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都希望宝宝每天开心、健康成长!
但对于小宝宝来说,抵抗力差,出现各种小毛病是难免的,比如“发热”就很常见,但可能导致宝宝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因而宝宝第一次发热的时间也就不确定,接下来就来详细说说“小宝宝发热的可能原因及出现时间”。
小宝宝第一次发热一般是什么时候?小宝宝第一次发热在6-1个月都有,因为每个宝宝的体质都不尽相同,有些也会在5个月左右就会发烧一次。
大部分会在7-10个月出现第一次发热,当然也会有个别例外的。
为什么小宝宝一般会在6个月以后出现第一次发热呢?
这是因为6个月以内的宝宝本身还有在妈妈子宫传给她的抵抗力,但是6个月以后从妈妈那里得来的抵抗力慢慢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就会开始容易生病了。
第一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发热。当我们怀疑孩子发烧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宝宝量体温。
一般有对耳温的测量,还有对腋温的测量。
如果是腋温测量要擦干腋窝的汗液,否则会影响数值。
还有使用水银温度计也要注意安全。
如果这两个地方任何一处测出的温度超过了37.3℃,就说明孩子发烧了。
37.4℃-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热度,39.1℃-40℃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第二步:判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病情的轻重主要是看孩子的难受程度,也就是当孩子发烧的时候,看看他的反应是什么。
如果他一声不出,对周围的东西失去了兴趣,又或者作息规律明显改变,表现得异常烦躁,医院就医,根据医嘱进行治疗。
如果他玩耍自如、吃喝正常、交流如前,就说明病情不是很严重,那就可以先在家观察,同时采取相应的退烧措施。
第三步:如果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38.5℃,就可以先在家进行物理退热。怎么物理退热呢?1.保证少量多次饮水,因为退热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实现。如果体内水分不足,退热效果会很差。
.在适当高温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穿衣服,或洗温水澡、温湿敷。最好不要用冰敷的办法,更不能用盖厚被子的办法。
毕竟是第一次当妈的,都是比较谨慎的,虽然说可以先在家观察孩子的情况,但是孩子真正发热了就有点慌了,等不了,医院看看放心点。
家长们要注意,这些情况都可能成为宝宝第一次发热的病因。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为“婴儿玫瑰疹”,是由于宝宝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入侵,引起的发热、皮肤上出现红色皮疹。
出现时间:
6-4个月的宝宝,1岁左右更常见。
发热特点:
①宝宝突然发热,体温多在39-40℃,发热3-5天后体温会下降,在4小时内降到正常体温,热退后出现皮疹;
②发热期间,宝宝精神状态一般比较好,食欲不太好,可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咳嗽,也有极少的宝宝会表现的烦躁、嗜睡,甚至不注意及时降温而发生惊厥。
护理注意:
①幼儿急疹的皮疹特点:红色、大小不等,先出现在面颈部、前胸、后背,出的多的宝宝在四肢也会出现,皮疹不痒,一般在-4天会自行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也不用处理;出疹子期间宝宝可能会比较烦躁、精神状态不好,甚至出现低热,等疹子明显后就正常了。
②当1岁左右宝宝发热时间,家长要注意区别,是感冒还是幼儿急疹,自己不能确定的要及时看医生,并且正确的降温;如果宝宝高热持续超过一天,也要去看医生。
③清淡饮食、多喝水、多休息,体温不超过38.5℃要做好物理降温,超过38.5℃要给宝宝吃退烧药,并且给宝宝多喝水,加速代谢,也有助降温,尽量让宝宝多休息。
二、宝宝出牙
宝宝到了4-6个月会开始萌牙,而发热也会作为出牙的一个表现在这个阶段出现。
出现时间:
宝宝4-4个月,大部分是6个月开始长第一颗牙,早的也有3个月开始出牙的,晚的也有1岁左右才出的,一般在岁左右长齐,每次宝宝长牙都可能出现发热的表现。
发热特点:
出牙期宝宝出现发热,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一般体温不会太高,不超过38.5℃。
护理注意:
①宝宝长牙的特点:除了发热,宝宝还可能出现流口水、喜欢咬东西、牙龈红肿、牙龈痒等表现,家长需要注意根据情况给宝宝做好护理。
口水增多:牙龈不适会刺激宝宝分泌更多口水,特别是在宝宝俯卧和坐着时,家长可以给宝宝戴个棉质柔软的口水巾,并且当宝宝流口水的时候要及时擦干净嘴角和下巴,避免口水长时间刺激皮肤,出现口水疹。
喜欢咬硬的物体:宝宝出牙期间,会由于牙龈发痒、内部压力增大,而喜欢啃咬较硬的物体来释放压力,也有的宝宝会吃奶时咬妈妈;可以给宝宝买个牙胶咬着玩,有助磨牙,也可以避免过多啃手。
②正确物理降温。如果发现宝宝在长牙期间有轻微发热,可以给宝宝物理降温,如洗温水澡、贴退热贴、降低室内温度等;但如果体温超过38.5℃,要吃退烧药或及时看医生。
③注意宝宝自身和宝宝用品的清洁卫生。勤给宝宝洗手,宝宝的衣服勤换洗,玩具勤消毒等,避免宝宝经常放进嘴巴里,吃的不干净。
④帮宝宝按摩牙龈缓解。如果发现宝宝牙龈红肿,或是已经有个小白点,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水给宝宝轻轻按摩牙龈,在冰箱冰镇一会儿再按摩效果更好。
三、宝宝积食发热
