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患癌症晚期,生命仅剩10天,父母忍痛陪伴最后时光
在北京的一间昏暗小屋里,一名年仅6岁、瘦弱不堪的小男孩与其他孩子不同,却并未能享受到童年的快乐。
这个时候,他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不是因为一般的感冒发烧,而是因为他的体内藏匿着一颗肿瘤。
小男孩罹患的疾病是神经母细胞瘤,而且目前已经进入晚期阶段,癌细胞已经无情地蔓延遍布全身,医治已经显得无济于事。
年仅6岁的男孩,名叫李致远,原本应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然而,此刻他却只能躺在病床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李致远诞生于河南,他的家庭并不显赫,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李致远自小便与爷爷奶奶相伴,虽然属于留守儿童,但与两位老人的相处并不乏趣,过得十分愉快。
尽管李致远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但他们依然会尽最大努力回家经常探望儿子。
自从某一天开始,李致远的身体就开始感到不适。家人一开始只以为是小病,仅仅去诊所拿些药。
直到病情加剧,家人才逐渐意识到情况可能相当严重。
在医院接受检查之后,才惊现李致远的身体内竟然存在恶性肿瘤。
这类疾病通常更容易在儿童身上发作,而且往往是属于恶性肿瘤,一旦发病,就会迅速蔓延,治愈的希望极为渺茫。
然而,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深爱又岂会轻易放弃呢?因此,他们开始了漫长而辛苦的化疗过程。
为了给李致远提供更有效的治疗,他们决定将孩子带到北京。毕竟,北京的医疗条件是最为优越的,这为孩子提供了更多战胜病魔的机会。
尽管医生不遗余力地进行治疗,但孩子体内的癌细胞依旧迅速扩散,最终达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化疗,李致远的身体里的癌细胞仍未被成功根治,医生无奈地宣告了绝望的结局。
在这短短的一年半治疗期间,家庭生活经历了彻底的颠覆。
他们原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夫妻俩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都在一家服装厂的流水线上辛勤工作。
由于外出工作,他们无法经常回家看望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这成为夫妻两人内心最痛苦的事情。
自从孩子生病以来,夫妻俩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自责。他们感到自己未能尽到作为父母的责任,让孩子承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
为了治疗孩子的病情,他们决定前往北京。然而,医疗费用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漫长的一年半化疗期间,家庭已经花费了超过一百万的费用,如今已负债累累。然而,家人从未有过放弃孩子的念头。
李致远的父亲,李飞坦言,尽管在外打工挣了一些钱,但他打算在明年回家后购买一套房子,陪伴孩子,同时也让李致远的爷爷奶奶能够稍事宽慰。
这场病痛突如其来,将整个家庭击垮。作为父母,他们从未考虑过放弃孩子,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
此刻,李致远身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医生表示再进行手术也已毫无意义
眼下,对于夫妻俩而言,医院度过最后的十天,或者将其带回家成为了一个令他们煞费思量的问题。
自两岁起,李致远就一直在爷爷家生活,与爷爷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让李致远回到村子,可以在爷爷身边过上一段时间,然而,考虑到爷爷的年事已高,这并非轻松的选择。
眼看孙子离世,这对夫妻感到无比痛苦。医院,陪伴孩子渡过最后的时光。
医院,这位年仅六岁的小男孩却展现出特有的乐观和懂事。
医生宣告李致远只剩下生命的最后十天,父母俩痛苦得昏倒过去,他们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明明之前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然而老天似乎并未眷顾这个善良的孩子。
当听到孩子被宣告死刑的那一刻,夫妻俩甚至想与孩子一同离开,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尽管最后只有短短的十天,他们仍希望让孩子快乐度过,期望他能毫无遗憾地离开。
