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41115/4518135.html
日前,在郑州的一个儿童平衡车比赛现场,一名2岁左右的小朋友正在场边被妈妈拍打训斥。
原因是小朋友在比赛中跑了倒数。
作为妈妈,她当然是希望女儿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逼迫孩子,甚至恨不得替孩子上场,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01
帮和替是两码事
无独有偶,前不久我还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在内蒙古赤峰的一所小学骑行比赛中,有这样一位妈妈,在其他小朋友都奋力蹬着自行车时,她一只手背着孩子,另一只手扛着小自行车,在赛道上奋力狂奔。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名小朋友正在发烧,因为身体不舒服,导致孩子格外紧张,也许是怕自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也许是因为身体真的很不舒服,比赛开始前,就表示自己不想参加比赛了。
孩子妈妈为了让孩子熟悉赛场,在比赛开始前,还带着孩子绕着赛道走了一圈,但是当比赛开始时,孩子还是不想上场,于是这位妈妈就决定背着孩子、扛着自行车,让孩子完成比赛。
孩子妈妈是这样说的:
-“既然我们选择了这场比赛,不管身体状况怎么样,我们不在乎名次,只要我们坚持下来,就是胜利的。
将来,你长大了以后,不管我们选择了怎样的道理路,只要我们坚持下来,就是胜利的。”
妈妈说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围观网友的意见却两级分化。
有些网友觉得,妈妈的做法非常让人感动,可以教会孩子什么是坚持。
一壶老酒一斤肉:很好的教育方式,从小告诉孩子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很重要。元气满满的柴柴:孩子是畏惧失败,有畏惧心理,所以逃避。妈妈是教育孩子,坚持下来就是胜利。我是tv啊:一次感冒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这种教育孩子的机会还是很难得。还有很多网友觉得孩子既然发烧了身体不舒服,不想要参加比赛,妈妈就不应该强迫孩子参加,毕竟孩子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教孩子学会坚持的机会还有很多。
而且妈妈背着孩子跑,也不能代替孩子完成了比赛,反倒可能让孩子认为“不管我想不想做,只要妈妈想让我做,我就必须要做。”
▼
Z-Jane--:发烧还不让休息,这不就是强迫嘛,这家长的做法一点都不感人,有的人以为自己的行为会感动对方感动别人感动全世界,其实只是感动了自己。hayati:妈妈背着跑的还算是她自己的成绩吗,生病了就好好休息。elina花小鲁:就怕孩子理解成“我做不到和不想做,我妈都会以协助我的名义,帮我完成”。烟水亭小郡主:难怪有人心脏骤停三次还想跑马拉松,太可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在人生的跑道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但家长再着急,也不可能替孩子完成自己的人生,而我们最怕的就是孩子还没有努力,就轻言放弃。
教会孩子什么是坚持当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了解什么是放弃,也不失为另一种学会坚持的方法。
02
学会放弃,才懂得坚持
我有一位朋友的儿子从5岁时就开始喜欢足球,不仅会收看世界各国的足球新闻,还会收集球队和球员的消息。
从13岁时,朋友的儿子就梦想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为了这个梦想他非常能吃苦,也展现出了不同于同龄人的自律:
他从来不睡懒觉,每天早上坚持起来锻炼身体;
坚持各种类型的艰苦训练,提高自己的体能;
即便学业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他也会挤出时间来练球。
但是成为一名足球职业运动员并不是一件有热情、够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
演员陶虹曾经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
“天赋和努力哪个更加重要?”
她的回答是这样的。
-“有天赋的话,就一定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没有天赋的话,其实可以考虑一下干别的。”
这实实在在是一句大实话,对于很多职业来说,努力固然重要,但天赋也是必不可少的。儿子的这个梦想困扰了朋友很久,不同于之前那位“希望孩子学会坚持的妈妈”,她反倒是希望孩子放弃这个梦想。
于是她决定带着孩子去参观职业足球俱乐部和附属的职业足球学校。
在这所职业学校中,也将学生分为了两个部分:
▼
一部分是对社会招收的普通学员,只要有兴趣,交了学费,能够通过一定的体能和技能考试就可以来上学。
而另一部分则是专门为了向足球俱乐部输送人才而设,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极高,入学就要经过严格地考试和身体检测,毕业的学生中能够进入职业俱乐部的学生也仅仅只有10%,而这10%的学生想要上场,也需要在候补队员的位置上等待很久,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年。
朋友的儿子非常兴奋地接受了学校的测试,但很遗憾的事情是,朋友儿子的自身条件和潜力并不足以支撑他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有很好的球感,但是提升空间却不大,就孩子的先天条件和目前的专业状况来看,足球只能停留在兴趣和爱好上,绝无进入职业球队的可能,但是如果孩子想的话,可以进入社会学员部分,磨练球技、培养兴趣。
当我再次看到这个孩子时,他依旧热爱足球,正准备代表学校去参加一场比赛,但同时他也已经接受了自己不能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残酷现实,开始将足球变成自己的爱好,转头去寻找自己的新梦想。
对于他来说,放弃可能比坚持更加困难,而这个十几岁的男孩,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做及时止损。
在人生中有很多事情的选择上,放弃和坚持是一样重要的。只有放弃了该放弃的,才能全力以赴去坚持应该坚持的。
03
感动自己≠感动孩子
一个是希望孩子学会坚持,尽管孩子生病了,也要背上孩子和自行车,替孩子上场的妈妈。
一个是希望孩子学会放弃,虽然孩子一直努力,但还是用温柔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妈妈。
她们一样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就像网友的两种不同的评论一样,有时候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可孩子好像并不领情,常常是家长感动了自己,却没能感动孩子。
感动自己和感动孩子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就好像《小欢喜》中的宋倩和英子母女。
为了英子高考宋倩辞去工作,专心为英子打点生活和学习上的一切,放弃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事业,但英子不但没有因为妈妈的付出感动,反而因为妈妈的付出而感到痛苦,甚至想要跳桥自杀,借此来逃离妈妈。
很多家长都想协助孩子,帮孩子走好自己的人生,但常常掌握不好自己的协助与孩子人生之间的界限感,恨不得背着孩子替ta走完人生,感动于自己的负重前行。而在亲子关系中,最怕的就是家长自我感动式的协助……
孩子的人生就好像一场有很多不同跑道的马拉松,家长可以在一旁为孩子加油,为孩子送水,但绝对不可以上场背着孩子前进。
能让孩子感动的,是家长在一旁陪跑、鼓励ta、支持ta的身影。
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变成一条绳索,拉着孩子在ta不喜欢的跑道上,负重前行。
走近妈咪Jane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