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高烧要不要捂汗专家千万小心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身边感染的人数急剧增加。目前新冠最常见的症状便是高烧,多数感染新冠的人体温都在38.5℃以上,这时候有的人就会想到小时候发烧常用的办法“捂汗”,“裹几床被子,多出点汗就好了”想必大家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里老人这么说。

理论上讲,人发热,真正体温升高到39℃-40℃,脸色发红,浑身冒汗,是没有人会愿意做“捂汗”这个让人更难受的动作的。

人体出现发热症状时是否需要捂汗,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人体发烧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人体刚开始发热的时候实际上是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点上移,调节点上移之后会重新发出神经冲动,通过神经激素和肌肉的调节,让身体通过寒颤来产热,同时通过收缩皮肤血管来减少散热。所以在开始发烧的时候会寒颤、手脚冰凉,这就是发烧的第1个阶段,即体温上升期。这个时候要多穿盖一些,也就是常说的捂着,可以帮助体温尽快地升高到体温升高点。

2、一旦体温升高到设定点寒战会减少,皮肤血管也不会持续收缩,四肢会变成温热,这时产热和散热就会维持平衡。这就是发烧第2个阶段,平稳期,这个时候就不要再通过加多穿盖来帮助升温了,可以适当减去一些衣物。

3、当过一段时间病情被控制,或服用药物之后体温设定点会重新被调低,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身体又会启动出汗这些方式以增加散热。这是发烧的第3个阶段,温度下降期,这时就应该减衣、减被,增加散热,帮助降温。

如果盲目的捂汗,容易导致高热惊厥!

对于身体康健的成年人,裹厚被子捂汗危害不大,这时候人体因为捂汗提问上升,使机体的温度调节系统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下降,确实会有一种舒服、排毒的感觉。虽然不正确的人为捂汗其实会妨碍身体对散热的调节,但是成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强,并没有很大风险。

不过对于小孩和老年人等群体,捂汗的做法却很危险,小孩发热时,一般没有食欲,也不会喝水,水分补充不足,体温就可能越捂越高,这就容易出现高热惊厥,导致身体抽搐,脑部缺氧,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留下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而老年人群体身体机能退化,捂汗时出汗多了,也可能不会有渴想喝水的感觉,偏偏大量出汗导致水分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容易出现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全身多个器官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e/12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