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发烧,许多家长通常会首先考虑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然而,以下六种药物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某些感冒药
小儿氨酚黄那敏、氨咖黄敏等感冒药是复方制剂,其中含有退热与抗过敏成分。然而,使用时间不能超过5天,并且不能与其他退热或抗过敏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对肝脏造成损伤。
2、国外海淘药
有些家长认为国产药物的安全性较差,因此会代购国外药物。然而,一些国外感冒药物含有与乙酰氨基酚和扑尔敏类似的成分,过度使用同样会引发副作用。因此,建议家长在给孩子使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查看药物的成分,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私自乱用药。
3、止咳药物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孩子很容易反复咳嗽,但给孩子使用止咳药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咳嗽只是一个症状,而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盲目使用止咳药物反而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4、退热类药物
发热是孩子生病后常见的症状,高烧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医生推荐的儿童退烧药通常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这两种药物使用时需要间隔4-6小时,每天不超过4次。过量食用会对肝脏功能造成损伤,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脏坏死。
5、口服中成药
感冒药种类繁多,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使用中成药更安全。然而,是否使用中成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此外,许多中成药的成分相似,如果确实需要给孩子使用中成药,选择一种即可。
6、抗生素药物
孩子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有些抗生素药物不适合使用。常用的儿童抗生素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头孢和红霉素等。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感冒很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使用抗生素时应综合考虑,避免盲目使用,以免引发耐药性并损害孩子娇嫩的器官。因此,家长切勿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务必遵循医。
家长为了让孩子答应吃药,会给孩子喝果汁喂药。事实上,这样做不仅降低药效,还会引发其它副作用。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吃药时建议使用温白开,给孩子服用药物前要先看清说明书,要结合症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