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饮食 http://m.39.net/pf/a_6985655.html
东妈的带娃小生活
DDong.
从娃6、7个月长第一颗牙开始,娃就开始变成了磨人的小颠趴,口水横流都是小事,抓到啥就啃啃啃也不奇怪了。
除了这些事,娃长牙还有哪些事需要知道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和娃长牙有关的那些事~
DDong
1、出牙顺序
Teeth.
有的孩子在4个月时就开始出牙了,也有的孩子快1岁时才会出牙,大部分孩子在6-9个月开始出牙。
如果自己家娃出牙晚了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一下:通常来讲,只有孩子到了13个月以后,乳牙还没有萌出,才将这种情况算作乳牙萌出延迟。
宝宝出牙晚有可能是遗传造成的。也有可能与宝宝的整体营养状况有一定关系,但不必担心是因为“缺钙”,他们二者关系并不大!
孩子们出牙的顺序也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孩子是一对一对出牙,也有少数孩子是一颗一颗地出,还有的孩子可能并不按照常规顺序出牙。
一般来说,乳牙的萌出顺序是这样的:
不管出牙时间的早晚和顺序,乳牙出齐以后都是一样的,共20颗。
但是每个孩子的长牙都会有些差异,比如我家东哥3号的牙还没动静,4号的牙就已经长全了。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出牙过程中,无需和别的孩子比较,更不必焦虑,因为孩子们出牙的个体差异实在太大了!
DDong
2、出牙烦躁怎么办?
Teeth.
宝宝出牙期常出现的小问题
表现一:流口水
宝宝出牙前唾液分泌就会加速,因此会更容易发生流口水的现象,有些耐不住的宝宝还会有把小手伸到口腔内乱抓的现象。
宝妈们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宝宝的部分小牙床会有牙龈发白、有些宝宝会有微微充血的现象、有些会红肿,用手轻轻触摸牙床的时候发现有硬物,这就是宝宝要出牙的表现啦。
表现二:咬东西
乳牙慢慢顶出牙龈的过程中,宝宝会有明显的不适、疼痛,宝宝就会本能地想要啃咬东西来缓解。宝妈在宝宝长牙期哺乳时,明显感到宝宝会咬的妈妈很疼,这也是宝宝出牙期的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表现三:抓耳朵、摸脸
宝宝出牙期的不适会通过神经传导到小耳朵或者脸颊上,就像我们成年人有时牙疼,宝宝会用抓耳朵或者摸脸颊的方法来缓解不适感。
表现四:易怒、烦躁
牙尖越接近牙床,宝宝感受的疼痛越剧烈,持续的疼痛会让宝宝很烦躁,焦虑,发脾气。
表现五:不吃饭、不睡觉
宝宝吃奶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吮吸动作引发牙床的疼痛,进而不愿意吃饭。
而持续的不适、疼痛也会让宝宝没有办法踏踏实实的睡觉,所以很多宝宝在出牙期也会明显不爱睡觉,或者是睡觉不踏实、半夜哭醒。
爸爸妈妈应该这么做
一、补充营养
出牙阶段需要补充很多营养,其中钙和磷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补充钙和磷能让宝宝的乳牙更好更快地长出,长出的牙齿才会更坚硬。
还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影响宝宝牙齿的整齐、导致牙齿发育速度的降低,甚至导致龋齿,适当地补充蛋白质是必要的动物性食物、奶制品、豆制品都是补充蛋白质的很好选择。
二、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的步骤如下:
1、食指套上宝宝专用指套牙刷或者纱布。
2、先将嘴的周围及嘴唇擦干净。
3、将手指换换伸进宝宝口中,轻轻地给宝宝清理牙齿。
三、缓解不适
1、让宝宝咬磨牙胶或者磨牙棒,或者自制蔬菜水果磨牙棒,让宝宝啃咬来发泄,从而缓解宝宝的不适,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2、用柔软、韧性好、吸水的纸巾或小手帕轻轻地擦拭,清理宝宝流出的口水。
DDong
3、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刷牙?
Teeth.
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要分阶段进行
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到1岁半左右的这段时间是孩子刷牙习惯的养成期,这一时期内家长要尽早让孩子接触刷牙的动作,平时自己刷牙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在一旁观摩,或者给孩子一把小牙刷让孩子跟着学。家长示范时的动作可以夸张一些,让孩子更仔细的观察刷牙的动作。
等到孩子1岁半后就应该进入规律刷牙的适应期,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习从半独立刷牙的状态逐步过渡到独立刷牙。
可以先让孩子握着小牙刷并且尝试自己完成刷牙的动作,体会主动参与的感觉,最终慢慢过渡到孩子独立刷牙的状态。
不同年龄孩子的刷牙方法不同,给1岁以内的宝宝刷牙时,家长可以使用硅胶指套帮助孩子刷牙。宝宝1岁之后可以开始使用柔软的儿童牙刷,同时可以训练宝宝吞吐的动作,等这个动作训练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给孩子使用可吞咽牙膏来刷牙了。
DDong
东妈
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编导
新手妈妈
和啥也不会的孩子一起成长
责编:张琪
往期推荐:
早期阅读是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宠粉福利!四家机构,四场特色互动活动,深度体验阳光海峡少儿艺术展。
直击“两岸小围炉——海峡两岸少儿春节大联欢”主会场录制现场
开年重磅!最in儿童艺术+大师讲坛+互动体验,海峡两岸孩子共同打造的少儿艺术盛宴,给娃的新年礼物来了!
超级物种又双叒叕来搞事情了!!
福建少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