在得知孩子只剩下十天的时候,第一天,他们在病房里为孩子洗头发。夫妻俩此时依然与孩子开心地说笑,因为此刻的孩子或许并不理解死亡的含义,也许他并不明白什么是死亡。在这一刻,他们只希望孩子能够快乐。
在孩子面前欢声笑语的掩饰下,夫妻两人内心却饱受着无法言喻的疼痛。
每当他们离开病房,夫妻俩都会悄悄擦去眼泪。对孩子的眷恋令他们心如刀绞,倒计时的时光比任何时候都难熬,因为孩子的思念始终萦绕在心头。
回想起孩子生病前的家庭,李飞不禁想起那个虽然不富裕,却充满着和谐与温馨的家。在孩子生病后的这几年里,每一次医生传达坏消息都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压力。
每一次住院,巨额的医疗费用都让他们感到手足无措。孩子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放弃对他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眼睁睁看着孩子走向生命尽头,对他们而言是无法接受的残酷现实。
在面对治疗费用不断攀升以及治疗无效的绝望时刻,夫妻二人陷入了崩溃的境地。李致远的母亲甚至多次表达出对生活的绝望,情绪十分低落。
尽管生活对他们施加了沉重的打击,但他们必须作为坚强、抗压力的成年人,去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李致远也在思考一件事,那就是是否将儿子的遗体捐献出来。一方面,这可以帮助更多的家庭免于失去孩子的痛苦;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器官捐献延续儿子的生命,使他在他人身上得以继续存在。
尽管有这样的想法,但李飞仍需要与孩子的爷爷进行深入商议,毕竟李致远从小就在爷爷的身边生活。
当李飞鼓起勇气给孩子的爷爷打电话,提及要捐献器官的时候,孩子已经所剩无几天。这位坚强的父亲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电话那一端,爷爷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孩子从小就与他相伴,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烙印在爷爷的记忆中。
对于全家来说,此刻的话题无疑是格外残酷的。尤其是对于年迈的爷爷而言,难以接受孙子这么小就要离开人世。
尽管爷爷觉得孙子的遗体不应该被捐献,老一辈人心中仍旧认为“落叶归根”最为重要。或许,让孩子完整地回家才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李飞咨询了有关遗体捐献器官的志愿者,询问了李致远是否接受过化疗。得知如果曾经接受过化疗,就不能进行器官移植,只能作为医学研究的对象。对此,李飞决定放弃孩子的遗体捐献,选择听从孩子爷爷的建议,让孩子能够完整地回家。
在孩子即将离开的这段时间,母亲看着病床上日渐虚弱的李致远,回忆起自己曾经对孩子的苛责。她开始懊悔为什么对孩子那么严厉,近日她频繁向孩子道歉,然而孩子看着妈妈的眼泪,依然心疼不已。
当小致远安慰妈妈不要哭泣时,作为母亲的心更是被刺痛。孩子的懂事和善良让她更加心痛,她不禁问天为什么不给予孩子一丝生存的机会。
再过几天,小致远就要迎来农历上的生日了。然而,医生却告诉他们孩子可能支撑不到生日那一天。
听到这个残酷的现实,小致远的母亲再也忍不住,抱着丈夫崩溃地哭泣。医生不得不坦率地告诉她这是不可逆的事实。
一家人决定提前给小致远庆祝7岁的生日,因为这很可能是他最后的一个生日。
生日当天,父母特地为小致远购买了他最喜欢的草莓蛋糕,端到他的面前。然而,此时的小致远已经没有力气能够吹熄蜡烛。
父亲李飞为小致远戴上生日帽,帮他拿起手机拍下这珍贵的瞬间。拍照成为他们唯一能够留下小致远回忆的方式,以后在孩子离开之后,他们还能够回顾这些照片。
在小致远庆祝完生日的第二天,爷爷奶奶终于跋山涉水来到北京,他们急切地想见到孙子最后一面。
在进入病房之前,李飞特意教导孩子要告诉爷爷奶奶自己一切都好,小致远也表现得异常懂事,与爷爷奶奶聊着天。
小致远告诉妈妈他想要一个遥控小汽车,妈妈立刻上网找了一个,选择了第二天就能送到的小汽车。
在这一刻,母亲为了儿子的任何心愿都不惜一切努力。
小致远最终离开了人世,父母开始整理行李,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与此同时,小致远梦寐以求的遥控小汽车也在这时送到了。
当父母将小汽车送到小致远面前时,他已经虚弱得几乎睁不开眼睛,父母开始深刻认识到孩子的生命正在倒计时。
那个晚上,所有人都围绕在小致远身边,没有一个离开,只是静静地陪伴着孩子。
年1月4日21:42分,这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小致远离开了尘世,希望在天堂找到无病无忧的幸福。
之后,李飞夫妇需要继续坚强,因为生活依然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