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醋起作用吗 http://m.39.net/pf/a_7655858.html
最新消息:医院停诊
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广州医院(包括沿江路院区、沿江院区综合楼、海印院区的普通门诊、发热门诊、急诊、门诊医技检查、门诊治疗、健康体检等业务)暂停一天。广州医院芳村门诊、荔湾门诊全面停诊,广州医院暂停嘉禾院区全部门急诊业务(包括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不少家长担心:医院停诊,疫情期间孩子生病怎么办?
儿济妈妈为家长梳理了孩子常见病的应对方法。如果孩子遇到一些小毛病,在家也能够对应处理。建议家长选用中成药,效果好,相对安全无副作用。这段时间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对证干预,以下内容建议家长收藏!
●感冒
01
风寒感冒--打喷嚏、流清涕
当孩子出现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怕冷、头痛等症状,表示孩子是风寒感冒。
处理方法:
?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
?食疗方:生姜红糖水、葱白豆豉汤。
?小儿推拿:开天门~次、推坎宫~次、运太阳1~2分钟、揉耳后高骨1~2分钟、拿风池~次、推三关~次。
?外治法:用50克艾叶煮水泡脚;或用温水泡脚驱寒。
02
风热感冒--黄鼻涕、喉咙红肿
当孩子出现黄鼻涕、鼻塞、明显发烧、喉咙红肿、睡觉踢被子等症状,表示孩子是风热感冒。
处理方法:
?中成药:儿童型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
?食疗方:芦根竹蔗水、胡萝卜水、菊花饮。
?小儿推拿:开天门~次、推坎宫~次、运太阳~次、揉耳后高骨~次、清肺经~次、清天河水-次。
●咳嗽
01
寒咳--痰白
寒咳的孩子,有痰却比较难咳出来,偶尔咳出来的痰是白色的、还带有很多唾沫,可能会带有泡沫。咳嗽声音很闷、重。一般会在夜间咳。这类孩子舌质淡、舌苔白,小便清长。
处理方法:
?中成药:杏苏止咳颗粒、通宣理肺颗粒。
?食疗方:陈皮粥、葱白生姜糯米粥、盐蒸橘子。
?小儿推拿:平肝清肺-次、按揉小横纹30-次、顺运内八卦-次、天门~次、推坎宫~次、运太阳~次、揉耳后高骨~次。
02
热咳--痰黄
热咳的孩子,喉咙会干痛,咳出来的痰又黄又稠。多为阵发性剧咳,声音很响。这类孩子舌质红、舌苔黄,小便黄。
处理方法:
?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肺力咳合剂、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食疗方:腐竹粥、川贝冰糖雪梨。
?小儿推拿:平肝清肺-次、按揉小横纹30-次、顺运内八卦-次、天门~次、推坎宫~次、运太阳~次、揉耳后高骨~次。
?注意:如果孩子是寒热夹杂,或者家长无法很好地辨证孩子是寒咳还是热咳,可以用二前汤。
●腹泻
01
大便带粘液:多为感染、湿热泻
如果孩子腹泻起势急、大便带粘液,肛门灼热疼痛,多数是感染了细菌或病毒。有感染的腹泻多属于“湿热泻”,体内有湿热、肠道中有炎症。
处理方法:
?中成药:肠炎宁颗粒、苍苓止泻口服液或猴耳环消炎颗粒,同时口服补液盐。
?食疗方:饮食一定要清淡,尽量素食;饮食要由少到多,以偏凉性、清热利湿的流质食品为主。可用红萝卜粥、小米粥、白果腐竹粥。
02
大便不是特别臭:多为寒湿泻
如果大便清稀或呈水样,夹有泡沫,或伴有外感风寒症状,多是受寒引起的腹泻。
处理方法: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纯阳正气丸。
?外治法:可以用棉球蘸藿香正气口服液贴敷在肚脐上;丁桂儿脐贴也适用。
?食疗方:饮食要偏温热、清淡、易消化,以素食为主。可用陈皮粥、姜葱粥。
03
大便气味酸臭:多为伤食泻
腹泻呈喷射状,胃口差,嗳气,腹胀,可能是食积停滞引起的“伤食泻”,就要帮孩子消积化滞、健脾和胃。
处理方法:
?中成药:保和丸、神曲消食口服液、小儿消食颗粒。
?食疗方:饮食要清淡,可以少食、素食几天,忌油腻寒凉食物。可用白粥、消积健脾粥。
?小儿推拿:清板门~次、清大肠~次、补脾经~次、顺时摩腹1~3分钟。
注意:如果孩子腹泻发病急且剧烈,一天拉10次以上;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两次呕吐之间无法进食;呕吐物异常,带有黄绿色胆水样、咖啡状或带血丝;粪便呈水样、带有脓血或黑便;伴有发烧症状,高热不退;腹部发硬:剧烈腹痛,腹部明显发胀、发硬等,医院就医。
●呕吐
临床上,许多外感的孩子都会有呕吐、食欲不振的症状,此时可以配合以下方法来辅助治疗。
小儿推拿法:擦肺俞1~2分钟、拿风池1~2分钟、逆时针摩腹5分钟、揉板门50-次、推上七节骨~次、揉龟尾~次、补脾经~次、清大肠~。
外治法:丁桂儿脐贴、红外止咳贴、止呕贴,取肺俞穴、膏肓穴、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神阙穴等辅助治疗。
●发热
一般情况下,孩子因感冒着凉而发热,体温超过38.5℃,可以用退烧药,首选泰诺林(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美林(成分为布洛芬),配合清天河水等小儿推拿手法帮助孩子退热。
但由于目前广州处于疫情的非常时期,如果孩子出现咳嗽、发热的症状,我建议医院的三甲门诊就医,并配合做核酸检测。
‖推拿方
??左右滑动查看
疫情期间,当孩子出现以上的小毛病,家长可以按照以上推荐的方法和食疗在家处理,医院就医。
但家长更应该明白的是,与其掌握孩子生病时的应对措施,不如防范于未然,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参考文献:1.韩新民,熊磊.中医儿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贾波.方剂学(新世纪第二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内容参考:丁樱儿童健康丁樱儿童中成药课程
编辑:凌云
策划:阿宝
排版/插图:老叶
大家日常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苦恼,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区提问。儿济妈妈,和专家一起用知识守护孩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