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急乱投医,宝宝发烧了千万别这么做没

秋冬季节,感冒发烧很常见,很多人当之是小病置之不理,以至于病情越拖越严重;也有些人用错误的方法来进行处理,比如“捂汗”、酒精擦拭、随便吃退烧药,最后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为了让广大家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医知袋鼠》本周育儿播报特意将常见的退烧误区做了一个盘点,快来看看有多少是你曾坚信不疑的呢?

有些家长居然认为,不管大人小孩,只要发烧,多穿点捂出一身汗就好,事实果真如此吗?

市民蒋阿姨抱着13个月大的医院急诊科,怀里的孩子四肢不停地抽搐,眼珠偏向一侧,体温39.8℃。经医生诊断为高温惊厥。急救过程中,护士给孩子脱下了厚重的棉外套,给予吸氧、冰敷、补液安定等治疗,整整7-8分钟,孩子才停住了抽搐。

这个例子提醒各位家长:宝宝发烧后,千万不要捂汗!捂汗不仅不利于热量散发,反而有可能引起高热惊厥。不过一旦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家长也不要惊慌。应先让孩子平躺或侧躺,平躺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舌后坠,避免分泌物堵塞气道。然后将其领口、袖口等解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方便散热降温。通常情况下,小儿热性惊厥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在5分钟之内自然终止。家长可在抽搐停下来之后,医院,不要在孩子抽的过程中搬运他,以免对孩子造成损伤。

一发烧马上捂汗,你也中招了吗?一般来说,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建议还是以物理降温为主;但不是所有的物理降温法都适合宝宝,比如酒精擦浴退烧法!

轰动整个养娃圈的重磅新闻你先瞅瞅:

#父母“土法”退烧1岁男童工业酒精擦身中毒身亡#

#深圳9个月大男婴被用白酒擦身退烧呼吸骤停#

……

不是危言耸听!可是,酒精擦身为何会导致宝宝死亡?怎么给宝宝物理降温才正确?

其实,不管工业酒精还是相对安全的医用酒精,都不宜用来给发烧的宝宝降温。首先,工业酒精中含有的是甲醇,而不是乙醇,宝宝皮肤娇嫩,甲醇易被吸收,进而导致宝宝视神经受损,甚至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危机生命。此外,酒精会扩张血管,蒸发时带走大量热量,因散热过快,反而会使宝宝出现不适。因此,建议大家还是采用温水洗澡、冷敷、温水擦浴的物理方法来给宝宝退烧。(最安全有效的物理退烧法)

有道理!但要是物理降温没有效果,或是宝宝发烧达到38.5°以上,就得吃退烧药了。不过,还是得提个醒:给宝宝服用退烧药一定要掌握用法、用量,否则后悔莫及!

厦门一名9岁女孩感冒发烧,奶奶先给她服用了一种退烧药和一种头孢类抗菌药,因为烧没有退,不久后又给她吃了一种香港买的止痛退烧药。这三种药都是普通的感冒退烧药,女孩以前也吃过,没出现过什么不适。

不料第二天,女孩因为感冒药过敏,全身多处出现水疱,眼结膜充血、糜烂,口腔和嘴唇糜烂出血,损害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进入病危状态……

无知真可怕!同时服用多种感冒退烧药,会存在某些药物成分摄入过量的风险,可出现副作用,甚至引起毒性反应,危及生命。因此家长要切记,若服用退烧药后,体温还是没明显下降,也不要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立即更换其他退烧药。可以间隔4~6个小时之后再服一次退烧药,而且每天不要超过4次。(用药指南)

那么怎么样才能给宝宝快速退烧呢?相信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输液会令病好得更快。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输液的,对于感冒发烧,能吃药就别输液!说了多少次了,还是有人不当回事儿......来看看后果吧!

新乡原阳县的8岁男孩在输液时,突然感觉到呼吸困难,随后不久,便被医生宣告死亡;而死亡原因竟是在未做皮试情况下导致的“药物过敏”。

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家长在宝宝输液前,一定要确认到底需不需要做皮试。因为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宝宝一旦对药物过敏,会“又快又猛”地出现发烧、皮炎、皮疹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休克或者死亡。(感冒发烧就输液真的好吗?)

编者语:

宝宝的抵抗力较低,一不小心,感冒发烧就会“缠”上他们。为了避免宝宝遭受病痛的折磨,家长除了要在平时做好预防措施之外,还应学会一些靠谱实用的退烧方法。为了宝宝的健康,父母们赶紧学起来吧!

相关精彩推荐:(直接点击↓标题可阅读)

宝宝一发烧就抽,是烧坏大脑了么?

宝宝退烧的护理方法

最安全有效的物理退烧法

孩子感冒发烧就输液?看完你肯定就后悔了

转载声明:请注明文章来源《医知袋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相关文章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11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