当宝宝吃的积食时也会“生内热”,这是由于给宝宝吃的过杂、吃了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引起的消化系统负担加重,产生大量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发热。
出现时间:
可能出现在任何月龄。
发热特点:
这种情况的发热,一般体温不会太高,而且是手脚干热,手脚心摸上去要比平时热,还不容易出汗,不过大多不要紧,注意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即可。
护理注意:
①宝宝积食特点:除了手脚发热外,还可以看宝宝的舌头,舌苔会增厚,颜色偏黄,看上去有些腻;另外,也会有食欲不好、腹胀、哭闹、情绪不好等表现。
②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近期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之后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偏食挑食(只吃肉不吃菜)、一次吃太多、总吃辛辣油腻的食物等。
③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果体温较高,或有其他不适比较严重,要及时去看医生,不要自己乱给宝宝吃药。
四、宝宝感冒、肺炎
在宝宝六个月之前,抵抗力完全来自于母乳,随着宝宝长大,自身的免疫系统开始发挥作用。但是年龄小的宝宝体质一般较弱,如果受到外界细菌或病毒入侵,很容易出现感冒,甚至肺炎。
出现时间:
多见于6个月后的宝宝,也有部分宝宝在6个月前出现感冒、肺炎。
发热特点:
当宝宝感冒、肺炎时,出现的发热大多体温较高,同时会出现其他明显的伴随表现,如鼻塞、流鼻涕、咳嗽等,和其他情况的发热比较好区分。
护理注意:
①宝宝感冒、肺炎的特点:大多体温较高,会持续一段时间,尤其肺炎,大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多是持续高热,同时还会有呼吸急促、剧烈咳嗽、心率加快、精神状态不好、烦躁不安等表现。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医院。
②治疗是关键,配合做好护理,如果宝宝是感冒或肺炎,一定要看医生治疗,尤其肺炎,不能大意,并且要做好日常护理,吃些清淡的食物、多喝水、穿衣合适等;如果用药,一定要听医生的医嘱。
五、宝宝打完疫苗后发热
“发热”也是打疫苗后的一个表现,这是由于宝宝自身免疫系统受到疫苗刺激导致的,是正常的情况。
出现时间:
每次打疫苗后都可能出现。
发热特点:
出现在打疫苗后,多是低热,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护理注意:
①每次宝宝打完疫苗后,医院观察30分钟,看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回家后的1-天内也要多观察宝宝反应,尤其是体温方面,如果有轻度的体温升高,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让宝宝退烧,多数可以很快缓解。
②如果宝宝打完疫苗后,出现持续发热不退,甚至是高热,就一定要带宝宝就医,排查情况。
③打完疫苗后,针眼处要保持至少3天的干燥,如果感染也会引起宝宝发热。
:
以上这5点都是可能导致宝宝发热的原因,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宝宝成长时期,而家长们平时照顾宝宝也要多注意观察,如果摸着宝宝有点热,要及时量量体温,并且做好排查,看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若是体温较高或持续好几天,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推荐阅读:
1、哪些疫苗易引起发热?如何区分是不是正常的?建议家长这样处理!
、疫情严峻,医院?这些防护误区你中招没
3、发热持续5天以上,眼红手足肿之谜,请警惕近期高发的川崎病!
4、小儿推拿治感冒,看看就会,必须人手一份!(宝妈收藏)
5、婴幼儿发烧,定义,原因,应对,儿科医师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发烧的处理
6、小猪佩奇发烧啦!!
7、湿疹、咳嗽、腹泻、发烧……3岁以前宝宝常见疾病护理这篇全有了8、宝宝发烧怎么办?看完这张图你就可以轻松搞定7、宝宝发热,家长应该知道的1条知识!
8、感冒、腹泻、便秘、溃疡,宝宝生病期间的辅食该怎么吃?妈妈必知
9、超全!湿疹、热疹、尿布疹、幼儿急疹、风疹、麻疹、猩红热...一篇讲明白!
10、湿疹、咳嗽、腹泻、发烧……3岁以前宝宝常见疾病护理这篇全有了
11、小儿一般感冒、重感冒、积食、厌食的推拿手法(附视频)
扩展阅读
0、辅食应该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段喂最合理?
1、辅食添加过晚、早期辅食过于单一,原来危害这么大
、婴儿辅食添加的最全指南,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3、坑娃辅食排行榜:骨汤补钙,红枣补血,米汤是宝?这17个营养常识必须知道!4、米粉怎么选?怎么冲?怎么吃?避开这些坑娃误区,吃出好营养
5、宝宝吃米粉的误区:贫血?不出牙?过敏?说话迟?
6、小儿辅食添加的最全指南,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7、4~4个月宝宝的98款辅食菜谱,值得每位妈妈收藏
8、50款宝宝营养粥食谱!快快来收藏!
9、检查宝宝的便便,就知道辅食添加的对不对!
10、最坑宝宝的5种辅食10个误区,你还在给娃吃吗?
11、图解4到18个月宝宝辅食添加特点
1、别再瞎喂了!一张图告诉你娃每天该吃啥、吃多少
13、各月份婴儿吃奶量是多少?
14、1-3岁宝宝饮食指南:宝宝每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15、从6个月到岁,宝宝饮食的8个技能点,每一步都很重要!
16、宝宝辅食过敏,是不是这种食物以后都不要吃了?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