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小儿肠旋转不良并肠扭转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男性患儿,11岁,反复间断腹痛9年余,腹痛伴呕吐加重半天入院。

超声所见

右下腹腔近脐周处探及范围约3.60×1.72cm的不均质包块样回声,内及周边探及血管样无回声,于包块处上下移动探头,可有明显旋转感,呈“漩涡”征。CDFI:可见动静脉血管环绕分布。

超声提示

右下腹包块,考虑小儿肠旋转不良

术中图片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肠旋转不良:是指胚胎时期中肠发育过程中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障碍,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附着不全,从而引起十二指肠梗阻和小肠扭转的先天性畸形。

临床表现:多数发病于新生儿期,典型症状为出生后有正常胎粪排出,但生后3~5天出现间歇性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患儿可伴有消瘦、脱水、体重下降。

婴儿和儿童期肠旋转不良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可表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这些病理改变包括系带压迫、小肠或盲肠扭转、十二指肠旁窝或结肠系膜疝等内疝。

并发肠扭转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和频繁呕吐。轻度扭转时可因改变体位而自动复位缓解,若无法复位而扭转加重,可导致肠管坏死,出现腹部膨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膜刺激征和休克等症状。

超声表现:

1.肠系膜及肠系膜上静脉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旋转形成一个螺旋包块,于包块处上下移动探头,可有明显的旋转感,即其典型特征“漩涡”征。

2.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左后方,当发生肠旋转不良时,二者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血管位置改变),当发生肠扭转时,可见肠系膜上静脉绕着肠系膜上动脉呈螺旋状旋转。

鉴别诊断

肠套叠:二者均可表现为同心圆型包块,但病变位置及CDFI表现不同。肠套叠多发生于右中下腹,CDFI:表现为肠壁间血流信号增多。肠旋转不良并肠扭转时包块多位于上腹部正中,CDFI:可见动静脉血管环绕分布。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08-15

2.超声医师网-12-16

3.中国超声医学-04-18超声医学

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ff/6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