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6947166.html
文/75分妈妈
这几年当了父母后,
我们时常会出现一种情绪:。
当有人曝光孩子隐私被贩卖的时候,
当出现幼儿园老师虐童案的时候,
而今,买奶粉这件最基本的需求,
竟然也带来了同样的恐慌。
“后怕,我侄子也喝过同一款奶粉”
“后怕,我女儿的奶粉也是在这样的地方买的”
事情大家应该大概有了解,
最近又爆出了一桩假奶粉事件。
一些孩子在使用过同一款奶粉之后,
先后出现了发育迟缓、头骨突出等情况。
为什么要说“又”?
因为你还记得那个著名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吗?
虽然那已经是十二年前了,
虽然那个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成为父母,
关于这件事每个人却都记忆深刻,
直到现在那些无辜成为“大头娃娃”的孩子们
依然是大家心里的痛。
然后十二年过去了,
当年的受害者还正走在艰难的维权路上,
三聚氰胺造成的伤害和疼痛都还没有完全修复,你却发现毒奶粉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换成了假奶粉,
卷土重来了。
卷土重来的还是稍微给大家整理一下事情的经过,
这次的事件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
起初是一些家长
发现孩子出现了不同症状的身体异常。
有的是出现了不明原因红疹,
有的是发现孩子会莫名的敲打自己的头部,
每天都要拍好几个次。
有的出现了头骨变形突出
而且孩子们普遍都发育迟缓,
各项指标都不达标。
可是表现症状虽然不同,
医院去进行检查之后,
这些出现异常的孩子却都得到了同一个诊断结果:
他们全都缺乏维生素D,都得了佝偻病。
于是追根溯源,
发现这些全部都拜一款奶粉所赐:
倍氨敏“奶粉”
一款在包装上大字写着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的“奶粉”,
这次出事的孩子全都喝过它。
但看起来它也并无异常是不是?
那为什么要在奶粉前面打上引号?
因为说它是“奶粉”真的是太抬举它了,
当你再把外包装转一转用眼睛仔细去寻找,
就会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处还印着六个小字:
一切真相大白:
这仅仅只是一款。
换句话说它和我们平日里喝的速溶咖啡,
泡的奶茶之类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
这罐固体饮料却一直被母婴店员工当作
给过敏孩子使用的特医奶粉进行推销。
于是有的孩子甚至在两年时间里
整整喝了89罐。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大概可以想象如果你把奶茶当做每日必需,
一顿不落整整喝了两年,
对人体都必然造成伤害。
但问题是那还是一群孩子,
一群最需要营养,最需要全面营养的孩子,
你知道固体饮料和配方奶粉营养差别有多大吗?
固体饮料的营养差了十万八千里了解一下就会知道,
在我国关于孩子配方奶粉的标准中,
对于维生素、矿物质的种类含量,
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都有明确规定标准,
不达标不能上市销售,
让食用配方奶的孩子营养需求也能得到保证。
但与此同时,根据我们国家的标准,
对于固体饮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和种类,
却没有任何要求。
只要它的添加剂、微生物等生产标准符合就可以了。
固体饮料中只有一种蛋白型
会对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作出要求:
所以你看它也许包装上营养成分写的漂亮,
但实际上这些成分没有要求不会进行检测,
是不是真的有根本就难说。
于是在这样的生产标准下它当然能喝,
但你拿它给孩子补充营养?
效果和儿童配方奶粉差了不只十万八千里。
让它长期作为孩子的营养来源,
势必会因为营养摄入不足造成他们的生长迟缓,
甚至会出现佝偻病。
所以就算固体饮料是一种合格的产品,
但无视孩子的需求把它忽悠成奶粉,
在我看来跟下毒真的没什么两样。
但问题是在这个事件中
不只是用固体饮料替代配方奶粉这么简单,
它还更恶意的冒充了特医奶粉。
什么是?这个事件中我们频繁会看到这个词,
它其实属于一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是为了满足那些进食受限、有消化吸收障碍,
或者是代谢紊乱等人群的营养素或膳食需求,
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会采用专门的配方或加工过程。
其中就包括了为0月龄至12月龄的婴儿准备的,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也就是我们简称的“特医奶粉”。
对于我们来说比较熟悉的场景,
就是很多孩子会对牛奶过敏,
于是医生就会推荐我们去选择氨基酸配方奶粉
或者深度水解奶粉。
你可以看到这款假奶粉的包装上
也这样假模假样的写着大字:
深度水解蛋白。
可是特医奶粉并不只是简单改一个称呼就可以的,
它们要在配方奶粉的标准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进行配方调整,
比如针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深度水解奶粉,
会将大部分的蛋白质水解为短肽,
这样才能控制婴儿的牛奶蛋白过敏,
才有它的意义所在。
但这种本质上是个固体饮料的假奶粉,
有没有进行这样的调整?
根本就无从保证。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
本身是因为牛奶过敏才来特意选择的这种奶粉,
但它不仅不是奶粉,
它连第一条:不让孩子过敏,
可能都没有办法满足。
这简直就是利用父母的爱进行的一场双重深度欺骗。
那些父母为了能让过敏的孩子吃的更有营养一些,
挣着块的工资也要花块给他们买奶粉,
最后的结果呢,
你们还给她一个得了佝偻病的孩子。
但更让人愤怒,
虽然这次才被大范围的曝光,
类似的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
却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比如就在同一个地方,就在湖南郴州,
年3月有网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