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普医诊所sinobra
小宝宝发烧了,不吃不喝,许多父母都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担心热度会烧坏宝宝的脑子,其实发烧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可怕。
孩子发烧只是一种症状,也是一个信号,表示身体出问题了,局部或全身正在发生”战争“。发热后不要急于退热,因为这是孩子身体发育过程中对免疫力的一种训练。低热对人体是一种保护,超过37℃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在巴西,医生要求只有体温超过37.8℃才可以服用降温药。体温低于38℃属于低热,体温在38℃~39℃之间属于中度发热,体温在39℃~41℃之间属于高热。孩子体温在38.5℃以上最好使用退热药物,因为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容易引发高热惊厥。
药物降温法
小孩发烧了,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在体温超过37.8℃时,可先用药物降温。通常使用扑热息痛(PARACETAMOL)这是比较安全的一种降温药物。也可以使用安乃近(DIPIRONA),这种药物的优点是退热快,但有部份人群会有过敏性反应,所以使用时要小心。在使用降温药时,剂量一般是一公斤体重一滴,每次最多不超过35滴,每6小时一次。即如果孩子体重15公斤,就要用15滴退烧药。
物理降温法
药物降温一般需要一段时间退热,在每次服药的间隔时段也有可能反复发热。在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最常的方式是洗温水浴。水温在32℃到34℃之间,每次洗浴时间不要过长。有家长喜欢在浴盆里加入酒精,其实这样容易刺激到孩子的皮肤。
另外一些家长认为“捂汗”可以退热,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相反应该在发烧时少穿厚重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动。退烧出汗后则要注意保暖。
孩子发烧时食欲不佳,应注意多补水份,不要强加喂食。多以流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稀粥、菜汤、果汁、鸡蛋羹等,少食多餐。
发烧是症状,不需惊慌,也不能忽视。孩子发烧很多情况是因为身体内有炎症或是细菌感染,也有是因为接种疫苗和长牙。在降温处理之后,需要尽快就医,检查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