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根温度计=五万元,这起乌龙事件的背后我们应该警惕什么?
事件回顾:
江西省的江先生,前段时间把自己3岁大的儿医院做康复治疗,没成想,刚住院孩子就发烧了,高烧20天不退,这20天时间里,孩子每天使用各种方式降温,体温却始终下不去。花了五万多块钱也治不好。让江先生愤怒的是,到了最后却意外发现,儿子的身体压根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医院的体温计。
原来,江先生的儿子5个月前,被检查出肺部感染了致命细菌,辗转治疗了半年,花了五六十万,终于稳定下来,医院做康复治疗,之前的医生告诉过江先生,孩子这病切忌发烧,一旦发烧就会致命。
没想到,儿子一住院就烧到38℃以上,这让江先生一家都很紧张,但是儿子的精神状态很好,各项指标也正常,医生也查不出来原因,只能对症治疗。可20多天下来,仍然高烧。
后来江先生找到护士换了一根体温计,竟然显示不发烧,老的体温计测出来还是有38度多,可拿新的一测,只有37度多,两根体温计之间竟然差了一度多。这让江先生非常气愤,儿子这白白遭受的罪该怎么算?
这件事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说父母粗心大意的,自己孩子是否发烧都摸不出来;有说护士推卸责任的;医院医生不负责任的,各项指标正常还用药……
讨论:
1、对于玻璃汞柱式体温计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一年后不合格的发生率比较高,故需要定期检测。
护理教材中推荐的检测方法是:
将体温计水银甩至35℃以上,于同一时间放入40℃以下的温水内,3min后取出检视,体温计间相差0.2℃以上者或水银柱有裂隙者,视为不合格。对于新领的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中的体温计,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临床中若发现体温计有不好甩、测出的体温与病情不相符等情况时,应随时检测,并填写登记表。
在上述案例中,江先生使用的体温计在之前是否监测过准确度?在使用中发现体温与临床症状和化验结果不相符时医护人员是否对体温计的准确性提出质疑?是否及时进行检测和排查?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和反思的?
参考:体温计检测方法——冯宇威
2、玻璃体温计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而且生产和使用历时较长,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监督管理方面基本都比较规范。
但是玻璃体温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使用时间越长不合格的发生率越高,而且一旦破损易发生汞污染的情况,还有测量时间长等问题,对于婴幼儿及老年人,建议选择电子体温计。
年1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就具体限排范围作出详细规定,以减少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其中有一条规定,自年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也就是说,现在病房使用的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也将逐步退出临床。
医院已经将水银体温计淘汰,换成了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采用热敏电阻原理测量温度,无汞、安全、省时、省力、且为塑料材质,不易摔破,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充汞式玻璃体温计。
研究发现,电子体温计具有准确、灵敏、测温时间短等优点,临床使用效果与充汞式玻璃体温计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安全性方面高于充汞式玻璃体温计,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上述案例中,事情发生后,体温计厂家曾提供了出场检验报告,显示这一批体温计质量合格,但是这根体温计使用了多久?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护士是否按时检测体温计的准确度?是否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异常?是否在临床检验结果存疑的时候想办法更换体温计?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3、在临床上,水银体温计属于直接接触患者的物品,一般是一人一根,用完及时浸泡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上述案例中患者确实是一直在使用同一根体温计,医院感染的要求,但是使用过程中如果有异常,应该及时更换,以不影响临床治疗为原则,责任护士及医生也应该把好关。
那么,因为一根体温计测量不准确,导致患者多花费了五六万元,临床在使用体温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1、使用前应检查体温计是否破损。定期检测体温计的精确度。
2、一人一根,用完消毒,纱布擦干后备用。
3、掌握体温测量的正确方法,以免测量不准确。
4、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温计和合适的测量部位。
5、避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各种因素,如运动、进食、冷热敷等。
6、保持谨慎严谨的态度,当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要查找原因,给予复测,必要时更换体温计。
7、遇到问题不推卸责任,及时解决。
8、掌握体温计破损的应急预案,防止汞污染。
体温是衡量机体状况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通过观察其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反应病情的好转及恶化,它能协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为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正确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患者体温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上切不可掉以轻心,而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体温的测量,严格遵守体温计的使用要求,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结果,避免乌龙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毛建芬,金艾黎,崔英,王春艳.充汞式玻璃体温计测温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46(06):-.
[2]冯宇威.体温计检测方法[J].医疗装备,,22(10):39.
作者/郭郭来源/华医网
华医网执业护士、初级护师、主管护师精品班上线啦!
具有多年考试辅导及命题经验的讲师帮你直击考点,在紧张的时间里轻松备考;更有班主任群内跟进复习进度,分享习题、考点、释疑,随时随地刷手机学习。
详情咨询9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试听、抢购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