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越来越近,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小宝宝们来说,可是个大考验!
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暑热症、厌食症、皮肤病……这些都是夏季最易得的几种疾病!
So,在炎夏来临之际,爸爸妈妈们必须对以下这些疾病提高警觉。
01
感冒
危险级别:★★★
宝宝感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父母使用空调不当引起的,许多家庭的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差10摄氏度,让原本抵抗力较差的孩子患上感冒。
另外,夏季部分病毒活跃,6个月至3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疾病的侵袭。
防护支招:
空调温度不能过低,以温差5摄氏度内为宜。空调和电扇的风最好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宝宝一旦发烧,提高警惕,即医院就诊。
02
痱子
危险级别:★★★★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看皮肤科的宝宝也渐渐多了起来。痱子虽然是小病,却严重影响了宝宝的生活质量,如果痱子被抓破,还会感染细菌,严重时甚至还会并发急性肾炎。
防护支招:
勤洗澡非常重要。洗澡时可选择偏冷的水温,洗完后可以适当拍些痱子粉。居室环境要通风凉爽,减少出汗;衣着柔软宽松,尽量穿容易吸汗的棉布衣服;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些淡盐水。一旦生了热痱子,最好及时看医生,切忌用手抓挠。
03
厌食症
危险级别:★★★★
天气炎热,不要说小宝宝,大人也会觉得“美食当前难以下咽”。宝宝食欲差,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吃零食的情绪。很多宝宝把冷饮、饮料代替正餐。专家认为,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消耗热量多,食欲不好会影响生长。
防护支招:
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品。配上一些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豆制品和奶类,能增加更多的营养。
04
暑热症
危险级别:★★★★
一到夏天,很多新生儿会体温升高,又哭又闹,到医院一看,也不是感冒发烧。其实,这是比较常见的暑热症,患者以6个月到2岁大的宝宝居多,其实也不是大病,主要因为小宝宝自身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引起的,天气一凉,症状自然消失。
防护支招:
为宝宝补充液体,多喝一些开水。开了空调和电扇的房间可以减轻孩子的发热情况。不过,体温过高时,医院,要遵医嘱用退烧药。
05
肠炎
危险级别:★★★
夏季本来就是腹泻等疾病高发季节,各种病菌特别容易侵害宝宝的肠胃,症状一般以发热、腹痛、乏力、食欲低下等为主,严重的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让孩子出现脱水、酸中毒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防护支招:
宝宝的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和荤食,不宜吃得过饱。教育孩子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06
“热疖头”
危险级别:★★
疖子是宝宝夏季的多发病,大都出现在头面及颈部。一般疖子不会引起全身不适,但大疖子可引起发热,如果挤压热疖排脓,可能会引起细菌扩散招至败血病。
防护支招:
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在容易出汗的部位常拍点痱子粉,皮肤瘙痒时可擦点清凉油,千万不要抓破患处。
07
蚊虫叮咬
危险级别:★★★★
由于宝宝的皮肤细嫩,容易招蚊虫叮咬,这不仅会干扰宝宝的休息,还会传染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
防护支招:
在皮肤瘙痒时不要大力抓挠,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发炎的迹象,要及时在伤处涂抹一些抗菌药物,洗澡时避免伤口接触污水。选择防蚊用品,最理想就是蚊帐。
孩子反复生病的内在原因就是自身免疫力低下,既不能“抗病”,生病了又不能“自愈”,所以才会出现容易被传染,反复生病,病程长,恢复慢。中药调理可以帮助宝宝们提升自身的防御机制,让孩子的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保护作用,以后少生病!
