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扁桃体经常发炎,需要考虑手术摘除吗

扁桃体发炎是临床常见问题,也有不少家长前来咨询扁桃体摘除手术的问题。孩子扁桃体经常发炎,应该考虑直接手术摘除吗?扁桃体是免疫器官,摘除以后会更容易得肺炎吗?(本文首发于“怡禾科普”)

扁桃体有什么作用?

扁桃体又称腭扁桃体,位于口咽部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环(图1)中最大的一个免疫组织团块。扁桃体与咽淋巴环其他组成部分,共同承担着抵御上呼吸道病毒或者细菌侵袭的责任。人在出生时扁桃体尚无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活跃,特别是3-5岁时,因接触外界病毒或者细菌的机会增多,扁桃体会显著增大,此时扁桃体肥大应视为正常生理现象。成年后,扁桃体的免疫活动趋于减退,体积逐渐缩小。图1来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

扁桃体为什么会发炎?

扁桃体是一对呈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扁桃体内侧游离面朝向咽腔,其粘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陷入形成6-20个深浅不一的盲管称为扁桃体隐窝(图2)。扁桃体隐窝的生理意义是让外界的病原体能更充分地跟扁桃体中淋巴细胞接触,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局部免疫反应,但扁桃体隐窝恰恰也为细菌或者病毒提供了繁殖的场所,易继发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图2来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

扁桃体发炎有什么危害?

通常我们所说的急性扁桃体炎,特指细菌性或者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偶尔一次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并没有什么危害,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后都能治愈,但是如果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就容易出现各种伴发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肾炎以及长期低热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个别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III型变态反应相关,也就是迟发型抗原-抗体反应。反复细菌性扁桃体炎发作,扁桃体隐窝容易被堵塞,引流不畅,其中的细菌或者炎性产物会破坏上皮组织,炎症容易向隐窝深部发展,穿透扁桃体包膜,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严重时可能会细菌入血引起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此外,反复炎症刺激会导致扁桃体进一步增生肥大,肥大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咽腔的狭窄,引起上呼吸道通气受阻,从而导致小朋友出现持续性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

什么情况下需要摘除扁桃体?

扁桃体发炎在临床较为常见,不少家长也很关心什么时候考虑手术摘除扁桃体。一般对于以下情况,医生会考虑手术摘除扁桃体:

反复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作,即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

扁桃体过度肥大,引起咽腔狭窄,从而导致小朋友长期张口呼吸、打鼾甚至憋气;妨碍吞咽或者引起言语含糊不清者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反复扁桃体炎症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肾炎以及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等。反复扁桃体炎症引起扁桃体周脓肿等局部并发症。其他情况:合并扁桃体良恶性肿瘤、扁桃体角化症保守治疗无效等。

摘除扁桃体会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吗?

家长最关心的是切除扁桃体会不会引起小朋友免疫力下降,或者会不会导致得肺炎的概率升高。对此大家可以放心,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切除扁桃体会导致孩子局部免疫力下降,或是得肺炎的概率升高。就像第一个问题所述,扁桃体只是咽淋巴环中重要的一个淋巴组织团块,扁桃体切除后咽部其他淋巴组织会代偿扁桃体功能,不会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只要是符合手术指征的扁桃体切除术都是能从中获益的。另外有一点要指出,临床上我们观察到,有部分小朋友切除扁桃体后咽部的一些淋巴滤泡会代偿性增生,其中部分小朋友会有比较明显咽炎的临床表现,比如咽部异物感等,但往往这些症状会慢慢消失。

如何预防扁桃体发炎?

1.由于扁桃体位于咽喉部,是消化道以及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是食物或者是飞沫带有致病菌,都有可能导致扁桃体感染,因此要督促小朋友饭前饭后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2.保持口腔以及咽喉部清洁,可以通过饭后漱口等方式。3.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注意休息。4.最后还有一点特别指出,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疫苗或者是细菌提取物,因此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如您有更多相关问题

可点击此处线上问诊医生

本文知识点:耳鼻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zb/5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