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
宝宝在夜间突然发烧、咳嗽、腹泻、呕吐或惊厥了,怎么办?医院,还是先在家观察?有些病症需要去夜间急诊进行诊断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而有些病症在家就可以处理,医院折腾,在家好好休息,反而有利病情恢复,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判断如何处理呢,一起来看。
病症一
发热
夜间急诊最常见的就是高热了,孩子一发烧家长就惊慌失措,但大多数发热不需要夜间急诊。
在家应急处理当宝宝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而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温水澡;二、湿毛巾擦身体;三、少穿少包裹。外加多喝温开水,防止水分过度流失。
注意监测体温,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比较推荐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当宝宝出汗时,要及时擦干汗液,并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及食欲等情况。
夜间急诊如果宝宝发烧时伴有呼吸困难、严重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或者有好像因哪里疼痛而哭闹不止的情况时,医院就诊。如果宝宝精神、食欲等状况良好,那么可以先做物理降温等一般护理措施,观察一个晚上后再根据情况而行动。如果体温过高或出现抽风等症状时,要一边做物理降温,一边服用退烧药,并及时就诊。
可能引起发热的常见情况有小婴儿保暖过度;上呼吸道感染(如疱疹性咽峡炎、疱疹口腔炎、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肺炎等);急性出疹性疾病(如麻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等);感染性胃肠炎(如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胃肠炎等);另外链球菌感染、禽流感、急性中耳炎、尿路感染;病毒性、细菌性脑膜炎、脑炎;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及一些血液、内分泌系统、结缔组织病、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也都可以导致发热反应。
病症二
咳嗽
如果孩子不仅发烧,还伴有咳嗽,要注意孩子的咳嗽情况。如果仅仅是轻微的干咳或阵咳,大都不需要紧急就诊。如果发现孩子体温降至正常后仍呼吸急促,咳嗽频繁,并伴有喘憋的声音,可能是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应带孩子急诊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咳嗽声音怪异,像老头咳嗽,或像狗狗叫,并伴有呼吸急促,口周青紫,孩子可能患急性喉炎,需急诊治疗。
病症三
呕吐腹泻
如仅仅是呕吐,没有发热,并且有白天饮食不当的情况,孩子说腹痛,或者伴有或轻或中的腹泻。这种情况考虑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大部分不需要急诊。
在家应急处理宝宝呕吐后,侧躺,以防止呕吐物堵住气管,引起窒息;用干净的纱布将口中的呕吐物掏出,并将口腔周围擦拭干净、及时更换沾有污渍的衣服。清洁完毕后,可将宝宝竖着抱起来,安抚他的情绪。另外,还需要观察宝宝的呕吐物及呕吐后的脸色、精神反应等情况,以便在就诊时向医生描述这些情况,利于诊断。
呕吐腹泻宝宝,要多补充水分
若宝宝排尿减少、嘴唇和口腔干燥、哭但不流眼泪、眼窝下陷、过度困倦,以及宝宝头部柔软部位(前囟门)凹陷时,说明宝宝出现了脱水症状,除及时就诊外,父母要多给宝宝喝水,淡的糖、盐水比较适合宝宝,以补充排出的电解质,预防脱水。最好是口服补液盐,一般24小时药店都可以买得到。
千万不要让孩子一次喝水的太多,因为此时胃的功能很差,喝水多非常容易造成呕吐加重。可以让孩子少量多次喝水,既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又能保证水份和电解质的摄入。
夜间急诊若呕吐量小,或次数较少,之后精神反应也不错,不影响食欲,则可先观察一晚上。若因咳嗽而引起的呕吐,则不一定是肠胃问题,需要注意有无呼吸系统疾病;若呕吐量大、次数较多、持续24小时以上;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绿色、血样或粪样;呕吐伴有严重腹胀、高热、惊厥(抽风)、腹泻、便血等情况需及时就诊。
可能引起呕吐的常见情况有喂养不当(如喂养量过大、喂养过于频繁、小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刚喂完就运动等);生理性及病理性胃食道反流;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肠胃炎、细菌性肠胃炎等);各种感染或代谢性疾病的胃肠表现;或是食物中毒、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肥厚性幽门狭窄、肠套叠、肠梗阻、脑膜炎、头部外伤等疾病的症状之一。
病症四
惊厥
