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很容易发烧的,发烧之后你是选择用医院看诊呢?那么关于宝宝发烧用药问题你又了解了多少?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宝宝发烧那点事儿~
宝宝发烧的原因
细菌、病毒感染:因疾病所引发的小儿发烧现象,多半是因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医师指出,像是感冒、扁桃腺炎、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肠胃炎、脑膜炎等疾病,多会伴随发烧症状。
癌症、肿瘤、自体免疫性疾病:癌症、肿瘤或自体免疫性疾病,也会释放出一些细胞激素,使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原先设定,因此也会有不明的发烧症状出现。
泌尿道感染:除了上述小儿常见疾病会引起发烧,护理师指出,若新手爸妈为小宝宝的肛门清理不当,或是没勤换尿布,也容易造成小儿泌尿道感染,引发高烧。她说:“像是男宝宝的包皮较紧,女宝宝的尿道较短,尿道离肛门口又近,爸妈若未仔细清洁,就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
非疾病因素
专家指出,由于新生儿脑部下视丘功能发展还不完整;加上宝宝身体体积小,相对体表面积大;且汗腺不发达,散热机制较差,“一般幼儿的体温,多会比大人稍高个0.3~0.5℃。”而有哪些“非病理性因素”会引发小儿高烧,根据医师说法,可归纳出下列原因:
环境因素:举凡室内通风不良,或是爸比妈咪帮小宝宝穿太多衣服,盖太厚棉被等,都易让小宝贝因为身体体温无法外散,造成“假性发烧”现象。另外,宝宝刚吃完热食或牛奶,也会因血液循环快而有体温过高现象;而宝宝刚洗完澡后,因水会吸热,此时体温会稍微偏低。
剧烈运动:当小孩子在情绪激动、哭闹,或从事剧烈运动的当下及其后:也会出现暂时性体温升高现象。正常的孩子,多半在活动中止后的半小时至一小时内,体温即可回复正常。
脑部受伤或长瘤:脑部功能受损,有可能伤及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如此容易造成体温升降调控失衡,易使体温产生剧烈起伏。
特殊药物的副作用:如小儿接受预防针注射,也有可能会因为某些疫苗特性,引起发烧等副作用反应。
应该给宝宝喂退烧药吗?
使用退烧药物时,请记住,你的目标不应该是在一定的温度或数量,但你的孩子的舒适程度。发烧减少,如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孩子的发烧往往只减少了1度左右,可以是就足以让您的孩子睡得舒服。如果你觉得你不能让你的孩子有足够的药物剂量舒适,这大概是时间打电话给你的孩子的提供商。
如果您的孩子正在睡觉,等到她醒来给她的药。这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喝一杯透明的液体,比如水,以确保孩子保持充足的水分。
宝宝发烧应该如何用退烧药
退热药属于镇痛药,对人体白细胞有一定的伤害。有的孩子病毒感染后,本来白细胞就偏低,如果用了退烧药,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白细胞的下降。白细胞和人体抵抗力有关,太低不利于病毒的清除。所以,专家不建议给孩子常规使用退烧药。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6个月以下的宝宝,吃退烧药会造成出汗,如果出汗很多,水分丢失过多,会使孩子血液循环量不足,出现循环衰竭,非常危险。白细胞不足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循环不足也同样引起免疫力降低,对宝宝病愈很不利。
家有宝宝的伙伴们,记得学习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