本文来自综合整理,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
名医推荐
俞景茂
中医儿科
国家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三下午、周六全天
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常委、副会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负责研制的“遗尿停”胶囊年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课题“金匮要略研究”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太子健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太子健Ⅱ抗小儿哮喘复发的应用基础研究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代表作有《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儿科宗师钱仲阳》、《幼科折衷点校》、《实用中医儿科学》(副主编)、《中医儿科学》(副主编)、《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儿科分册》(主编)、《中医儿科临床实践》(主编)、《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主编)、《中医儿科临床研究》(主编)等。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年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名中医称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遗尿症、多动症、抽动症生长发育障碍及其他儿科常见病、疑难杂症。
余勤
中医儿科
主任中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日上午
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詹起荪教授。曾任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三十余年。曾赴日本留学和在日本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三八红旗手”等。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级、厅级科技成果奖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
主攻儿科常见病和疑难疾病,擅长中医治疗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以及体质虚弱儿的调理、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症、性早熟、抽动症、多动症、消化功能紊乱、厌食、腹痛、腹泻、口腔溃疡、遗尿、睡眠障碍、汗证、青春期痤疮等。
邝浩丹
中医儿科
中医师、医学硕士
周一下午
曾随国家级名中医王会仍教授学习,博士师从温成平教授,深入研究伤寒论,熟悉各经方家理法方药,擅长以经方治疗小儿疾病,深受广大患儿家长好评。
擅长治疗:发热、腹泻、疳积、夜啼、呕吐、消化不良、厌食、发育迟缓等疾病;对鼻渊、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有丰富经验。
张鹏
中医儿科、妇科、
骨伤科
中医师、针灸师、
医学硕士
周三下午
字溪谷,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祖籍鄂西。尊崇仲景古方脉,北京经方临床家余秋平先生入室弟子,先后跟随北中医辛随成教授、长桑君脉法传承人李树森先生、调衡针灸创始人张文勇老师学习。临床针药并用,形气同调,擅长从人体自身免疫力出发治愈疾病。
儿科病:小儿反复感冒、小儿发热、小儿咳、小儿反复扁桃体发炎肿大、小儿厌食;
妇科病: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产后形体纠正及调理;
骨科病:擅用针灸调整人体长短腿、高低肩、驼背、脊柱侧弯及骨盆倾斜等形态和功能异常。在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等痛症上疗效显著;
刘彪
中医儿科、内科、
妇科
主治中医师、
中医学博士
周六上午
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主讲《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等本科中药学课程。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微创学》编委。
儿科如:儿童发育、身高问题,挑食厌食、脾胃虚弱等。
内科如:脾胃病,各种胃炎、肠炎,胀气、烧心、胃痛、肠易激综合征等。心肺疾病,各类失眠、心悸、焦虑、情志不畅,高血压、心脏病、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肝胆疾病,各种胁痛、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胆囊息肉、肝囊肿等。
妇科常见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增生、结节,产后调理、备孕。
特色诊疗:失眠、脾胃病、月经病、儿童挑食、疲劳、亚健康状态调理。
刘晓谷
中医儿科、内科
主治中医师、副教授
中医学博士后
周一上午
先后师从国医大师蔡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小伟教授。擅长望诊、脉诊,从事中医药诊治儿科胃肠病、呼吸病工作至今。
小儿急慢性咳嗽、鼻炎、腺样体肥大、遗尿症、多动症、抽动症、生长发育障碍、湿疹、性早熟、脾胃病。兼治:各种痰证、虚证等儿科、内科、妇科疾病。
张国栋
中医儿科、妇科、
内科
中医师
周六下午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深研传统中医理论并能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认真践行中医诊疗方法,凭脉辨证、重视舌诊,见病知源、一人一方。
中医内、外、妇、儿各科病症,尤擅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感冒咳嗽,生长发育;心血管病,肝胆病,脾胃病,妇科病,不孕不育,男科阳痿早泄等诸般病症。
公交路线:42路、路、96路、K92路、B支3路、K路、/K路、K56路、49/K49路、K55路、K30路、K路、K路,62路浙医二院站下车。
火车:城站火车站下,换49路公交车。
地铁:1号线定安路站A出口,步行1.3公里;城站火车站A3出口,换49路公交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