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小万里
我们走在路上,用科学解放中国焦虑爸妈
本文作者
董璠
育婴顾问公益培养计划讲师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发烧是妈妈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只要宝宝体温比平时高一点,妈妈们就开始着急,手忙脚乱。
可是,你的宝宝真的发烧了吗?
首先,妈妈们要知道正常的体温范围。不同的身体部位,温度是有差别的。
肛温的正常范围为36.6~38℃,
口腔正常温度小于37.5℃,
而腋下温度的正常范围为36~37℃。
以上数据来源《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
宝宝一天当中的体温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会随着宝宝的活动量、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天气、周围环境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比如宝宝在睡前睡后、哭闹以后、傍晚、天气炎热或寒冷等,体温都会上下有所波动。
而正常体温的最高值和发热温度之间通常会有零点几度的差距,如果宝宝的体温变化并不大,在正常体温的波动范围之内,妈妈们就不用担心。
其次,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宝宝发烧了呢?
如果宝宝肛温等于或者超过38℃,口腔温度大于或等于37.8℃,腋温大于或等于37.5℃,我们认为宝宝是发烧了。
宝宝发烧了,要不要吃退烧药呢?
妈妈们要知道,发热是机体自身对于细菌、病毒等感染时所做出的防御性反应,一定程度的发热对于宝宝的免疫功能是有好处的。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了精神萎靡不振、头痛、肌肉僵硬、反复呕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状的时候,就要带宝宝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我们要通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来决定要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如果宝宝发烧到39℃,但是宝宝的精神状态却很好,和平时一样,
那么,妈妈们可以先让宝宝多喝一些水,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保持通风,继续观察,如果宝宝持续高烧不退,服用药物仍然没有好转,则应及时就医。
tips: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不应该给2岁以下的孩子服用非处方咳嗽药和感冒药,因为它们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另外,针对儿童退热推荐的安全、有效的退热药有2种: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或名:泰诺林、小儿百服宁、必理通)、布洛芬。具体的剂量使用需遵循医师嘱咐。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不建议给2个月以下的宝宝使用退热药,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给孩子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
但是,我们对孩子使用的方式真的是正确的吗?
记得我们小时候发烧,爸妈要么把孩子捂在被子里,让孩子出一身汗;要么把孩子脱光了,给孩子身上擦酒精降温。
于是,长大了,这些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也被很多家长用在自己宝宝的身上。但事实上,这些一直以来被我们传承的物理降温方法,反而成为了宝宝退烧路上的绊脚石!
到底有哪些不靠谱的退烧方法呢?
▼
1.酒精擦拭
宝宝如果发烧,是不能采用酒精擦拭来进行物理降温的。
用酒精擦拭身体,酒精挥发时会带走宝宝身体的热量,让宝宝体温迅速下降,会让宝宝身体不适。
而且,酒精除了挥发,还会经宝宝的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容易导致酒精中毒。目前,全球各大医疗机构已经明确禁止这种降温方式了!
2.冰敷
冰敷是利用冰块温度低这一特点,带走宝宝身体的热量,这种方法同样会让宝宝感到不适。
而且,这种寒冷的刺激,会让宝宝寒颤,宝宝自身体温机制通过调控,会让身体产生更多热量,还可能会导致体温的进一步升高。
3.退热贴
现在药店、网店等都有售卖退热贴,很多家长都会买退热贴,在宝宝发烧时给宝宝贴一贴,很简单方便。
但是,宝宝真的退烧了吗?退热贴的退热原理是利用其中含有的高分子凝胶挥发带走体内热量,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因此,其降温的范围也只有退热贴覆盖的那一部分范围,对宝宝的体温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让宝宝感觉舒服一点,家长的心理能得到一些安慰而已。
4.小儿推拿
现在很多妈妈们都在跟风,宝宝发烧时带着宝宝去做“小儿推拿”,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小儿推拿是怎么回事,只是听说通过按摩宝宝的一些穴位达到退烧的目的。
然而,目前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小儿推拿可以退烧。
实际上,对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发热并不是一种疾病,是宝宝的身体在对抗细菌、病毒等感染所作出的防御性反应。
只要妈妈们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