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好几天以为是平常感冒,没想到医生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7007630.html

“我们小孩发烧几天了,还以为是平常感冒,没想到医生说了一个陌生的病名,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张先生在给儿子果果办理出院手续时,仍心有余悸。

发烧超过72小时应考虑川崎病可能

果果今年4岁,来自浙北一个小镇。因为持续发热两天,爸爸带着医院就诊。

经化验血常规,发现果果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极度升高,拟诊“脓毒症”收住院。

住院后,朱海峤主任及副主任医师陈国庆仔细观察,一种疾病逐渐露出真容:除持续发热,依次出现杨梅舌、手指末端硬肿,卡介苗接种处皮肤发红,及手心、足底出现了红色斑疹;使用抗菌素治疗后复查血中炎性指标没有明显下降,血小板有进行性增高,颈部淋巴结也有增大……

结合以上症状特征,果果被确定诊断为川崎病。

接下来,按照治疗常规,医生使用了大剂量的静脉滴注丙球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24小时以后,果果体温下降,复查炎症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体温正常后两天出院。

据悉,医院儿科近段时间收治了3例川崎病,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年龄都在5岁以下。

儿科主任医师朱海峤说,该病诊断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发热要大于5天,还须具备其他几条依据,包括:皮疹、杨梅舌、淋巴结肿大,指趾端脱皮、眼结膜充血。如出现冠状动脉扩张,那么诊断条目数也可以放宽,不需要具备几条也可以诊断。

对于诊断条件不足的,但仍然可诊断的,在学术上称之为不完全型川崎病。朱海峤主任建议,不明原因发热大于72小时不退的孩子,都应该想到川崎病的可能。

什么是川崎病?没及时诊治会危害心脏

朱海峤主任介绍,川崎病是一种与感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

八成患者年龄在5岁以内。典型的表现是发热、皮疹、眼晴发红、杨梅舌、指趾端硬肿或脱皮、淋巴结肿大等。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可能危害心脏,出现心脏冠状动脉损伤,冠脉扩张形成动脉瘤等严重后果。

“川崎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冠状动脉病变,这是儿童后天性的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这个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果在发病后10天以内及时诊断并使用丙球治疗,可以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并发症。错过了诊断治疗的时机,那么危害就比较大。”

朱海峤主任指出,应及时做相关的辅助检查,包括冠状动脉的超声,监测一些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等变化。一旦确诊,要尽早使用静丙和阿司匹林等治疗。

如何区别川崎病与普通感冒

朱海峤主任表示,孩子一旦出现发热,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如何从感冒的患儿中筛查出川崎病,避免漏诊和延误诊断,这就需要一些临床经验。作为家长也需要认识川崎病,了解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要点。

普通的感冒通常会伴随呼吸道的症状,包括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而川崎病就不一定有这些症状,它的特征包括发热、皮疹、眼部充血,杨梅舌、手指硬肿成脱皮等等。

一旦发现有异常,有疑似的症状,应及时就诊、检查与诊断,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另外,川崎病后期随访也很重要。因为冠状动脉的病变有的发生在发病以后的数周,一旦发生冠脉变化,恢复过程会延续一到两年。建议患儿应在门诊随访两年,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检测冠脉的变化。

扫码加入“浙医在线儿科群”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有儿科方面的问题,想对疾病预防和治疗有更多了解,欢迎加入“浙医在线儿科群”,我们会不定期邀请专家进群答疑。

入群方式:扫码添加浙医在线小助手二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11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