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36.html行为实验室
-第篇好文-呼吁每个爸妈,把自己心智降到3岁以下,认真地当一次坏人、顾客、病人、小学生……为啥?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所长
作者
安歌
爸妈研究所作者
1邓超作为一枚“争宠型”老父亲,只要能刷得了存在感,讨得了娃欢心,向来是脸面形象皆可抛。
可毫无防备,邓超这次新的挑战可能比较“费腿”。
近日,孙俪更新了一条微博,小花妹妹迷上做老师了,在家教爸爸跳舞。邓超身为女儿奴,自然也学的格外用心,认真到连一个兰花指都不肯放过。
然鹅,随着老师教学难度提升,小花要求邓超劈叉。
邓超什么反应不得而知,反正孙俪娘娘掬一把泪外,发微博助威:为了爱女,我觉得你可以忍。
也许是邓超劈叉的画面太美不敢想,网友们一边笑到头掉,一边又生出一丝同情。
邓超可是为了成全小花妹妹的装扮欲,心甘情愿贡献脑袋的人,涂个粉色指甲也在所不惜。
只可惜,在娃这个戏精面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拿的啥剧本。毕竟,人家是总导演,咱们只能照着演。
2角色扮演
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
最近,抖音一个小视频走红,众多爹妈们都表示感同身受。
闺女每逢周末都要坐诊,所以妈妈只能被迫高烧40度,血压,以接受小医生度全方位检查。
只有一个配角怎么能检验医生的技术,所以…爸爸的伤势就更为惨烈了。
老母亲笑而不语,这些扮演好歹都还在家里,更可怕的是,孩子上学以后,他们又会瞄上老师。
每当女儿拿起口哨的那刻,我和她爹都会心中一慌,这意味着我们要随时随地,排成一队,边走边喊one、two、one…
身为爹妈的自觉,就是能get到娃的大戏,并且自动配合出演。
孩子为啥这么热衷于角色扮演?
其实这不只是孩子喜欢游戏这么简单,这是孩子社会性行为敏感期的表现。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
萌娃与医生“互相听诊”
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他们对成人世界充满了兴趣,会观察周围人的言行举止。
通过游戏,他们可以假装成各种不同的角色,用有趣和安全的方式,来学习不同情境中的社会行为,理解社会规则。
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一般都是家人,他们模仿妈妈照顾自己的玩偶,喂娃娃吃饭、睡觉等等。
游戏中,孩子需要观察和想象角色的表现,这对孩子的创造力、理解他人、社会交往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是戏精,保护好孩子的表演欲和模仿欲,是我们给予孩子最美的回应。
3角色扮演,可以这样做
角色扮演游戏是孩子专属的乐趣,简单的道具,他们就能在想象的世界里快乐很久。
身为父母,懂得欣赏和鼓励,才会激发孩子的表演欲,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自由的翅膀。
01创造扮演情境,激发孩子表演欲游戏是孩子走向真实世界的桥梁,当孩子热衷于扮演角色时,我们不妨满足他们,尽量创造“真实”情境。
记录片《他乡的童年》里,日本妈妈太和田在孩子两岁左右,特意为孩子打造了一个厨房。
迷你厨房虽然是玩具搭建,但是孩子可以充分体验模仿妈妈做饭的乐趣。
除了用玩具搭建情境,我们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比如相应的道具和配饰,激发孩子的游戏欲望。
黄磊的小女儿参加学校活动,想扮成书里的小飞象,多多看妈妈一筹莫展,立刻动手为妹妹做了一个小飞象。
妹妹戴上这个手工限量版小飞象,连表情都变得霸气了呢。
其实,孩子的扮演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道具,只要我们用心对待,孩子就会立刻入戏,乐此不疲。
02跟着孩子的剧本走游戏中,孩子都喜欢扮演拥有控制权的角色,这是他们在真实世界里无法满足的愿望。
所以,在假扮游戏中,我们可以把主导权还给孩子,让他们扮演更有力量、更高级的角色,比如英雄、公主等,让孩子主导剧情,创造新的现实。
绘本《杰克王与龙》里,夜幕降临时,小男孩杰克王开始了新冒险,废纸箱和旧床单搭成了城堡,他化身国王,拿着武器与恶龙战斗。
杰克王率领着小骑士,为了赶走巨龙勇敢作战,整个军队都振奋不已。
绘本最后,巨人们登场,这些“大家伙”原来是喊孩子回家的爸爸妈妈们!
孩子是天生的游戏大师,他们构架现实和想象的能力,是身为成人的我们想象不到的。
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和配合,孩子会带我们进入一个有趣的魔法世界。
03让游戏成为孩子的情绪出口许多时候,无法跟孩子言明的道理,让孩子亲身体验可能来的更有效。
比如,在扮演超市采购时,我们可以扮演孩子哭闹耍赖,让孩子扮演爸妈,体验被无理要求的感觉。
在表演中,孩子对规则意识和他人的理解,都会慢慢形成。
此外,孩子心中出现一些情绪时,扮演可以成为孩子的情绪出口。
有一次,霍思燕和嗯哼原本在讨论未来,可嗯哼忽然一直说“妹妹”。
霍思燕立刻明白嗯哼的意思,顺势演了起来,她假装怀孕了,抱着肚子直喊疼,还让嗯哼帮自己“接生”。
嗯哼原本很谨慎,看到“妹妹”是只猴子,才放下心来。他小心地抱着“妹妹”,连吃饭的时候,都搂在怀里。
嗯哼心里一直忌惮会有个“妹妹”,霍思燕演戏逗他一下,却又让他体验,自己该如何对待妹妹。
当孩子跳脱出“孩子”的角色,被赋予一个新角色时,他的举止才真实起来。
游戏是虚构的,体验却是真实的,孩子正是从假扮的游戏里,了解了真实的人生。
4请大胆让孩子们“制造麻烦”
孩子热衷于扮演游戏,除了爱好游戏的天性,更因为渴望融入真实的世界。
他们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却常常因为一句“宝贝,你还小”,而排除在外。
这种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发展需求,孩子在游戏扮演中获得了满足。
但是,再好玩的游戏,也比不上把孩子带入到真实的情境中,这也许才是孩子最渴望的事情。
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准备中来,让他们充当小小主人,负责今日招待客人。
也许会弄的乱糟糟,但这些真实的工作,会让孩子乐意迎接真正的挑战,也会让孩子获得远超游戏的自信和成就感。
真实的世界更有趣,配合孩子演戏以外,不妨也让孩子参与到我们的世界来。
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真实的互动合作,这都是孩子小小身体里的自我觉醒。
呵护孩子的童真,陪着他们一起演戏,让他们大胆制造“麻烦”,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End●
所长互动你和孩子最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是什么?
热文推荐
一张图告诉你生孩子“开十指”是怎么开的,没人能笑着看完....
本文为爸妈研究所原创,作者:安歌。育儿之路漫漫,左手理论右手实践,和娃斗智斗勇在线。
本期编辑:周海肖
*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