进而更加愤怒,并将愤怒转化为攻击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
3.讨价还价阶段:试图争取时日,也可以称作「与死神的交涉」,例如在亲人去世之前祈祷“让他过完这个年/这个生日/这个冬天再走吧。”
4.沮丧阶段:放弃做任何挣扎,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对人的哀悼,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
5.接受阶段:最终承认这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坚强、乐观的生活,找到人生的意义。
其实,要走出悲伤和痛苦,需要一些时间和过程,转移注意力,不要总想着悲伤的事情,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这样会尽快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