应急处理松开衣服、将脸侧放、计算惊厥时间发生惊厥时,首先应松开宝宝的衣服,让他平躺,头侧放,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必要时可以把布垫放在牙间打开口腔,找吸管吸出宝宝口腔内呕吐物或分泌物,以防堵塞气管。不可将毛巾或手指伸入宝宝口中,或摇晃宝宝的身体。及时记录宝宝有无意识障碍,持续惊厥时间等情况,并观察其抖动部位是否左右对称,并测量体温。
夜间就诊明确有惊厥症状,而非一般的抖动,或抵压足底时发出震挛反射;若父母无法判断是否为惊厥,那无论症状持续时间长短,有无反复,均须及时就诊。
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反复呕吐;惊厥之后意识不清;惊厥时左右不对称;1次惊厥结束后,数小时内又反复发作;惊厥之后手脚不能动,呈麻痹状态等,当发生这些症状时,更应予以重视,惊厥初步缓解后,应立即就诊。如惊厥时伴高热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在医生指导下药物降温。
可能引起惊厥的疾病有高热、颅内感染(如急性脑炎、脑膜炎)、各种脑病、癫痫、各种代谢性疾病、各种疾病伴发的代谢紊乱及各种严重的急性感染等。
·总结·细心的家长会发现,上述需要就诊的情况中大多数孩子精神不好。所以一定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精神状况好,没有必要夜间紧急就诊。但如果孩子不停的哭闹,烦躁不安,或非常萎靡不振,就需要紧急就诊。
1、大多数的发热的宝宝是不需要夜间急诊的,最关键的是降温不是就诊。体温降至正常后患儿烦躁哭闹不停需夜间急诊。
2、多数咳嗽患儿是不需要夜间急诊的。如患儿有喘憋、呼吸快或咳嗽呈犬吠样应夜间急诊。
3、呕吐腹泻一般不需要夜间急诊,如伴有精神萎靡、烦躁、发热、尿量明显减少应夜间急诊。
4、小婴儿出现吃奶量明显减少、呛奶吐奶严重、精神萎靡、发热均需要夜间急诊,孩子太小,病情变化快,不宜延误。
5、如果您觉得孩子和平时状况相差较大,也是就诊的指证。
6、当然,异物吸入、严重外伤、误服药物等肯定是需要急诊的。
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惊慌,你可以这样做:1、观察宝宝的状态
仔细观察宝宝发生了何种症状、何时发生、持续了多少时间;宝宝的精神反应、意识状态;有无发热、呕吐;有无呼吸困难、皮肤青紫、抽搐;食欲、水分摄取、睡眠、大小便等与平时有何不同。
2、记录症状
及时将宝宝的症状,以及发生、持续的时间记录下来;此外,有无过敏、哮喘、惊厥病史;疫苗接种情况以及曾经使用过的药物等最好要了解清楚,之前的病历医院,以便更准确地让医生了解病史。由于某些疾病会受遗传影响,所以对父母及兄弟姐妹的病史也应有所了解。
3、采取应急措施
需根据宝宝症状,采取应急措施。可给宝宝使用常备药,或采用物理降温等措施,医院就诊。
4、准备所需物品
去医院前,准备好现金、病历卡、病历记录、疫苗接种卡(以便医生查阅)、医保卡等就诊时所需的物品;宝宝的换洗衣服、奶粉、奶瓶、纸尿裤、毛巾、小毛毯、塑料袋等也是必需品;另外,还可准备一些不发音的玩具以便在等待时玩耍。
家庭护理非常重要,让宝宝尽早康复。1、注意宝宝身体的清洁
发高烧时,妈妈可用浸过温水后拧干的毛巾,给宝宝擦拭身体;伴有腹泻时,要注意每次便便后都要清洗小屁屁,再抹上护臀霜以预防尿布疹;当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无惊厥时,也可以每天给宝宝洗澡。
2、准备易消化的食物,及时补充水分
宝宝生病时,应尽量准备易消化的食物,如奶类、米糊、烂粥等,以减轻肠胃负担。此外,由于生病会消耗体内的水分,所以为了防止脱水,要为宝宝及时补充水分,如给宝宝喝些温开水、淡的糖水或盐水;如不爱喝也可以试试淡的蔬菜水或果水(最好不要喝浓果汁或菜汁,以免加重肠胃负担)。要避免一次性喂太多,以免再次引起呕吐,可以每隔5~10分钟喂10~20ml,少量多次地为宝宝补充水分。
3、肠胃炎宝宝呕吐后不能马上进食
患有病毒性肠胃炎或细菌性肠胃炎的宝宝,在呕吐之后的1小时内,需让肠胃好好休息,不能进食,包括白开水。之后,可根据情况(如不再呕吐、精神状况良好),可给宝宝适当喝些白开水或淡的菜水。
4、保持良好的室温与湿度
注意房内的保温和保湿工作。可将室温调节至20~22℃;并通过使用加湿器、在枕边放置湿毛巾或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房内等方法来增加房间湿度。此外,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为了沉着冷静地应对突发疾病,爸爸妈妈平时需做好如下准备:
1、收集各种常备用品及药品
平时就应将各种常备用品及药品收集在药箱内,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并定期检查药箱,发现有要过期的药物,需要及时更换;发现有不足的,需要及时补充。另外,病历卡、疫苗接种卡、医保卡等也应放在一起,以便随时取用。
2、婴儿常备用品、药品
体温计、消毒纱布、绷带、酒精、碘伏、婴儿润肤油、感冒药、口服退烧药、止咳平喘药、止吐止泻药、湿疹软膏、防蚊虫叮咬及止痒的软膏、消炎膏药、眼药水、创可贴、退热贴、退热栓等。
注意:“药品”必须是宝宝适用的,切不可自行给宝宝服用大人的药物,避免引起较大不良反应。
3、调查节假日的问诊时间
事先了解一下儿科节假日、医院有哪些。可以医院作急诊处理,第二天再根据不同情况或医生建议,到不同科室去详细检查病因。比如呼吸道的问题应去小儿呼吸内科;呕吐等消化道的问题去小儿消化内科;无热惊厥去小儿神经内科就诊等。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看看美国医生是怎么治发烧的
妈妈是对的:蜂蜜可以止咳
孩子咳嗽要不要马上吃药
思密达(蒙脱石散)如何正确使用
宝宝腹泻妈妈自制补液盐
掌握惊厥正确的护理方法
麻疹高发期来了
宝宝春季发烧出红疹,可能是麻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